“随我上!!!”
“不要怕,冲上去,冲上去!!!”
长安城北门外,顾兴身披铠甲手持长剑,抬手抓住云梯的横杆。
下一秒又被他身边的亲兵头领拽住,按住他紧紧贴在城墙边。
其他亲兵则是举起盾牌,将两人团团护在中间,替他们抵挡滚石落木的攻击。
“你干什么?”顾兴瞪大双眼,对着自己的亲兵头领大声喊道。
“元帅,不可啊!”亲兵头领急的都快哭出来了,同样大声劝道:“太危险了!”
“你要冲锋陷阵,我们拦不住你,但是攀云梯登城头,这万万不可!”
“元帅,你就等一等吧,等乌力吉将军他们打下城门,再冲锋不迟!”
“滚!”顾兴闻言抬脚踹向亲兵头领,顿时把他踹了个前趴,摔倒在地。
“将士们都在奋不顾身的攻城,你让我在这等着?”
“这是本帅参军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战,谁也不许拦我!”
“不然,休怪本帅不客气!”
说罢,顾兴又推搡开面前阻挡的亲兵,重新抓住云梯噔噔噔飞速而上。
那亲兵头领看见这一幕欲哭无泪,只得咬紧兵器,同样顺着云梯攀爬而上。
“冲!!!”
“快快快,跟上元帅!”
“元帅要是有危险,你们所有人都得掉脑袋!”
附近的几名将领,被顾兴的举动吓出一身冷汗。
可又来不及阻止,只得对着麾下士卒大声呼喊,同时自己也登上云梯,试图跟上顾兴的脚步。
而有了顾兴的以身作则,大乾将士们的士气越发旺盛,纷纷呼喊着乱七八糟的脏话,不要命的冲向城墙。
“嗖!”
不知哪里来的一支箭矢,突然射向顾兴。
顾兴刚刚爬到一半,身处半空无处躲闪,只得微微侧身,用肩膀上的铠甲挡下这枚箭矢。
万幸他的铠甲足够坚硬,护住顾兴毫发无伤。
城头上的长安守军见状,于是再次拉开弓弦,搭上箭矢。
这是城中仅剩的最后一批箭矢,一直藏到现在。
然而还不等他们将手中的箭矢射出,就被先行一步到来的箭矢命中,纷纷中箭倒地。
“呼~好险啊!”
城墙不远处的井阑上,岭南军副将李乐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暗自长舒一口气。
顾不上休息,他随即又对着身边的弓弩手们大声命令道:“都别愣着,继续射箭!”
“掩护元帅登上城墙!”
“是!!!”弓弩手们齐声应和。
刹那间,一支支箭矢从井阑上疾射而出,压的顾兴上方的长安守军抬不起头来。
直到顾兴登上城墙,箭矢才总算停下。
然而还不等长安守军站起身,顾兴已然挥舞长剑,砍杀至众人面前。
“杀!!!”
紧紧跟随顾兴的脚步,大乾将士气势如虹。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
一支支万人规模的大乾兵将,从密道中鱼贯钻出,紧接着快步奔向距离自己最近的城门方向。
可惜有了长安东南门与西城门,被大乾将士攻破的前车之鉴,如今几座城门都已经被长安守军用碎石堵死。
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打通。
攻入城内的那几名将领见状,只得率军杀向城头,以此减少己方大军强攻城头的压力。
惨叫声与喊杀声,交杂充斥在长安城上空,声音之大,甚至连城池中心的官员府邸内都能听见。
“今日的喊杀声似乎格外响亮。”
户部尚书府,陈斌坐在书房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城头的情况如何,楚王殿下还能不能守住。”
城外大军攻势凶猛,周朗又病重昏迷,以至于他已经半个多月没有上朝了。
每日就在家中闭门不出,等待着城外的大战分出胜负。
莫颖看出了陈斌心中的担忧,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纠结。
数年未见,莫颖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沉稳了许多,不再像曾经那样舞刀弄剑,生性跳脱。
越来越有朝廷大员当家主母的架子。
而在她的身边,正有一个四岁大小的幼女,摇头晃脑装模作样的读着诗集。
不过那幼女的双眼,却是时不时的偷偷看向陈斌与莫颖,显然有些走神。
“清儿,读不进去就不要读了。”陈斌注意到了自己女儿的小动作,笑了笑张开双臂道:“让爹爹抱抱。”
陈清闻言嘻嘻一笑,连忙扔下手中诗集,快步跑到陈斌膝前。
莫颖并没有理会这对父女之间的互动,而是犹豫了一会之后,缓缓说道:“夫君,这里没有外人,我也就直说了。”
“你想过自己的退路没有?”
“如今长安城破在即,万一大虞守不住,你怎么办?”
“总不能真的以身殉国,丢下我们母女不管吧?”
“这些年来,夫君你兢兢业业的处理户部政务,也算是报了陛下的知遇之恩,没必要再为了大虞以身赴死。”
“凭借咱们与林牧的关系,你在大乾同样可以施展抱负,治国安民。”
“再不济,我爹爹和裘前辈,也可以护着咱们一家安全离开长安,回到藏剑山庄隐居。”
“你...”
“我明白娘子的意思。”陈斌叹了口气,打断了莫颖的劝说,又向她投去一个安慰的眼神。
“娘子你放心好了,我不是那么迂腐的人。”
“为了你和清儿,我也会好好活下去。”
“那我就放心了!”莫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只要陈斌不为了大虞朝廷枉送性命,他做不做官都无所谓,藏剑山庄养得起自己这一家三口。
而像陈斌和莫颖这样,为了自己后路担忧的大虞官员,显然不止他们一家。
此时的长安城中,诸多官员都已经开始悄悄清点家产,准备好了跟着皇族向其他四郡逃命,或者投降大乾。
而在这些人当中,倒是有一人是个例外。
那就是工部侍郎,朱良。
此刻他已经脱下官袍,换上了一身锦绣长衫,正与好友柳鹏商量着什么。
“朱兄,你真的想好了?不再为官?”
柳鹏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惋惜,劝说道:“以朱兄你的才华,无论是在大虞,又或者是投降大乾,都会受到重用!”
“如今辞官经商,岂不是可惜?”
“柳兄不必再劝,我真的想好了!”朱良笑了笑,洒脱道:“大虞和大乾能人众多,都不缺我一个朱良!”
“倒不如跟着柳兄你远赴南洋,潇洒快活。”
“哎,那好吧!”柳鹏闻言,同样笑了笑。
他尊重自己好兄弟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