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救护车碾过碎石路面,发出嘎吱声响,最终稳稳停住。
引擎熄火。
四周瞬间涌入嘈杂人声、机械运转和远处施工的噪音。
“到了。”
黑狐合上终端,站起身。
他动作有些僵硬,显然保持一个姿势太久。
“克拉古耶瓦茨,第78集团军营地。”
车门从外面被拉开。
明亮的天光和略带硝烟味的空气涌了进来。
几个穿着白色罩衣、内衬外骨骼的医护兵已经等在下面。
骇爪被小心地转移到移动担架上。
她眯起眼,适应着光线。
视线所及,是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新构筑的工事蜿蜒延伸,伪装网下露出防空导弹系统冰冷的轮廓。
远处,GtI第601空降旅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们是在收到前线被围困的战况后,立刻被调来的友军之一。
整个营地像一只绷紧的刺猬。
她被推进军医院。
内部是崭新的,带着建材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墙壁洁白,设备锃亮。
与她之前待过的任何野战医疗点都不同。
她被移送到一张固定的病床上。
床垫柔软,房间里有独立的控制终端。
黑狐跟在后面,手里拎着她的个人装备包——
一个不大的迷彩包,看起来轻飘飘的。
“条件不错。”
他环顾四周,语气是纯粹的评估。
“嗯。”
骇爪应了一声。身体确实轻松了很多,高烧退了,只剩下虚弱和喉咙的隐痛。
一名军医走进来,拿着电子病历板。
“麦晓雯专业技术中尉?”
“是。”
“生命体征稳定了。后续需要静养和恢复性治疗。”
军医快速记录着,然后看向黑狐,“王中校,外面有通知,撤回来的中校及以上军官,一小时后在指挥部前集合,统一前往临时机场。”
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知道了。”
黑狐点头。
军医离开,带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远处营地的喧嚣被隔音良好的墙壁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
骇爪看着黑狐。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走到床边,将她的装备包放在床头柜上。
“你的东西。”
他说。
“谢谢。”
她说。
又是一阵沉默。
他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
他开口。
“要去开会。”
骇爪接上,语气平静,“听到了。北马其顿,斯科普里西南,马夫佐沃军营。战区级别紧急会议。”
黑狐看着她,眼神深邃。
“对。”
“多久?”
“不确定。看会议进程和后续部署。”
骇爪没说话,目光落在自己交叠放在被子上的手。
手指纤细,没什么血色。
黑狐转身,拿起桌上一个军用速溶咖啡包,撕开,倒入旁边的金属杯,用热水冲开。
浓郁的咖啡香气弥漫开来。
他端着杯子,没有立刻喝,只是看着窗外的营地。
“这里的防空体系比贝尔格莱德后期完善很多。”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她说,“601旅的空降兵擅长快速构筑防线。你在这里,相对安全。”
“意思是,我可以放心躺着了?”
骇爪挑眉。
“意思是,你可以专心恢复。”
他喝了一口咖啡。
“哦。”
他几口喝完咖啡,将杯子扔进回收口。
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着装,拉平作战服的褶皱,戴好军帽,同时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外骨骼系统的维修进度。
他拿起自己的终端和随身行李,走到门口。
“我走了。”
他说,手放在门把上。
骇爪看着他挺直的背影,心脏某处像是被轻轻揪了一下。
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来,压过了她惯常的冷静和克制。
“王文渊。”
她叫住他。
他回头。
她掀开被子,双脚落地。
身体晃了一下,但站稳了。
她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显得有些单薄。
她走到他面前,距离很近。
黑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动。
骇爪抬起手臂,环过他的腰,将头轻轻靠在他胸前。
动作有点快,带着点不管不顾的意味。
黑狐身体瞬间僵硬。
他能感觉到她身体的温度,透过作战服传来。
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消毒水味道。
能感受到她搂住他腰部的手臂,没什么力气,却很坚定。
几秒钟后,他抬起手,迟疑地,落在她的腰上。
很轻地拍了一下。
“等我回来。”
“嗯。”
她把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应了一声。
这个拥抱没有持续很久。
骇爪先松开了手,后退一步,重新站直。
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耳根透着淡淡的红。
“快走吧。别迟到。”
她语气恢复了些许平时的样子,但没那么冷了。
黑狐深深看了她一眼。
“照顾好自己。”
然后,他拉开门,大步走了出去。
没有回头。
门轻轻合上。
骇爪站在原地,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直到彻底消失。
她缓缓走回床边坐下,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他作战服粗糙的触感和温度。
黑狐赶到集合点时,几辆军用吉普已经发动。
威龙正靠在第一辆车门边,看着手表。
他也把自己的外骨骼系统拿去维修了
“踩点到的,黑狐。”
黑狐没理会他的调侃,把行李扔上车。
“走吧。”
“红狼呢?”
“他要负责基地的防御……走吧,这里有他就够了。”
车队驶向临时机场。
路上,能看到更多刚刚抵达的增援部队和装备。
气氛紧张而有序。
机场一片繁忙。
各种型号的运输机起起降降,引擎轰鸣声震耳欲聋。
他们登上了一架中型运输机。
机舱内,还有其他几位同样刚从前线撤下来的校级军官,个个面带疲惫,神情严肃。
飞机爬升,地面上的营地逐渐缩小。
威龙坐在黑狐旁边,递给他一瓶水。
“说正事,”威龙切入主题,“他们在机场地下掩体里,布置的那些电子对抗装置,具体是什么路数?我看报告上写得很简略。”
黑狐拧开水瓶,喝了一口。
他知道威龙问这个的目的。
之前敌方强烈的电磁干扰让GtI的攻城部队吃尽了苦头,通讯中断,指挥失灵,是导致贝尔格莱德后期战局急剧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几种。”
黑狐言简意赅,“小型的,可以集成到装甲车辆上,主要是战术级别的定向Emp反制。针对的是敌方单兵或小队级别的电子设备,比如数据链终端、小型无人机操控单元。”
威龙点头:
“这个实用。机动性强。”
“中型的,”黑狐继续,“需要卡车装载,功率更大。能干扰一定区域内的常规无线电、数据链通讯。缺点是能耗高,持续作战时间有限。”
“最大的那种呢?”
威龙追问,“我看体积不小,安装很麻烦,还连着光缆。”
黑狐眼神凝重起来:
“那个是战略级干扰源。必须依靠固定电站供电,通过铺设的光缆与核心控制节点连接,确保自身通讯不被干扰。”
“覆盖范围?”
“很大。”
黑狐语气肯定,“能同时发出高强度、宽频谱的电磁干扰波。除了极高频的毫米波通讯,目前已知的大部分军用电磁通讯波段都在其压制范围内。”
威龙吸了口气:
“覆盖除毫米波之外的所有波段……这是要制造绝对的电磁静默区。代价呢?”
“能耗巨大。目标显着,一旦启动,很容易被定位摧毁。所以,这是最后手段。只有在防线即将被突破,或者需要为关键行动创造绝对电磁窗口时才会使用。”
黑狐解释道,“相当于一堵移动的、暂时的‘电子墙’。”
威龙沉默了片刻,看着舷窗外流动的云层。
“看来,上次的亏没白吃。上面这是下定决心,要把电子战的能力短板补上来,甚至要建立局部优势。”
“被动防御永远不够。”
“我们需要的是在干扰中保持通讯,甚至反向利用、压制对方的能力。只能说,哈夫克的‘天网’系统的确名不虚传。”
“所以这次会议,电子战和反电子战,肯定是核心议题之一。”
威龙若有所思,“哈夫克的‘天网’,估计会被重点关注。”
黑狐没说话,算是默认。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运输机的轰鸣持续不断。
机舱微微颠簸着。
威龙看了看他,忽然压低声音:
“刚才集合前,你去医院看骇爪了?”
黑狐眼也没睁,“嗯。”
“她怎么样?”
“好多了。”
“那就好。”
威龙顿了顿,语气带上一丝调侃,“看来,有人临走前,还得了点‘额外动力’?”
黑狐终于睁开眼,瞥了他一眼,嘴角也忍不住往上提了一点。
“你很闲?”
威龙笑了笑,不再逗他。
“行,你休息会儿。到了斯科普里,有的忙。”
“对了,麦晓雯……很神秘的,不是你相处久了,就能和她同频……”
“有的问题,如果直接问的话……她一般都会直接说——”
“‘我没什么好聊的’,对吧?”
“你也知道啊。”
“接近她……有点危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都忍不住笑了。
黑狐重新闭上眼。
机舱的噪音似乎远去。
他脑海里浮现的,是离开时,骇爪那个突然的、带着温度的拥抱。
还有她闷声说的那句“等我回来”。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无意识地收拢,又慢慢松开。
运输机划过天际,朝着西南方向的北马其顿,疾驰而去,在气流中轻微颠簸。
威龙系好安全带,转头看向旁边的黑狐。
“你腿怎么样?”
黑狐正低头查看终端上的会议预览资料,闻言头也没抬。
“没事。”
“当时看你裤腿染红一片。”
威龙显然没打算轻易放过这个话题。
“子弹擦过外骨骼腿甲,划了道口子。”
黑狐语气平淡,像是在说别人的事,“看着吓人,没伤筋动骨。比之前在顿河走廊那次轻多了。”
威龙哼了一声,身体靠回椅背,眼神望向舷窗外飞速后退的云层。
“这次真是……憋屈。”
黑狐手指在终端上滑动,没接话。
“贝尔格莱德,打了一年。”
威龙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眼看就要啃下来了。结果呢?人家几个集团军直接从天上掉下来,精准插到南边。退路一断,全包了饺子。”
“情报失误。低估了敌方战略投送能力和决心……还有就是对方的‘天网’系统。”
黑狐总结。
“一个月,撤两次。”
威龙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次,帮71集团军从西岸撤到东岸。第二次,就是我们自己突围。能全须全尾出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指挥链没断,部队建制基本完整,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黑狐终于从终端上抬起眼,“接下来,看上面怎么调整部署。”
“要是能够反制哈夫克的信号屏蔽或者是电子干扰什么的,应该能好很多。”
飞机开始下降。失重感传来。
“系紧安全带。”
黑狐提醒了一句,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终端。
几个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北马其顿斯科普里附近的军用机场。
舱门打开,潮湿闷热的空气涌了进来。
与贝尔格莱德周边的气息截然不同。
跑道上停满了各型军机。
不断有新的航班抵达,吐出更多带着疲惫和硝烟味的军官。
黑狐和威龙随着人流走下舷梯。
没有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偶尔压低嗓音的简短交流。
每个人心里都堵着一口气,一口被迫从嘴里吐出贝尔格莱德,还给哈夫克的气。
他们登上等候在一旁的大巴。
车辆驶向会议中心所在的区域。
窗外掠过繁忙的军事基地景象。
新构筑的工事,来回穿梭的车辆,还有大量刚刚抵达、正在卸载的装备。
“看来,这里成了新的枢纽。”
威龙看着窗外评论道。
“地理位置关键。连接南北,辐射东西。”
黑狐说。
“但是你肯定不会喜欢这里的……之前我在第71集团军的时候,在北马其顿的山地防线阻击了很久……很血腥……”
“肯定没有我经历过的战斗血腥……”
“如果我们两个不经历同样血腥的战斗,就不会戴上同样的肩章,哪怕是和平年代,能扛上两杠两星的,都不是一般人。”
大巴最终在一座庞大的、由预制模块化组件快速搭建的建筑群前停下。
这里显然刚建成不久,周围还能看到施工的痕迹。
“到了。”
军官们沉默地下车,按照指引,走向其中一个挂着“食堂”牌子的建筑。
食堂内部空间极大,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包括轮换下来的驻防干员们。
采用全智能化配餐系统。
长长的取餐线上,闪着指示灯的机械臂高效运作。
餐品选项和之前在前线时差不多,保持了标准化供给。
· 牛肉炖土豆
· 鸡肉配米饭
· 猪肉粉条
· 羊肉泡馍
威龙走到取餐口,几乎没犹豫。
“鸡肉米饭。”
黑狐跟在后面,目光扫过选项。
“猪肉粉条,试试别的吧。”
机械臂精准地将餐盘递出。
两人端着各自的食物,在密集的用餐长桌前找到两个空位坐下。
食堂里人声嘈杂,但交谈声都压得很低。
大部分军官都和他们一样,默默进食,脸上带着相似的疲惫和沉思。
威龙扒拉了一口米饭,嚼了几下咽下去。
“味道变新了很多,不是贝尔格拉德那种已经吃腻的口味。”
“能量补给足够就行。”
黑狐用筷子挑起粉条,吃相斯文,速度却不慢。
“听说这次会议,赵将军都会亲自到场——据说因为这次失败,他背了处分,现在是待罪在前线,不知道会不会被解除指挥权。”
威龙压低声音。
“嗯。规模这么大,肯定有重大调整。至于将军……黑山和塞尔维亚方向的失败都不是他的问题,我宁愿相信是‘天网’的锅。”
黑狐点头。
“希望别再是让我们去硬扛敌方的Emp来。”
威龙叹了口气。
“做好最坏打算,赵将军现在也自身难保,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被惩罚。”
黑狐平静地说。
两人不再交谈,专心吃饭,将餐盘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
饭后,他们将餐盘放入回收口。
然后各自拿出电子终端,走到休息区一角,连接上基地的加密网络。
黑狐快速浏览着最新上传的敌情通报、战区地图更新以及各部队现状报告。
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标注。
威龙则在检查他带来的小队行动记录和数据包,确保一会汇报时资料齐全。
周围,越来越多的军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宁静和压抑的忙碌。
终端屏幕的光映在他们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食堂内的广播响起,声音清晰而冷静:
“所有参会军官请注意,会议将于十五分钟后,在第一主会议厅开始。请按指定区域入场。”
黑狐和威龙几乎同时收起终端,站起身。
他们对视一眼。
“走吧。”
威龙说。
“走。”
黑狐点头。
两人随着庞大的人流,走向即将决定未来战局走向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