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道圣旨的内容,朱元璋和马皇后二人,是一点都不好奇。
因为这道圣旨,本就是朱标按照他临走前的吩咐,根据他的战略总纲,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圣旨。
就他的战略意图来说,大同县的城防之战,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部战场。
但所有的战役,又都是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局部战场在展开。
所以,他必定会在关键时刻下达圣旨,让他林昊和这里的守军,为他的战略意图服务!
他们之所以还有那么点惊讶的反应,也只是因为觉得这道圣旨到来的时间有些凑巧。
“咱昨晚才在你面前,以老郭的身份,预测了陛下的作战意图。”
“今天一早,这足以佐证咱老郭的预测的圣旨就到了!”
“......”
想到这里,他‘郭老爷’的优越感,瞬间就上了头。
毕竟,这道圣旨一定会帮他‘郭老爷’,在林昊面前,把这个逼给装满了!
可也就在此刻,他又突然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突然就意识到,这个时候装这个逼,可不是什么好事!
也就在朱元璋意识到这一点之时,他就看见门窗之内,那手持圣旨的身影,拉开了圣旨。
书房之内,
手持圣旨的亲军拉开圣旨之后,并没有念出声来。
他直接递给林昊道:“因为害怕隔墙有耳,还是林大人您自己看吧!”
林昊知道,这是朱元璋下达的,有关军政要务的圣旨。
朱元璋其他的圣旨,他都不当回事。
尤其是事关民政与文治的圣旨,他有时候还会嗤之以鼻。
可事关军政的圣旨,他就格外的重视了。
毕竟‘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这句话的含金量,就这么摆在这里。
林昊拉开圣旨之后,直接就跟着默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关外诸部欲扣关大同,长驱直入,入主中原,朕决意将计就计,聚歼诸部敌军主力于大同城外,为大明打出十年太平。”
“大军欲出关开平,绕后包抄!”
“故,大军会在开战之后十五日内抵达,形成绕后包抄之势!”
“在此期间,卿务必保障大同驻军后勤,安抚大同民心,协同防守。”
“自开战之日起算,十五日内城破,卿与驻军守将,皆为死罪!”
“如十五日之后,即便城破,也算立功!”
“钦此!”
林昊看过这道圣旨之后,直接就瞪大了眼睛不说,还面露不易察觉的惊骇之色。
在他看来,这郭老爷虽然当了朱元璋许久的亲兵,并通过耳濡目染,学过一些本领,但也绝对达不到朱元璋半个徒弟的地步。
所谓的半个徒弟,不过只是为了装逼而自我标榜的称号而已。
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的半个徒弟’这几个字,不仅不是他的自我标榜,反而是一种‘谦虚’的称号。
这样的人,能轻易的放他回去?
他起初还想着,如果这圣旨证明他郭老爷的预测,与朱元璋的战略思想完全不沾边,他就放他回去。
可现在看来,他不仅不能放他回去,还必须把他送上,足以让自己间接的学到朱元璋的本事的位置上去。
也就在林昊打定这么个主意之时,这名宣旨亲军就突然开口道:“林大人,在想什么呢?”
“虽然说免了宣读圣旨的流程,您不也得说句‘臣接旨’?”
林昊点了点头之后,就当着他的面,向应天府的方向,行了一个微微鞠躬的揖礼。
“臣林昊,接旨!”
对于林昊拒不跪谢的行为,这名亲军并不在乎。
要知道他可是一个不仅向皇帝老子提条件成功,还让皇帝老子亲自来宣旨的人。
他要是不在这件事情上当‘睁眼瞎’,他就真的是一个没有眼力劲的‘睁眼瞎’了。
想到这里,他又对林昊说道:“临行之前,太......”
可还不等他把‘太子殿下’的‘太’字说出口,他就赶忙改口道:“临行之前,陛下要在下对林大人说,林大人不必太过紧张。”
“他虽然是要用大同县当饵,但绝对没有要牺牲大同县,以获取更大的战果的打算。”
“为了确保大同县不被攻破,他会派大明第一守将,长兴侯耿炳文来当城防大帅。”
“不如,长兴侯就将抵达!”
“林大人只需要照顾好长兴侯的日常起居即可!”
林昊一听这话,当即就不干了。
如果这道圣旨证明他郭老爷,只是个响叮当的半壶水,他自然会接受耿炳文来挂帅。
毕竟跟着耿炳文,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可是现在,他却不这么认为!
想到这里,他就直接开口问道:“敢问上差,是长兴侯打仗厉害,还是陛下打仗厉害?”
林昊此言一出,这名被他唤为‘上差’的亲军,直接就愣在了那里。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位人不在朝堂,却早已名扬朝堂的林大人,会突然有此一问。
可既然人家问了,他这个所谓的‘上差’就只有回答。
而且,他还只有一种回答可选!
这名亲军非常果断的回道:“这还用问?”
“当朝陛下不仅是马上取天下,而且还是从小兵一路走来,没有人比他更懂兵事。”
“他才是大明实际上的三军大元帅!”
但与此同时,他又心中暗道:“可真要论城防战事,陛下还真不一定比得过长兴侯。”
“可这种大实话,我也不敢说啊!”
林昊自然听不到他心里的大实话,只有把他如此果断的话,当大实话来听。
林昊点了点头之后,又继续问道:“那我再次敢问上差,这门外的郭老爷,到底和陛下是个什么关系?”
“这个......”
这名亲军说到这里,脑子里当即就重现了临行之前,朱标对他的嘱托。
御书房之内,
朱标写完圣旨之后,就交给一旁的常侍太监王升,让其进行蜡封处理。
与此同时,他又对传旨亲军说道:“你以亲军的身份过去,那林昊必定会向你求证,这郭老爷和陛下的关系。”
“因为郭老爷的某些表现,和陛下的传说有些像。”
“为了确保郭老爷的身份不被拆穿,为了确保郭老爷在他林昊心里的地位,你得按孤说的来说。”
亲军抱拳道:“还请太子殿下示下!”
朱标微微点头道:“不要他刚开口一问,你就知无不言,要表现得似有为难。”
“如此一来,他就会给你一些茶水钱。”
“你收到茶水钱之后,这才附耳告诉他!”
“记住孤的说辞,这郭老爷早年就追随陛下,当他的掌印亲兵,虽然名义上只是亲兵,但实为参军,说他是陛下的半个高徒,绝不为过。”
“他之所以因伤退军,只不过是陛下信不过其他的商人,需要这么一个人退军从商,负责皇家采办买卖。”
“陛下在民间的生意,对他林昊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
“直接告诉他,陛下在民间的生意,就是他郭瑞郭老爷在打理!”
“所以,他郭老爷虽然为商,但也只是以民商之身份,为陛下效力而已!”
“如果不是陛下需要这么一号人物,他早就封侯拜将了!”
“说到这里,你还得用提醒的语气,反问他一句‘如果不是这样的关系,他一个商人,能娶到当朝皇后的族妹’?”
回忆至此,这名亲军就开始了他那似有为难的表演。
林昊见状,直接拉开抽屉之后,直接就取出一个鼓鼓的破布口袋。
他将这个装有一捆宝钞的破布口袋,实实在在的砸在亲军的手里道:“这郭老爷说的话有点大,我有点好奇。”
“还请上差,不要藏着掖着!”
这名亲军看了看这捆宝钞的厚度之后,当即就心中暗道:“太子殿下,神了呀!”
想到这里,他就示意林昊把耳朵凑过去。
他把朱标的说辞,转换为他的说辞之后,又用提醒的语气道:“你怀疑他做什么啊?”
“你好好的想一想,陛下是不是最讨厌商人?”
“如果真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能和他说得上话?”
“如果真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能娶得到皇后娘娘的族妹?”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就算是徐达徐帅见了他郭老爷,都得叫一声‘郭兄’!”
林昊听到这里,当即就坚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林昊淡笑道:“那这郭老爷的身份,完全就可以用‘不侯而侯’来形容咯!”
这名亲军为了巩固‘郭老爷’在林昊这里的地位,当即就坚定无比的说道:“‘不侯而侯’还不够准确,应该是‘不侯而侯还超过了侯’!”
林昊得到这个答案之后,直接就不用考虑其他了。
他淡笑着说道:“那就请你回去告诉陛下,郭老爷心系边关安危,自告奋勇,愿意担任大同城防大帅。”
“所以,长兴侯就不用来了。”
这名传旨亲军,听到这话之后,直接就愣在了这里。
“陛下不是最讨厌朝令夕改的吗?”
“他怎么......”
这名传旨亲军刚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根本就不该有这个脑子。
门外之人对他林昊来说,是那所谓的‘郭老爷’,可却对他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朱元璋了。
兴许是皇帝来到这个地方之后,经过深思熟虑,这才决定亲自担任这里的城防大帅,也说不定呢!
也就在他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又笑着说道:“起初,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我也觉得不靠谱。”
“如果不是他提出这个要求,如果不是他说自己要是不因伤退军,不当这么个皇商,早就封侯拜将的话,我也不会向你求证不是?”
“既然他没说假话,既然他有这个本事,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
“长兴侯虽然是大明第一守将,可他对大同军民的实际情况,也不如郭老爷了解不是?”
“再者说了,就凭我和郭老爷这交情,配合起来不也更好?”
这名传旨亲军,因为知道朱元璋的身份,自然不敢说他‘郭老爷’不够格。
相比于‘郭老爷’的问题,他更好奇另外一个问题。
他看着林昊严肃道:“林大人,论职务,我只是一个亲军,但我现在却是见官大一级的钦差。”
“我有责任替陛下问你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认为让郭老爷当城防大帅,大同四卫的指挥使会服他。”
林昊想都不想,直接就认真负责的说道:“不瞒上差,郭老爷和四卫指挥使早就认识了。”
“四卫指挥使对他的指战才能,非常的认可。”
“而且,他也希望郭老爷留下来,带领他们守卫城防!”
“你应该还要去给他们宣旨吧!”
“不信,你可以去问啊!”
这名传旨亲军见林昊都这么说了,也就不再多想了。
很快,他就离开了林昊的书房。
他走出书房之后,看着眼前的郭老爷,自然不敢与其对质。
他只是客气的点头致意,就带领他的人径直离开县衙,往驻军营地而去。
还在书房的林昊,则是在目送他离开之后,就叫了来人。
“你速去通知陈大人,让他务必派人先传旨钦差一步,告诉四位指挥使。”
“钦差如果问他们是否希望郭老爷留任城防大帅,他们就说‘早已被郭老爷的指战才能所折服,巴不得他留下来指战’,然后再当场写奏疏,让其带回。”
“奏疏内容就一句话‘恳请陛下,让郭老爷留下指战,臣一定唯命是从’!”
“还有,将这封奏疏交给陈大人,让他派人六百里加急,直送朝廷!”
来人点了点头之后,拿走密封好的奏疏,就与门外的朱元璋擦肩而过。
朱元璋看着这人手里的奏疏,直接就皱起了眉头。
“传旨能传这么久?”
“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
“传旨的人刚走,他就叫了来人?”
“这人还拿着奏疏而去?”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就没事人一般的走了出来。
只是当他再次面对眼前的‘郭老爷’之时,他的眼里就有了极为明显的‘贪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