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原本,审配满心期待着赵弘能够以胜者的姿态出现在他面前。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借机向袁绍展现自己的忠诚,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发动最后一次偷袭。只要成功刺杀赵弘,那么他审配便可算是为袁绍尽忠了。
至于自己的家人,审配坚信他们会理解并原谅他的选择。毕竟,他的大儿子如今正在袁绍身边充当质子,这意味着审家还有人能够延续香火。
然而,事与愿违,赵弘始终未曾在审配面前现身,这使得审配的计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他站在己方士卒的身后,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士卒们一个接一个地被收缴了兵器,然后被赵弘麾下的士卒们押送离去。
这一幕让审配的内心愈发焦躁不安,他的计划似乎已经彻底破产。当那些赵弘麾下的士卒逐渐逼近审配时,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一旦他们收缴了他身上的武器,那么他就真的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一名又一名审配麾下的士卒被押送着离去,仿佛他们只是一群毫无反抗之力的绵羊。最终,当几名赵弘的士卒站在审配面前时,审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
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反抗的机会和能力。此时此刻,就算他奋起反抗,最多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赵弘麾下士卒的生命,但这样做对他来说实在太不值得了。审配心中的反抗之火渐渐熄灭,他决定放弃无谓的挣扎,任由赵弘的士卒们对他进行搜身。
赵弘的士卒们毫不留情地将审配身上携带的所有兵器都搜走,然后粗暴地推搡着他,示意他往俘虏营地走去。当审配缓缓走过赵弘身边时,他那充满怨毒的眼神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赵弘。赵弘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然而,赵弘并没有被审配的眼神所吓倒,他迅速回过神来,继续指挥着麾下的士卒们对太守府展开一场疯狂的搜刮。审配既然将太守府当作自己的大本营,那么作为一名诸侯麾下的官员,同时还是世家子弟,他在位期间的贪污受贿肯定不在少数。赵弘坚信,只要仔细搜查,一定能在这太守府中找到大量的财宝和珍贵物品。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索,赵弘不禁感到十分惋惜。他原本期望能够在审配的府邸中发现大量的贪污证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审配竟然并没有多少贪污行为。尽管还是有一些,但数量之少,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仿佛离了个大谱。
不过,好在太守府中的各种陈设和书籍等物品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赵弘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全部打包带走,准备带回自己的营地。
至于这座偌大的太守府,它的奢华程度简直令人咋舌。府内不仅有假山、水池,还有一副宛如南方苏州园林般的宅院布局。赵弘本来想要一把火把这座府邸烧个精光,以泄心头之愤,但最终还是觉得有些可惜。于是,他决定将这座府邸保留下来,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使用。
毕竟,南皮城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去攻打其他的郡县,逐步蚕食袁绍的势力。而且,来年开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所以他必须趁现在冬天这个时机,趁着所有诸侯都龟缩在自己的大本营中无法外出,尽可能地削弱袁绍的实力。
南皮城已被攻陷,整个渤海郡如今仅余章武城尚未攻克。赵弘稳坐太守府中,一张巨大的战略地图平铺在宽敞的桌子上,地图上冀州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一目了然。
赵弘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他时而沉思,时而对着地图上的某个地点指指点点,与身旁的子鸣和柏燕低声商议着。子鸣和柏燕皆是赵弘的得力战将,他们对赵弘的计划表示赞同,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赵弘的目标很明确,只要能攻下安平郡的信都,明年春天便可借道信都,一路长驱直入,直捣袁绍的大本营——魏郡邺城。
然而,目前南下的部队仅有赵弘这一支,所携带的迫击炮和炸药也仅够这支部队使用。后方虽在加紧制造,但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多支部队的需求。
因此,林北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赵弘的这支部队迅速南下攻城掠地。
其余的部队则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攻城方法,这样攻城速度较慢,还可能因为大批部队南下而引起袁绍麾下各郡县的警觉,从而暴露己方的战略意图。所以赵弘的这一支部队注定成为一支孤军。
赵弘站在地图前,凝视着信都的位置,心中思绪翻涌。攻打信都的确有诸多好处,一旦成功,来年春天就能与袁绍在邺城展开一场决定性的大决战。
然而,这一决策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这样做无疑会拉长战线,使得军队的补给和后勤变得更为困难。而且,来自中山郡卢奴城和渤海郡章武城的联军,一旦联手出击,对信都形成夹击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渤海郡的南皮城,若被这两座城市的军队联手所攻克,信都的大部队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后路被切断,被逐步蚕食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只要能够攻下信都,后续部队顺利抵达,来年开春便可在邺城周边陈兵列阵。一旦攻下邺城,让袁绍命丧黄泉,他的势力必将土崩瓦解。到那时,其余的郡县必然会望风而降。毕竟,袁绍都已败亡,他们的抵抗又有何意义呢?
赵弘在权衡利弊之后,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了攻打信都。尽管风险巨大,但只要计划周密、执行得力,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如此巨大的回报,实在让人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