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请进。"
"领导,筱雪来了。"
"领导爷爷们,早上好啊。"
潘筱雪笑嘻嘻的走进了办公室。
看到里面的阵势不嘻嘻。
"筱雪,来这边坐下。"
大领导向潘筱雪招了招手。
"谢谢,领导爷爷。"
潘筱雪走到潘承泽旁边坐了下来。
"嘎哈,三堂会审啊。"
潘筱雪小声嘀咕了一句。
"差不多吧。"潘承泽小声的回道。
潘定邦头疼的看着潘筱雪、潘承泽、汪文海、何景堂。
奶奶的,总共四个瘪犊子他家就占了三个,还有一个是姻亲。
何良才(何景堂的爷爷):他家也有两个呢。
沈万腾:孙媳妇棒棒的。
"说说你们在越国丰功伟绩吧。"潘定邦说道。
缅国和美丽国的事都是他们批准的,本以为就这两个地方就够他们忙的了,没想到中间还插了个大的。
刺杀领导啊,还不是一个是十多个,而且还成功了。
不知道四人的身份还以为是哪来的恐怖份子。
"我们正好路过,看到老百姓们因为战争,生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心有不忍,但这个问题太大我们解决不了,所以我们就解决了制造问题的人。"
潘筱雪一脸的大义凛然。
几个领导听到这话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
心有不忍?
你杀个七进七出的时候,怎么没有不忍。
抢地盘的时候怎么没有不忍。
这是拿他们当傻子忽悠呢?
潘筱雪:我那是攒功德,我说得不忍是老百姓。
她就是那么的善良。
潘定邦感觉自己太阳穴突突的。
"你们还挺热心的,应该给你们一个国际热心大使的称号。"
"称号就不用了,我们只是平平无奇的热心群众。"
潘筱雪笑着摆了摆手,就像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谦虚的拒绝别人的表扬。
"确实挺平平无奇的。"
平平无奇到差点让一个国家内乱,整个国家的运行陷入了瘫痪。
不过能让老毛子那边懵逼也挺有意思的,谁让他们手伸的太长了。
"承泽你来说吧。"大领导说道。
他们不想当傻子。
"是,领导。"
"我们确实是路过……… "
怎么不算路过呢,虽然跨了两个国家又倒回来,但确实是走过的啊。
接下来潘承泽就在潘筱雪的说法上圆了圆。
大概意思就是越国太烦,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膈应人,大战没有小战不断搞边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既然路过了有那么好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因为当时没有办法联系,所以就擅自作主解决问题。
而且他们当时有化妆,说话用的是倭语和鹰语,没人知道他们是华国人,出来用的也是鹰国的护照。
几位领导: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夸奖一下你们知道祸水东引。
潘筱雪:小小操作,不值一提。
几位领导:头疼。
这几年还是不要放出去了吧。
"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你们四个该回家的回家,该工作的去工作吧。"大领导说道。
"是,领导。"潘承泽、汪文海、何景堂站起来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个,领导爷爷啊,你看我来都来了,这眼看就要吃午饭了。"
潘筱雪晃了晃手上装着饭盒的袋子。
红烧肉,懂的吧。
懂,能不懂吗?
你每次来必打卡的项目,食堂的大师傅看到你就发愁。
"既然快吃午饭了,你们去食堂吃了再回去吧。"
"好的,谢谢领导爷爷,再见。"
潘筱雪拉着潘承泽走出了办公室。
"大堂哥,咱们走快点好久没看到大师傅了怪想念的。"
"你是想念大师傅的红烧肉吧。"
"那必须的,大师傅的手艺可是得到了大大师傅的真传。"
大师傅是大大师傅的儿子,前任大领导在的时候潘筱雪吃的是他做的红烧肉。
自从前任大领导不在了,大大师傅就退休回家养老了,现在几乎不下厨了。
"那就快点。"
潘承泽也好久没吃了。
汪文海和何景堂在后面也加快了脚步。
南楼食堂最出名的红烧肉,何景堂几年前吃过一次,汪文海只是听说过。
今天有机会他们要好好吃一顿,可惜就是没像筱雪一样带着饭盒来。
四人来到食堂空无一人,除了在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的厨师们。
"大师傅,大师傅,我来看你了,你有没有想我。"
正在厨房忙碌的人们就看到从窗口伸进来一个黑黑的脑袋。
"筱雪,今天有红烧肉哦。"
说话的是食堂的打菜大婶,和潘筱雪也算是老相识了。
"大婶,好久不见,您越来越年轻了,这是我从外面带回来的糖果给你们甜甜嘴。"
潘筱雪从装饭盒的袋子里拿出一大包在港城买的糖果。
"唉哟,还是外国糖呢,这我得好好尝尝。"
南楼食堂里除了新来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和潘筱雪认识,所以不会跟她客气。
当然潘筱雪也不跟他们客气。
"尝尝,大家都尝尝。"
"哟,今个儿跟你哥哥一块来的。"
这时另一位大婶也走了过来。
潘筱雪点了点头。
"冬梅婶子,有没有想我。"
"大半年没见,当然想了,哟,还有两位小伙子呢。"
冬梅婶子看到汪文海和何景堂眼前一亮。
"这位是我妹夫,这位是我大嫂的二哥。"
这位冬梅婶子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媒,看到帅气的小伙子,漂亮的大姑娘就会蠢蠢欲动。
所以潘筱雪赶紧坐实汪文海的身份,至于何景堂……..
说不定这是他脱离光棍圈的机会。
冬梅婶子做媒还是很有口碑的,毕竟能进南楼上班的都是调查过没有十代也有五六代的,而且都不是简单的家庭。
据潘筱雪所了解冬梅婶子住的是政府大院,手上的资源肯定是优秀的。
"哦,妹夫啊。"
已经有主了,这个就算了。
"你大嫂的二哥应该是单身吧。"
"是的。"潘筱雪点头说道。
"不错,身姿挺拔,长的俊,一身的正气,是当兵的吧。"
"团级。"
"事业有成。"
"筱雪,你帮我把小伙子叫过来一下。"
冬梅婶子决定自己问,看看小伙伴子有没有意愿处对象。
"好。"
"景堂哥,过来一下。"
潘筱雪朝何景堂和汪文海方向喊了一声,招了招手。
听到喊声何景堂和汪文海走了过来。
"筱雪,叫我啥事?"
"不是我有事,是冬梅婶子有事问你。"
潘筱雪退了一步,让出地方。
"冬梅婶子?"
他好像不认识吧。
"小伙伴子,是我,我就是冬梅婶子。"
冬梅婶子在窗户朝何景堂招了招手。
何景堂走近一步。
"冬梅婶子,您好,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有礼貌是个好小伙。
"没啥事,就是想问问你,今年多大?有没有对象,如果没有想不想找对象?"
"啊~这~"
何景堂没想到吃个饭还能遇到介绍对象的。
他这些年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问话,所以一说他就知道是干嘛的。
"别这了,赶紧回答婶子的话。"
"36岁,单身,可以找也可以不找。"
"啥可以找可以不找?"
"就是遇到合适的可以处对象,遇不到就算了。"
"小伙子你不能这么想,合不合适要多接触才知道啊。"
"我平时工作忙,没多少时间和对方接触。"
他平时不是出任务就是在出任务的路上,要多接触怕是要像筱雪一样和他是队友。
但能和他组队的,恐怕也是个厉害的女同志,他怕招架不住。
"时间挤挤还是有的,你只要和婶子说想不想找对象,婶子这可是有不少好姑娘。"
看来是拒绝不了了。
既然不能拒绝那就接受。
他又不是不想结婚,又没有心上人,相个亲也没啥。
"可以。"
"来来来,给婶子留一个你的联系方式,要见面的时候我好通知你。"
何景堂点了点头,留下了家里和单位的电话。
在何景堂和冬梅婶子聊天的时候,潘筱雪已经把饭盒塞进了后厨。
大师傅看到饭盒又想到刚才的声音就知道是潘筱雪来了。
刚才潘筱雪喊的声音,因为厨房太吵了没听清楚。
等大师傅拎着潘筱雪的饭盒出来,四人已经吃饱在打嗝了。
"大师傅,忙活完了。"
"都给你装满了。"
大师傅把饭盒放在了桌上。
"谢谢大师傅。"
潘筱雪从袋子里拿出两盒补品,两条烟。
"这是我和筱月孝敬大大师傅的。"
大师傅笑着点点头,表示他懂。
补品是给他爹的,烟一条给他,一条让他给厨房里的人分。
"我代我爹谢谢你们。"
"客气啥,我和大大师傅是啥关系。"
"知道,你俩关系好。"
"大师傅,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筱月的未婚夫,汪文海。"潘筱雪指着汪文海说道。
"小汪你好,筱月跟我爹学过几天的厨艺,按道理来说应该叫我一声师兄。"
"师兄,您好,久仰久仰。"
汪文海非常识趣的上前和大师傅握手。
"筱月向你提过我?"
"那必须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可不能忘。"
"你今年多大?"
"32 "
"和沈四一样大?"
大师傅看向潘筱雪。
"他俩是发小。"
"合着你们姐妹俩就被他们兄弟伙内部消化了。"
"可不是嘛。"潘承泽说道。
除了家里的兄弟外,现在终于有人能体会他的感受。
"姓汪,你是汪三。"
"大师傅知道我?"汪文海惊讶的问道。
"如雷贯耳。"
他家虽然是干厨师的,但也属于京城上流,这军区大院的几个混不吝谁不知道啊。
"确实如雷贯耳。"潘承泽附和道。
要是早知道自家白菜会被这两只猪拱,他就应该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揍。
汪文海尴尬的笑了笑。
早知现何必当初,他可没沈四那张脸皮。
"都是小时候不懂事,师兄莫怪。"
"生气倒是不至于,只要筱月喜欢我们都是支持的。"
"谢谢师兄,谢谢大堂哥。"
汪文海能有什么办法,他现在还没进门呢。
"什么时候结婚记得通知一下,我还有工作就不和你们多聊。"
"肯定不会忘,师兄有工作要忙,我们就不耽误你了。"汪文海说道。
"走了,大师傅。"潘筱雪说道。
"走了。"
潘承泽拎起了桌上的饭盒。
何景堂跟大师傅点了点头。
四人离开食堂,开着潘筱雪的车离开了南楼。
……………………………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今天是潘筱雪搬家的日子。
她的大宅经过几年的修缮、改造、装修、通风终于可以住进去了。
潘筱雪作为大宅的拥有者,陈墨笙作为他家小家顶梁柱,两人一起推开了这座宅子的大门。
首先看到的是刻着麒麟卧松的影壁墙。
走进大门,左右两边是一排车库(潘筱雪觉得倒座房没用改成了车库。)
她们家人多,一人一台车都有十多辆,还不算那个想住新鲜的。
穿过垂花门到了二进院,这里是前厅也就是平时接待客人的地方。
穿过前厅到了三进院,入目的是一栋二层楼的正厅,相当于客厅是平时家人聚在一起的地方。
正厅两层楼是上下打通的,全木制装修,中间的墙上是三米多高木雕背景墙,上面雕刻的是龙和朱雀。
二宝的契约神兽是龙,大宝的是朱雀。
二宝要用自己神兽的样子,大宝不乐意要用他的。
两人打的难分难舍之际,潘筱雪拍板两个都用,至于怎么组合在一起那是系统的事。
系统:就没人为我发声吗?
背景墙下放的是成套的黄花椅沙发茶几。
装饰品全是系统出品高仿古董。
放真的潘筱雪怕摔了心疼,都是小钱钱啊。
她虽然有钱,古董成山,但也不能这样造。
其他人表示赞同,瓶子,盘子就是放着看的,假的摔了换一个就好。
正厅的左手边用推门隔着是个小厅,里面放着柔软的大沙发,放着电视之类的这个时代的娱乐产品。
小厅装得是落地门窗,推开是个平台,平台左边连着连廊,两边种着桂花树,不远处就是花园。
花园里全是潘筱雪签到得来的名花名草,为此还建了一个花房。
正厅右边是饭厅,这边也是落地窗外面种的是梅花树。
潘筱雪觉得冬天边吃饭边赏梅花看雪景非常的下饭。
其实她就是想附庸风雅一下。
正厅外面的两边没有厢房全被拆了,造成了景。
里面的连廊是通往后面二十多个小院。
走过连廊就是苏式园林风格,一步一景中有着风格各具特色的小院。
掺杂在中式园林风中有一个中西结合的游泳池,感觉有点又土又洋的。
只不过游泳池不是很显眼,对宅子的整体风格影响不大。
系统也是很辛苦,为了潘筱雪说的方便什么都往里加。
整座宅子大致就是这样了,小院都是按自己主人的喜好装的就不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