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青正式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工部内部。
从前自己认为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如今终于可以好好捋顺了。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第一把火却不是蒋长青放的。
随着蒋长青正式到任,对于工部秦侍郎的调令也下来了。
蒋小七没想到,自己迎来了一个新同事。
而这个新同事,就是曾经在刘家宴会阴阳过自己的秦侍郎。
而如今,秦侍郎成了他的手下,就是他原来的职位,从六品修撰。
从正四品到从六品,连降五级!
一般人遇到这种打击会如何?
反正蒋小七看到秦侍郎,哦不对,秦修撰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看到了一条孤魂野鬼。
能走能跳,就是没有意识和灵魂。
翰林院的院正也是一惊,询问了其要不要请假回家调养身子,得到否定的答案。
这人按时上值,一天假都没有请。
不过从不与同僚说话,如行尸走肉一般。
该干的活会干,也知道吃饭喝水。
蒋小七觉得秦修撰这是一种另类的躺平吧,至少这人没寻短见,还是挺好的。
自己这个姓蒋的还是少出现在对方面前吧,不然睹人思官位,这位可别再钻了牛角尖儿。
工部的左右两个侍郎位置,因为蒋长青的升职和秦侍郎的调任,一下子就都空缺出来。
这下工部的气氛就更加微妙了,从蒋长青下达的改革政令就能看出来,执行力超乎寻常的强。
开始蒋长青还想不明白,后来有人到自己这里探口风,才恍然大悟。
原来大家的动力来源在这?不过有资格竞争四品侍郎位置的也依旧那么几个,别人怎么也如此积极?
蒋小七拿着最新的图纸来工部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叔祖父在发呆。
“尚书大人这是怎么了?新官上任,莫不是把自己累狠了?”
蒋小七这句调侃打断了蒋长青的思维,笑着招呼蒋小七坐下喝茶。
如今蒋小七来工部比从前放松了很多,毕竟自家长辈可是这里的一把手。
连带着大家对他也是礼遇有加,怎么说呢?当官二代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并没有多累,很多事情都出乎预料的顺利,改革后的流程也逐渐上了轨道。
只是我才后知后觉,感情大家如此配合、如此积极,是因为都在盯着工部侍郎的位置。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谁又会不想升官呢?人总是喜欢走向高处的。”
蒋小七赞同地点头,比起为民请命,确实高官厚禄才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这不是很好嘛?有一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这些人也会真的卖力气。”
“好是好,可是确定了人选之后呢?会不会就一下子泄了劲儿?”
蒋小七本不想把后世的什么绩效考核制度搬出来,毕竟大周朝已经有了自己的官员考核制度。
不过稍微给叔祖父这个新出炉的尚书一点建议还是可行的,叔祖父现在明显陷入职场焦虑了。
“那就给他们多吊几根胡萝卜,这根没了,再续上便是。”
其实就是画大饼,不过不是像后世那样的资本家一样开空头支票。
这根胡萝卜最后真的会给卖力干活儿的那头驴~
“哈哈~你小子,就莫要操心我的事了,说说吧,这次又带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你可不知道,工部的匠人们可是对你的图纸又爱又恨呐~”
上次那个什么净水装置,真是熬红了十几双眼睛,还好最后成功了,没白熬人。
“这次的简单,叔祖父,不过这次的东西您还是交给足够信任的人去研究吧,毕竟这玩意儿做出来,能挣大钱。”
这话顿时引起了蒋长青的兴趣,挣大钱?还能有水泥挣钱吗?
当然,水泥的事已经和他们无关了,给出去就是给出去了,每年能分一小部分银子已经不错。
他们蒋氏一族这些年凭借水泥的收益,已经让族里供出了不少的好苗子。
这些年考中秀才的不知凡几,举人和进士的数量也是年年递增。
蒋小七也没有说具体是什么,只是把图纸往前一推。
蒋长青迫不及待的展开,竟是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看不出是什么。
“这是?”
“叔祖父见过我店里的琉璃罩子吧?其实那就是我之前的试验品,如今配方终于成熟了,这才想着拿出来大批量生产。”
蒋长青当然知道琉璃,也知道琉璃的价值。
所以当初见侄孙用琉璃罩子在店里罩着一些还不如琉璃罩子之前的东西时,他是满脸黑线的。
觉得侄孙这么机灵的人儿也偶尔有犯傻、脑子不清楚的时候。
合着这东西也是侄孙研究出来的,根本就不是花高价买的!
那就不算浪费了,自己做的,再贵能贵到哪里去?
“这东西的成本高不高?”
“不高,如果量产的话,可以说是极低。”
成本极低,还能量产,关键是这东西能卖出高价,暴利!纯纯暴利啊!
“果真暴利啊!若是能成,这怕是比水泥还要赚!”
蒋长青灵敏的察觉到琉璃的未来潜力,恨不得现在就让人研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