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爱丽丝今天并不打算制作传统意义上的龙吟草莓,她是打算将草莓制成多个不同口感的形态,最后组合在一起。
实际上,这也只是最后塑型时的差距,没有用模具重新做一个草莓出来,其他方面的差距并不算很大。
再取一部分过滤后的澄清草莓汁,加入少量糖和极少量葡萄籽油,搅拌均匀。
在耐高温的不粘垫上,用刮刀将搅拌好的草莓汁涂抹成极薄、均匀的圆形,不过这里涂不了那么均匀,涂成任意抽象形状之后再重新分割就好。
连着不粘垫放入低温风干机中脱水数小时,直至草莓汁变得完全干燥、透明、酥脆、可弯曲,此时温度还比较高,等冷却后会变脆,成为一片片草莓脆片。
至此,基本上就完成了准备工作,可以开始装盘了,选用深盘或宽口碗,她专门挑选了黑色的碗,用于衬托色彩和烟雾,提前放入冰箱或液氮熏蒸使其极度冰凉。
在提前冰过的容器底部,倒入一层约一到两厘米厚冰冷的澄清草莓汁,随后将制作好的“草莓籽” 轻轻撒在草莓汁上,如同散落的红宝石。
小心地将一两片草莓脆片以艺术化的角度斜插在汤汁中,部分浸入,部分露出。
说实话,沈墨并不是很能理解爱丽丝口中这个艺术化的角度究竟是什么,只能大概理解为怎么美观怎么来。
添加草莓果冻片 (可选): 如有制作,可将草莓果冻片切成细条或不规则碎片,点缀其间。
在上菜前最后一刻,取少量液氮草莓粉撒在表面,把小碗摆在盘中,在盘子旁边放一个装有干冰和少量接骨木花水和冷杉提取物水的小容器,让冷冽的、带有北欧森林气息的白色烟雾缓缓流淌在盘面周围,如同极地雾气或极光流云。
在烟雾缭绕中,用镊子极其小心地贴上微量可食用金箔或银箔碎片,模拟夜空中闪烁的极光。
最终在碗里点缀一片新鲜三色堇花瓣和一滴接骨木花糖浆,这道宛如艺术品的菜品就宣告完成了。
别的不说,这分子料理在摆盘塑造上真的是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分子料理的制作,不需要拘泥于食材原本的造型,完全可以在烹饪的时候进行配合摆盘的需求进行调整。
沈墨演讲完走回厨房时,爱丽丝刚刚完成所有龙吟草莓的装配,准确来说,这道菜按照爱丽丝的说法,应该名叫【龙吟·极光草莓】,她毕竟是在北欧进行的分子料理学习,这接骨木糖浆之类的小巧思就是因此特别添加的。
见到沈墨进来,爱丽丝摘下了护目镜:“呼,看到了吗?这就是分子料理的力量,它不是破坏,而是解放,是将一颗平凡草莓的灵魂完全释放,用科技重塑它的肉体,低温锁住最鲜活的瞬间,球化捕捉爆裂的惊喜,脱水凝固风味的永恒,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料理的未来!”
其实这还是爱丽丝第一次说明这分子料理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沈墨还是从她的话语里听到了一种坚持。
深以为然得点了点头,沈墨也很佩服这道甜品的制作,其中很多步骤他甚至看不懂,但确实有一种十分强烈的不明觉厉的感觉。
“给。”爱丽丝把一份龙吟草莓递到了沈墨的手中,“你也尝尝看吧。”
看向盘子,深盘如夜空,清澈的红宝石色汤汁如极地冰湖,散落的“草莓籽”似星辰,透明的脆片如冰晶,液氮粉如初雪,冷冽烟雾弥漫,金银箔闪烁,整体充满未来感、科技感与自然之美的矛盾统一。
拿过勺子,将一勺包含草莓汁、几颗“草莓籽”和少许草莓脆片的混合物送入口中。
首先是极致的冰凉席卷整个口腔,瞬间唤醒所有味蕾,甚至让鼻腔都感到一丝清冷。
紧接着,那清澈的红色液体冰冷、顺滑、毫无阻滞的滑入咽喉食道,它像融化了的草莓灵魂,纯粹得令人心颤,酸度明亮如阿尔卑斯山泉,甜度仅作为支撑骨架若隐若现,将新鲜草莓最巅峰时刻的风味,那种阳光的甜、雨露的酸、泥土的芬芳,以浓缩数倍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呈现,而冰凉感让这股风味锐利而清澈,直抵神经末梢。
牙齿轻触到那些“草莓籽”的瞬间,一层薄膜无声破裂,温润、浓厚、带有细微果肉感的浓缩草莓浆汁猛地迸射出来,在冰冷果汁的反衬之下,这股浆汁甚至有一丝温热,爆破感与果汁的冰冷顺滑形成戏剧性的对比。
爆开的浆汁风味更浓郁、更深沉,带着一丝熟成的甜美,瞬间填补了果汁的空灵,带来扎实的果味冲击,可以说,这简直就是草莓味的鱼子酱。
同时,那些细小的草莓脆片碎屑在舌尖几乎是无声无息地消融了,它们薄得几乎没有存在感,只在消失的刹那留下一抹极其浓郁、焦糖化的浓缩草莓香气和一丝微不可察的甜意,如同雪落掌心,转瞬无踪,只留余韵。
点缀其上的液氮草莓粉在口中迅速融化,带来一层更细腻、更冰凉的触感,同时释放出极其新鲜、明亮、未经修饰的草莓鲜香,仿佛咬碎了寒冬清晨凝结在草莓表面的一层霜花。
当最初的冰凉与爆裂感渐渐平息,口腔经过这轮洗礼,变得异常清爽敏感。
这时,一股悠长、冷冽、略带木质和花香的余韵开始浮现,那是之前点的那接骨木糖浆开始展现自己的存在感了。
它不是主角,却像一幅华丽画卷的背景,将整个体验从单纯的“草莓”升华到一个更宏大、更空灵的意境,沈墨面前瞬间出现了被冰雪覆盖的北欧森林,寂静中蕴藏着生机。
它与纯粹草莓的酸甜完美融合,丝毫不显突兀,反而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深度。
这份甜品并不算多,沈墨回过神来时已经吃完了,眼底浮现一抹震撼的神色,一段时间没见识过爱丽丝的手艺了,她什么时候已经达到这个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