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裹挟着槐花香掠过破庙残垣,突然被一声巨响撕裂。腐朽的庙门轰然倒地,扬起的尘土中,数十名太子亲卫如潮水般涌入,玄铁重甲碰撞出冰冷的金属鸣响。为首的将领摘下兜鍪,刀疤从左眼蜿蜒至嘴角,在摇曳的烛光下狰狞如蜈蚣:\"镇南王,听闻您与叛党私通,本将奉太子令,特来缉拿归案!\"
镇南王将东方婉儿护在身后,剑穗扫过满地瓦砾,带起细碎声响。他望着将领腰间刻着蟠龙的令牌,忽然轻笑出声,笑声里带着三分嘲讽:\"太子可真舍得,竟派'血鹰卫'来取堂弟性命。\"话音未落,剑锋已如游龙出鞘,寒芒直指对方咽喉。那将领堪堪后仰躲过,头盔上的红缨却被削落,在空中划出一道艳丽的弧线。
东方婉儿握紧玄铁令牌,冰凉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全身。她侧身避开刺来的长枪,匕首顺着枪杆滑向亲卫手腕,寒光闪过便是一道血痕。血腥味在狭小的庙堂里迅速弥漫,烛火被打斗的气流吹得明灭不定,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恍若群魔乱舞。
镇南王的剑招愈发凌厉,每一剑都精准点向对方穴位。可血鹰卫不愧是太子亲训的精锐,他们结成战阵,长刀交错间织成密不透风的刀网。东方婉儿瞥见镇南王肩头渗出的血迹,心中一紧,匕首突然脱手掷出,钉入一名亲卫眉心。然而更多的敌人从缺口涌来,刀刃几乎要贴上她的脸颊。
千钧一发之际,庙外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一道黑影破窗而入,长剑出鞘的瞬间,烛火竟被剑气震得暴涨。数十名黑衣人如鬼魅般现身,他们招式狠辣,专攻下盘,眨眼间便将血鹰卫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为首的黑衣人摘下面罩,露出谋士清瘦的面容,他的银线绣鞋上还沾着码头的泥浆:\"王爷!漕运船队已备好,就等您一声令下!\"
镇南王眼中闪过惊喜,剑势陡然一变,与谋士配合得行云流水。东方婉儿趁机捡回匕首,却在转身时瞥见角落的异常——一名亲卫正将手探入怀中,那里隐约露出半截竹筒。她瞳孔骤缩,想起王府遇刺时黑衣人使用的毒烟,立刻飞扑过去。匕首堪堪抵住对方手腕,竹筒落地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却并未冒出预想中的烟雾。
\"小心!是信号箭!\"谋士突然大喊。话音未落,破庙上空绽开一朵猩红焰火,将漆黑的天幕染成血色。镇南王当机立断,挥剑斩断最后一名亲卫的退路:\"撤!\"众人且战且退,从庙后密道出城。谋士将用油布包裹的账本塞进镇南王手中,纸面还带着江水的潮气:\"漕运记录被篡改了七处,尤其是...\"
马蹄声碾碎夜色,东方婉儿回首望去,远处的火光已连成一片,如一条蜿蜒的赤蛇朝着码头方向蔓延。她握紧缰绳,感受到怀中玉佩硌着心口。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时,他们的船队正驶入江心,而对岸的城墙上,太子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绣金的蟠龙仿佛在凝视着这场即将席卷朝堂的惊涛骇浪。
暮色如墨,将江面浸染成浓稠的暗紫色。镇南王赵玄身披玄铁软甲,外罩墨色大氅,独自立在船头。江风呼啸,将他的衣角高高扬起,猎猎作响。远处的城墙在夜色中渐渐模糊,城楼上飘扬的太子旗,像一块刺眼的红斑,刺痛着他的双眼。
他缓缓握紧手中的账本,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太子近年来在漕运上的种种贪腐行径。这些数字,每一个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足以刺穿太子精心编织的权力网。\"太子以为先下手为强,就能将我置于死地。\"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可惜,他还是低估了我。\"
一旁的谋士陈墨躬身道:\"王爷,这本账本确实是致命一击。但太子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野,此次我们贸然离京,恐怕......\"话音未落,陈墨突然止住,目光警惕地望向江面。
\"陈先生所言极是。\"东方婉儿手持长剑,快步走来。月光洒在她姣好的面容上,却掩不住眉间的忧虑,\"太子生性多疑,绝不会放任王爷带着账本离开。我已命人加强戒备,但水路易守难攻,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就在这时,江面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只见前方浓雾中,几艘战船破浪而出,船头高悬太子的旗号。月光下,甲胄泛着森冷的银光,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已然就位,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镇南王,你私通叛党,意图谋反,还不速速束手就擒!\"为首的大将李威站在船头,声如洪钟。他手持长枪,威风凛凛,身后的战旗随风舞动,发出猎猎声响。
残月如钩,斜挂天际。赵玄的笑声还在江面回荡,李威却不再多言,猛地挥动手臂,顿时,破空之声大作,密密麻麻的箭矢如乌云蔽日般朝着镇南王的船队倾泻而下。
“盾牌手,结阵!”赵玄大喝一声,声音响彻整个船队。甲板上瞬间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盾牌手们迅速聚集,将盾牌高高举起,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箭矢撞击在盾牌上,发出“砰砰”的脆响,火星四溅。有些箭矢穿透盾牌,插入甲板,尾羽还在微微颤动。
就在这时,李威的战船突然加速,船头的撞角在月光下泛着冷光,直直地朝着镇南王的主舰冲来。赵玄眼神一凛,果断下令:“左满舵,火弩齐射!”船身猛地一斜,朝着侧面驶去,同时,船舷两侧的火弩被点燃,带着熊熊火焰,呼啸着射向敌舰。
火弩击中敌舰,顿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李威却丝毫不惧,高声喊道:“给我撞!撞沉他们!”他的战船如同发狂的巨兽,继续猛冲。赵玄见状,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只见一艘装满干草的小船从船队中驶出,朝着敌舰快速划去。
小船上的士兵点燃干草,瞬间,小船变成了一艘火船,借着风势,如同一头燃烧着的猛兽,冲向李威的战船。李威脸色大变,连忙下令转向,可此时再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火船狠狠地撞上敌舰,火势迅速蔓延,将整艘战船吞没。
然而,太子的船队数量众多,很快,又有几艘战船围了上来。这些战船装备精良,士兵们训练有素,他们用钩锁勾住镇南王的战船,试图强行登船。赵玄提剑而立,目光如鹰,大声喊道:“将士们,今日一战,关乎生死存亡!杀退敌军,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他率先冲向登船的敌军。剑影闪烁,寒光凛冽,赵玄的剑法凌厉至极,每一剑都直取要害。在他的带领下,镇南王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武器,与敌军展开激烈的拼杀。甲板上,鲜血横流,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东方婉儿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在敌军中穿梭自如。她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次出剑,都能放倒一名敌人。陈墨虽然不善武艺,但也手持长剑,守护在赵玄身边,为他抵挡背后的攻击。
战斗愈发激烈,江水被鲜血染红。双方士兵死伤惨重,但谁也不肯后退半步。此时,赵玄突然发现,敌军的指挥船上,李威正在调集兵力,准备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他眼神一冷,心中暗自盘算,必须先解决掉李威,才能扭转战局……
夜色浓稠如化不开的墨,江面上战船相撞激起的浪花裹着血色。赵玄挥剑格开一柄刺向面门的长枪,剑锋顺势削断对方手腕,温热的血溅上他的玄色披风。余光瞥见李威站在指挥船甲板上,正举着令旗调动右翼舰队,他突然侧身贴近陈墨耳畔,压低声音道:\"去取我船舱内的硫磺火油,带'疾风号'绕到敌阵后方。\"
谋士陈墨瞳孔微缩,立即会意。他转身疾走两步,又回头提醒:\"王爷小心火攻,李威船上备有十二架床弩!\"话音未落,对岸已传来机械转动的轰鸣,三根碗口粗的弩箭破空而来。赵玄旋身跃起,剑锋精准点在弩箭尾羽,借力荡开的瞬间,身后主舰的桅杆轰然断裂,砸在甲板上溅起无数木屑。
\"都随本王死战!\"赵玄振臂高呼,飞溅的血珠顺着剑尖坠落。他踩着横七竖八的尸体突进,剑锋如银蛇狂舞,所到之处甲胄碎裂。混战中突然响起凄厉的号角,太子军阵中分出三艘战船呈品字形包抄过来,船头的巨型撞角裹着铁皮,在月光下泛着森冷的光。
李威见赵玄陷入重围,脸上终于露出狞笑:\"给我活剐了他!\"他的声音被战鼓声撕扯得断断续续,却让太子军士气大振。就在此时,东方婉儿突然甩出软剑缠住一名敌将脖颈,借力跃上高处了望,突然脸色大变:\"王爷!东南方向有暗火移动!\"
赵玄心头一紧,他知道那是太子埋伏的火攻船队。千钧一发之际,西北方江面突然炸开一片火光。陈墨率领的\"疾风号\"如鬼魅般冲出,船上精锐水手个个蒙着黑巾,正将浸透硫磺的油桶抛向指挥船。火箭破空,引燃了早已浸透桐油的帆篷,火舌瞬间吞没整艘战船,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中,无数燃烧的木屑如流星般坠入江水。
\"变阵!先救火!\"李威的吼声彻底被火海吞噬。太子军阵脚大乱,士兵们顾不上厮杀,纷纷拿起木桶舀水。赵玄趁机挥剑斩断钩锁,喊道:\"弓箭手,齐射船帆!\"三百张强弩同时发出嗡鸣,漫天箭雨遮蔽月光,将剩余敌舰的船帆射成筛子。失去动力的战船在江面上打转,互相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
李威见大势已去,转身想要换乘小船。东方婉儿足尖轻点桅杆,如夜枭般俯冲而下,腰间软鞭化作银蛇缠住他的脖颈。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被凌空拽回甲板,重重摔在赵玄脚边。\"转告太子。\"赵玄用剑尖挑起他的下巴,冰冷的剑锋在对方喉结处划出一道血痕,\"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当第一缕晨曦染红江面时,镇南王的船队已冲破封锁。破损的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甲板上的血迹被江水冲刷得斑驳陆离。赵玄站在船头,望着渐渐消失在晨雾中的敌舰残骸,将染血的佩剑收入剑鞘。远处传来更鼓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京城的暗流,才刚刚翻涌。
残阳如血,将江面染成猩红之色。赵玄手扶船舷,望着随波逐流的断戟残刃,耳边似还回荡着昨夜厮杀的喊叫声。江风裹着腥气扑面而来,掀起他破碎的披风,却吹不散他眉间凝结的霜雪。甲板上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伤员的呻吟声与木板修补的敲击声交织,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压抑。
\"王爷,这是清点的伤亡名册。\"陈墨捧着一卷竹简走来,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此战折损三百余人,战船损毁五艘,如今粮草仅够支撑十日。\"话音未落,桅杆顶端的了望哨突然传来梆子声,悠长而急促。
赵玄猛地抬头,只见远处江面泛起粼粼波光,三两点灯火在暮色中忽明忽暗。他握紧腰间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待看清来船悬挂的镇南王府旗号,紧绷的身体才稍稍放松。
\"王爷,前方就是南境港口。\"陈墨望着渐渐浮现的城市轮廓,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这里是太子党羽的势力范围,若贸然停靠......\"
\"不进港如何修整?\"赵玄转身时,烛火照亮他眼角的血丝,\"传令下去,全军保持戒备,今夜子时靠岸。让暗卫先行入城,摸清守备虚实。\"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灯火阑珊处,\"顺便查查,南境节度使最近与太子走得多近。\"
夜色渐深,船队悄无声息地驶入港口。赵玄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上影影绰绰的守卫,忽然想起临行前王妃亲手为他缝制的护腕,此刻正贴身藏在衣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