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许闲的话。
太子妃阴沉着脸,垂眸道:“不是!还座右铭?你还骄傲上了是吧?”
说着,她冷哼道:“你天天叫着惩治贪腐,惩治贪腐,如今看来,你才是那个最大的贪腐!你都贪到外国使臣身上去了!”
“诶!”
许闲站在马车木箱之上,沉声道:“姐姐,你这话说的就有点难题了,我贪腐谁了?我收外国使臣礼,又不给他们办事,那叫什么贪腐?那叫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
“你知道我收那些使臣的礼物,他们有多高兴吗?我这也算是积德行善啊!挺好一件事,怎么到你嘴中就变味了呢?”
听闻此话。
太子妃依旧瞪着眼,拂袖道:“你甭跟本宫在这耍贫嘴,反正你们家的东西,本宫用不起,你赶紧拉走!”
许闲和太子妃两人正斗着嘴。
苏瑾、苏玄和苏辉三位皇孙也没闲着,将一个个木箱打开,正偷着礼物。
“太孙,这有金币!嘎嘎纯的金币!”
“你还在那废什么话啊!赶紧往裤裆里面放啊!发财了,这次我们是真发财了,再也不用偷西瓜卖了!”
“这珍珠的个头不小,还有夜明珠呢,应该能值不少钱!”
“死手!快点装快点装啊!”
苏瑾三人一边低声说着,一边不断从木箱中偷着东西。
当他们三人装的差不多,想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感觉背后凉飕飕。
他们三人不由转头望去,只见太子妃正恶狠狠的瞪着他们。
“我说你们三个没完了是不是?”
太子妃左手叉腰,右手愤怒的指向他们,“你们三个可是皇孙,怎么每天竟是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呢?上次偷西瓜给你们三个的教训还不够是吗?你们就跟许闲学吧!学不到一点好东西!”
此话落地。
苏瑾、苏玄和苏辉三人非常尴尬。
他们没想到太子妃竟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跟许闲吵架,还能看见他们小偷小摸。
“不是!姐姐!你过分了吧?!”
许闲看向太子妃,沉声道:“什么叫跟我学?什么叫学不到一点好东西?!”
说着,他将手伸向背后,微微挥动,“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我许闲在百姓们心中,那是何等地位!咱们楚国能有我这样的一个人,那可是百姓们的福气,你还真别不信!”
苏瑾三人看许闲示意,急忙放下部分赃物,然后怀揣其他赃物,弯着腰离开。
他们三人此刻对许闲,那真是感恩戴德。
今日他们拿的这些东西,足够他们花上一阵的。
太子妃自然看在眼中,不过也并未多说什么。
苏瑾三人正是叛逆,正是玩乐的时候,若是将他们勒得太紧,反而会适得其反。
见太子妃火气消下去不少。
许闲从马车上跳下来,笑呵呵道:“姐姐,究竟是谁惹你了?怎么今儿这么大的火气?”
“谁惹我?”
太子妃叉着腰,怒气冲冲道:“你得说谁不惹我!从里到外,你们一个个有一个让本宫省心的吗?”
说着,她沉声道:“还有你那丧良心的姐夫,昨晚又舔脸找我借钱,我能下钱是吧!一天到晚就是钱钱钱!”
许闲忙解释道:“姐姐你也别生气,姐夫其实也不容易,你没看到,去年朝廷受灾的地方那么多,陕西行省夏天闹的旱灾,消息入冬之后才传到京师,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若不是我过去的及时,此事还不知道如何解决呢!”
“除陕西旱灾之外,其他省府不是闹旱灾就是闹水灾,反正是花样百出,民不聊生,朝廷刚刚有点钱,便全都砸到赈灾之上了,姐夫但凡有点办法,那也不至于跟你要钱不是。”
“别说姐姐你的小金库,我和陛下都不知道被借了多少钱。”
说着,他指向堆积在院子中的货物,笑呵呵道:“再者说,兄弟这不是过来给你找补来了吗?你就别生气了呗?”
太子妃听着许闲的话,这气才消下去不少,沉声道:“咱们可提前说好,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本宫可什么都不知道,这东西入东宫府库,谁也别想拿走,若是有人找,那便找你许闲去!跟本宫没关系!”
许闲面露谄媚,“是是是,全按姐姐说的办。”
他谁都不惧,唯独这个姐姐,许闲那真是被血脉一直压制着。
与此同时。
皇宫。
内阁。
苏禹和一众内阁大学士正批阅奏折。
去年楚国各地爆发天灾,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所以开年之后,内阁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加之于益正在各地推行三项改革。
这两日诸国来朝,前来上京城的外国使臣越来越多。
苏禹和一众内阁大臣非常忙碌,总有处理不完的问题和政务。
这几日苏禹恨不得都住在内阁。
太子妃见不到人,还要自掏腰包补贴朝廷,心中怎么会没有气?
新任左副督御史白宏从殿外疾步而入,来到苏禹面前揖礼,义正词严道:“启禀太子殿下,臣有本要奏!”
苏禹连头都没抬,淡然道:“孤现在没空,你右转直行,到内殿去找陛下奏本吧!他现在非常闲!”
若是以往,几位内阁大臣非要抬头看看热闹不可。
但今日他们都没有看热闹的心情,手下奏本不断,批红不断。
白宏见此一幕,人都懵了。
不是?
太子爷也太不将我这左副都御史当盘菜了?
“太子爷!”
白宏不顾苏禹劝告,瞬间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就是要向殿下奏本!”
苏禹见他跪下,脸上满是无奈,“你有什么事情就说!”
“臣要弹劾许闲!”
白宏抬头看向苏禹,眼眸中满是刚正不阿,“臣要弹劾许闲,”
听闻此话。
一众内阁大臣纷纷放下手中笔墨,端起茶盏,看向白宏。
若是跟许闲有关的八卦,他们还是愿意听听的,肯定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苏禹对此更是见怪不怪。
许闲家大业大,富可敌国,还有权力,得罪的人又多。
所以每天弹劾他的奏折非常多。
清风府百姓犯点错,都得有人弹劾许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