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战事依旧处于胶着状态,仅凭现有的十几万兵马,想要平定这场战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所以必须要再增派一些兵力才行。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徐骏果断地任命许贯中为二路大元帅,并赐予他统领十万大军南下的权力。毕竟蜀中目前并没有什么实力强大的将领和军队,以韩世忠那四五万的兵马,完全有能力轻松拿下整个巴蜀地区。更何况,韩世忠的统兵能力非常出众,徐骏对他自然是充满了信心,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至于马飞那边,徐骏也做了相应的安排。他特意从辽国投降的军队中挑选出一万名精锐骑兵,交给马飞指挥。同时,徐骏还嘱咐马飞,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立刻出兵,将方腊和宋军一并消灭,绝不能给他们任何联合的机会。
这样一来,徐骏前前后后派出的军队数量已经接近三十万了。再加上镇守北方的近十万军队,如今大华能够自由调动的兵马已经所剩无几。而且,都城卞京还需要留下十万兵马驻守,以确保京城的安全。剩下的那些士兵,基本上都是新兵,目前还在接受训练,根本无法轻易派上战场。
此时此刻,扬州城外正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方腊手下的明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对扬州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然而,尽管他们的攻势异常凶猛,却始终难以撼动扬州城那坚如磐石的城墙。
方天定站在阵前,看着眼前的战况,心中愈发气恼。他手握十几万大军,本应势如破竹,迅速攻克这座城池,可如今却久攻不下,这让他这个太子殿下的面子往哪里搁?
一旁的包道乙见状,连忙劝慰道:“太子殿下莫要如此伤神忧愁。扬州城我们已经攻打了将近一年之久,城内的粮草想必所剩无几了吧。依我看,再过些日子,我们定能将其一举拿下。”
然而,石宝却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深知扬州城乃是富甲天下、土地肥沃之地,城内囤积的粮草绝对不会少。要想通过围困使其断粮,恐怕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行。
方腊唯一的优势便是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他前前后后派遣到这里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之众,相比之下,扬州守军的数量简直微不足道,仅是方腊军的几分之一而已。
经过持续不断的猛烈攻打,尽管方腊军成功消灭了大量的守军,但他们自身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方腊军的伤亡人数已接近三万余人,这无疑给他们的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而在扬州城内,云天彪所率领的部队虽然损失相对较少,但也有八九千人之多。尽管双方的损失比例相差悬殊,但毕竟扬州城中的兵力仅有方腊军的五分之一,而且方腊的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长此以往,云天彪深知自己肯定难以支撑下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云天彪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召集众将共同商议应对之策。他深知,一味地严防死守绝非长久之计,时间一长,必然会导致城池失守。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云龙站出来提议道:“父亲,依我之见,今晚我们不妨来一次夜袭。方腊军连日攻城,必定疲惫不堪,此时出击,或许能够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云天彪之前凭借着出其不意的突袭战术,确实成功击退过方腊军一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同样的策略能够再次奏效。毕竟,敌人也在不断学习和适应,他们很可能已经识破了这种战术。如果方腊军预测到云天彪会故技重施,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设下陷阱或者将计就计,那么云天彪的军队恐怕就会陷入困境。
正当云天彪犹豫不决的时候,风会站出来提议道:“将军,依我之见,我们不妨从外围一处相对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杀他个措手不及,或许能够一举大破贼军。”
云天彪听后,心中暗自思量。虽然扬州城的粮草储备还能支撑两年之久,但城中却严重缺乏柴薪和盐巴。由于被围困长达大半年,城内的物资已经相当匮乏,居民们不得不拆除房屋来充当柴薪。然而,这种做法显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城里面的基础设施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云天彪不禁感到左右为难。一方面,他担心贸然出击会中了敌人的圈套;另一方面,城内的物资短缺问题也亟待解决。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仍然无法下定决心,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云天彪开口说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先派遣一支队伍从南门冲杀出去,以此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再派遣另一支精锐之师从西门杀出,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话音未落,老将庞毅挺身而出,朗声道:“云将军,老夫愿领一军,正面冲杀出去!”
云天彪见状,心中暗赞庞毅的勇气可嘉,当即应道:“好!老将军如此英勇无畏,那就与我一同从东门杀出吧!”
紧接着,云天彪继续有条不紊地吩咐道:“云龙,你率领一千骑兵与邓宗弼将军一起从东门冲杀而出。我估计敌军的粮草可能就藏匿在那里,如果能够成功将其焚烧殆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风会,你则带领召忻高粱一万兵马从西门杀出,全力猛攻那里的方腊军。”
剩下的苟横则是负责守城。邓宗弼与召忻夫妇都是张叔夜兵败以后,他们被冲散了,于是就来投奔云天彪了。
天色不过刚刚微亮,云天彪和庞毅就带着五千兵马大开南门,然后大张旗鼓的在方腊军前挑衅。
方天定也不甘示弱,他巴不得云天彪带兵出来呢,当即就带着大军来迎战云天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