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话语中充满了威严与关爱。
紫鹃、晴雯、影二与萧夜四人闻言,皆感激不尽。
影二闻顿时浮现出安心的神色,朗声说道:“娘娘放心,影二定当全心全意对待紫鹃,一生一世护她周全,不让她受丝毫委屈。”言语间,充满了坚定与诚挚。
黛玉听闻影二的承诺,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她微微颔首,眸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仿佛看到了紫鹃未来安稳无忧的生活。
此时,萧夜挺身而出,神情庄重而决绝:“娘娘,萧夜在此郑重发誓,此生愿与晴雯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岁月更迭,初心不改。若有违此誓,遭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迸发而出。
萧夜的话音刚落,晴雯便猛地转过头去,脸上满是焦急与不悦。
她大声呵斥道:“呸呸呸,谁要你死!你若死了,谁来保护娘娘?谁来与我共度一生?我们要的是长相厮守,是共同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
晴雯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责备,更多的却是深深的关切与期待。
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仿佛在告诉萧夜,她要的是彼此的真心陪伴,而非虚无缥缈的誓言。
黛玉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她轻声细语道:“萧夜,本宫明白你的心意,但承诺是银,践诺是金,本宫不想听你们怎么说,更想看你们如何做。”
影二与萧夜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满了坚定与感激。
影二郑重其事地抱拳道:“娘娘所言极是,影二定当铭记于心,与紫鹃携手共进,不负娘娘厚望。”
晴雯也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羞涩却坚定的笑容:“萧夜,我信你。我们一起努力,不仅要保护好娘娘,也要让自己活得精彩,不负此生。”
“好,有你们这番话,本宫就放心了,回去准备准备,一个月后完婚。”
等萧夜和影二退下,黛玉三人又说笑了一阵。
眼看夜色渐深,紫鹃轻声劝道:“娘娘,时辰不早了,快歇息吧!”
一夜好眠。
第二天日上三竿,黛玉才睁开眼睛,便听到雪舞咕咕咕地叫声。
“姑娘,姑娘,太上皇已经等不及了,让姑娘早点过去!”
紫鹃和晴雯赶紧服侍黛玉洗漱完毕。
用过饭,黛玉才坐下来,认真地问道:“雪舞,太上皇的事情打探清楚了吗?”
“回姑娘,打探清楚了。”雪舞咕咕咕地笑道:“黑丫和白丫听得清清楚楚。”\t“太上皇老了,内心孤独,连个说心里话的人也没有,别看陪在身边的人都对他毕恭毕敬,可太上皇有些话很难对身边的人说,南诏国的老太后来了,不管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看似对太上皇不是很尊敬,但恰恰是太上皇内心所渴望的。”
听到雪舞的话,黛玉恍然大悟。
是啊!有来有往,各抒己见,这才是交流,而不是一个说,另一个人只知道唯唯诺诺地听。
太上皇一言九鼎,威风八面地活了几十年,一双睿智的眼睛就像照妖镜,能看出任何一个人的是非忠奸。
如今老了,看了这么多年千篇一律,点头哈腰的模样,实在是无趣得很。
老太后的到来,就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太上皇心头的阴霾。
“姑娘,太上皇说,每天一看到老太后,心里就高兴得很,几天不见,就没精打采的,一想到老太后要去遥远的南诏国,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跺着脚直骂老太后老糊涂,蹬鼻子上脸,暗地里想了许多办法,要阻止老太后回去。”
“这不就是热恋中的反应吗!”
黛玉听了雪舞的话,大吃一惊。
是不是自己给太上皇调理身体,补得有点过了?返老还童了?
“那老太后到底是怎么想的?”黛玉忍不住问道:“是看不上太上皇,还是不想留在京城?”
“这?黑丫和白丫没有说。”雪舞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会说道:“不然我再去问问?”
黛玉心思一动,微笑着说道:“不用了,既然这是太上皇自己的事,就让他自己去问吧。”
说完,黛玉便起身,来到承寿堂。
一靠近承寿堂,就发现今天的承寿堂守卫格外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阴暗处,都隐藏着影卫。
“姑娘,昨天夜里,太上皇就下令,因身体不适,需静心调养,封锁承寿堂,除了姑娘,任何人无诏不得靠近承寿堂半步。”
刚下马车,雪舞就悄悄靠近黛玉道:“还要求黑丫和白丫,每天早晚在承寿堂上空巡视,如果有异常,就去找王公公和影一。”
“知道了,这是做好进入玉镯空间的万全准备了。”黛玉点了点头,抬脚走了进去。
王公公看到黛玉,疾步走了过来,拱手行礼道:“娘娘请,太上皇已经恭候多时了。”
“公公请!”黛玉抬眼看向王公公,发现王公公眼角眉梢满是喜色,看来这次进玉镯空间,太上皇还是想让王公公一起跟随。
“太上皇准备好了吗?”黛玉轻声问道。
“准备好了,自从娘娘离开,太上皇就开始准备,还不让老奴守在身边,一大早就起床了,现在正在大殿等着娘娘呢!”王公公喜滋滋地说道。
“王公公,您守在太上皇身边多年,最了解太上皇,那能告诉玉儿,太上皇对老太后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皇后娘娘,太上皇老了,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长久地陪伴,老奴老了,也安慰不了太上皇,好容易碰到老太后兴趣相投,品味相当,所以,所以…”王公公嘴唇嗫喏着,不敢再说下去。
“所以,太上皇就想让老太后陪着自己聊天解闷?”黛玉思考了一会儿,顿时明白,老太后为什么会着急离开京城了。
老太后是在京城长大的,耳濡目染的是三从四德,诗书礼仪,娘家也是公侯之家。
嫁入南诏国后,也是一步步从王后做到如今的太后,最是注意影响。
不管是从小所受的教育,还是现在的身份,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决不允许有丝毫越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