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脚步一顿,转过身时,脸上已收起了方才的恭谨,多了几分审度 —— 他知道谢安留他,绝不会是寻常叮嘱,必是为了那桩心照不宣的结盟。
屋内人走尽,门帘落下,只剩沙盘旁两抹身影。谢安走到沙盘前,指尖没碰那些小旗,反倒落在了北方 —— 那是前燕旧土,也是慕容冲心心念念的故土。
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淝水之战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东晋的准备也比之前少了两年。
可是慕容冲一再尽量还原历史上的形势,前秦的内部隐患在清河的干预下比历史上还要严重,只需要一场大败就可以把前秦内部问题激发出来。
慕容冲并不怕他的蝴蝶效应会改变淝水之战的格局,要知道在辽东还有钉子没有发动。
慕容冲思绪万千之际谢安说话了:“如果这场战争获胜将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争,这一仗之后谢家会走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实我也没有想到会走向这一步,其实按照当初的想法,在苻坚南下时你就应该北上举兵,晋军来配合你再度达到三分天下局面。
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秦军的铁蹄已经来了,如果战争获胜秦国必然元气大伤,内部矛盾不断,当此是也起兵北伐收复中原未尝不可!
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慕容冲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功高必会震主。宰辅已经是三省长官,朝廷宰执。此战谢家总领内外,若大胜回朝必有封赏。若是北伐中原收复故土,谢公及谢家上下皆有大功于朝,可是若是封无可封呢?
皇帝年岁渐长,他要的是权,而不是要一个再与他共天下的世家门阀。
再说太原王氏等各家也不会允许再有一个压在他们头上的世家大族。”
谢安知道慕容冲说的有道理,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功高必会震主。只是这次机会错过晋国下一次机会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凤皇说得没错,” 谢安缓缓开口,声音里没了方才部署战事的锐利,多了几分朝堂博弈的沉潜,“当年王敦、桓温,哪个不是功高盖主?王敦反了,桓温到死都没敢跨那一步,可他们的家族,最后都落得个‘盛极而衰’。谢家不想走这条路,也走不起。”
“所以皇帝担心的不是北伐,反而会千方百计的阻挠北伐,即便是明升暗贬,夺取兵权也在所不惜。”慕容冲十分笃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淝水之战后东晋朝廷司马道子崛起,处处牵制针对谢家,随着谢安、谢石、谢玄相继去世,司马道子彻底掌握东晋朝廷。
谢安摆摆手他也不是贪恋权势的人:“大不了到时候自请出镇守方镇或者干脆辞官吧。这是日后才考虑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前的大战。
我看这次你也去前线,你叔父镇守淮阴你去那里,战争结束就北上实现你的抱负吧。”
慕容冲愣了愣:“我终究还是晋国的官员,若是脱离北上当以何种名号?”
谢安苦笑两声:“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不知情最好,其他人不知道也最好。”
慕容冲起身朝谢安一长揖:“冲年仅十二,家国破灭,幸得庇护又得伯父赏识方才在这江东安稳度日,如今十年有余。冲惟愿此番能够真正一展心中抱负。他日若遇谢家子弟自当周全。”
谢安看着他仿佛想起了初见时的模样,那时节他奉命迎南逃的慕容冲来建康,如今也是十余年了。
谢安摆了摆手没有再看慕容冲:“走吧!”
慕容冲起身离开,屋内又恢复了安静。谢安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闪过方才慕容冲的模样,闪过谢玄、谢琰的身影,最后落在了淝水两岸的红黑小旗上。
他睁开眼,眼底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拿起案上的军报,开始仔细翻看 —— 明日就要送将领们上前线了,他这个宰相,得在后方把粮草、兵丁、辎重,全都安排妥当,不能出半点差错。
其实慕容冲本想说一句今后若遇谢家子弟领兵自当退避三舍,但是又不太合适,上一个说退避三舍的重耳曾经答应楚国,今后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古代一舍三十里)。
最终晋国真退避三舍最终城濮之战大胜楚国。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慕容冲自然不会和谢玄、谢石他们明早直奔前线,他要准备在江南这地方要继续留下后手,慕容冲笃定他将来的对手不仅仅是苻坚慕容垂姚苌,还有潜在的拓跋珪、刘裕。
慕容冲最忌惮的是刘裕,他已经在想办法撬刘裕集团势力的墙角,像如孙处、虞丘进、徐羡之,当然在历史上刘裕崛起的时间在公元400年后。
刘宋的开国功臣要么没出生要么才几岁,踪影都找不到。想着想着慕容冲开口道:“青冥你先行一步通知单于台高层待命。”
青冥简单回了一声迅速离开,慕容冲在车架内思考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府邸,管家王五迎了上来:“国公终于回来了,夫人说还准备了夜宵。”
慕容冲吩咐道:“立刻派人去请国相、郎中令及辽东公府高层官吏还有我叔父即刻去我书房。还有拿着我的令牌派人去城东燕子坞商铺去请安同来。”
王五见慕容冲神色当即四下派人去找,封孚慕容宙也是这两日到的建康,前线局势一触即发也到了他们昔日谋划的时间节点了。
这几日慕容冲为了应对局势基本上将亲信全部暗地召回建康,此刻这些人全部朝慕容冲书房而去。
夜已经深了,但是慕容冲紧急把这么多人召来,他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北上复国的时候到了。
书房:
文武僚属分列而坐,文官那一列:封孚、申胤、安同、徐羡之,武:慕容德、慕容宙、慕容萧、燕羽。
除了远在关东的慕容凤、前秦阵营的慕容永、太湖的孙处、在慕容德离开后接手淮阴防务的虞丘进、在拓跋部的长孙嵩、辽东的申绍都到了。
慕容冲环视四周:“我们等了这么多年的时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