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心头一热,这就是大周真正的脊梁!他详细交代了明日朝会的注意事项,又命人带他们去驿馆休息。
刚送走将领,赵小满匆匆进来:\"大人,国公爷到南门了!\"
叶明大喜,顾不得换官服就往外跑。刚冲出衙门,就听见远处传来欢呼声。一队铁骑正缓缓入城,当先一匹乌骓马上,叶凌云身披战袍,虽满面风霜却威仪不减。道路两侧挤满了百姓,有人高呼\"叶元帅\",有人甚至跪地叩拜。
\"爹!\"叶明挤过人群,一把拉住马缰。
叶凌云低头看见儿子,严肃的面容顿时柔和下来:\"明儿!\"他翻身下马,用力抱住叶明,\"好小子,听说你把京城守得铁桶一般!\"
叶明鼻头一酸。从小到大,父亲从没这么直白地夸过他。他强忍泪意,帮父亲牵马:\"爹,您先去兵部休整,晚上表哥...太子殿下在宫中设宴为您接风。\"
叶凌云拍拍儿子肩膀,低声道:\"不急。听说朝中有人阻挠《军功授田制》?明日为父陪你上朝,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东西!\"
有了父亲这句话,叶明心中大定。父子二人并肩走向兵部,沿途百姓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次日五更,叶明就穿戴整齐,与父亲一同前往皇宫。叶凌云特意穿上了那件染血的战袍,腰间配着胡人右贤王的佩剑,每一步都踏得地砖作响。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当叶家父子入殿时,议论声顿时小了许多。不少世家大臣看到叶凌云的装束,脸色都变了。
\"叶爱卿辛苦了。\"李君泽端坐龙椅之侧,微微颔首,\"北疆大捷,功在社稷。\"
叶凌云抱拳行礼,声如洪钟:\"老臣不敢居功。此次大捷,全赖将士用命!\"说着,他解下腰间佩剑,双手呈上,\"此乃胡人右贤王佩剑,被我军缴获。那贼酋仓皇逃窜时,连祖传兵器都顾不上了!\"
殿中一片赞叹。李君泽命人将佩剑传阅,当那柄镶嵌宝石的弯刀传到郑铎手中时,老尚书的手明显抖了一下。
\"今日朝会,首要议《军功授田制》。\"李君泽开门见山,\"叶侍郎,请你详述。\"
叶明出列,将改革方案娓娓道来。核心很简单:凡立军功者,不论出身,皆可按功授田晋爵;战死者,其田爵由子孙继承。如此一来,将士再无后顾之忧,必当奋勇杀敌。
\"臣反对!\"郑铎果然第一个站出来,\"军功授田古已有之,但仅限于将领。若士卒皆可授田,不出十年,国库将无田可授!\"
\"郑大人此言差矣。\"杜衡立即反驳,\"将士用命守土,授之以田,正是取之于土,用之于土。何来国库空虚之说?\"
双方争论渐烈。就在这时,叶凌云突然一声冷哼,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老臣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叶凌云环视众人,目光如电,\"但我知道,黑水关守军七成是平民子弟!没有他们用血肉筑墙,胡人铁骑早就踏平北疆!如今朝廷要给这些勇士应得的奖赏,有何不可?\"
郑铎硬着头皮道:\"国公爷,非是下官吝啬。只是寒门子弟不通礼数,骤然富贵,恐生祸端...\"
\"放屁!\"殿外突然传来一声怒吼。众人回头,只见张武带着几个平民将领大步走入,在御前单膝跪地,\"末将等冒犯天威,甘愿受罚。但寒门子弟不通礼数这种话,末将不服!\"
李君泽佯装惊讶:\"诸位将军请起。有何不服,但说无妨。\"
张武站起身,猛地扯开战袍,露出满身伤疤:\"这是守雁门关时留下的!当时末将带着三百弟兄,挡住胡人三千铁骑三天三夜!弟兄们死伤殆尽,但没一个后退的!\"他虎目含泪,\"郑大人说我们不通礼数,末将认。但要说我们不忠不勇,末将死也不服!\"
其他将领也纷纷展示伤疤,讲述战斗经历。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只有这些粗犷汉子的声音回荡。不少世家大臣面露惭色,连郑铎也低下了头。
叶明趁机出列:\"殿下,诸位大人。《军功授田制》不仅关乎公平,更是强军之本。试问,若将士们知道血战之后,自己和家人能得到妥善安置,谁不效死?\"
李君泽适时拍板:\"叶爱卿所言极是。此制即日颁布,由兵部负责实施。另,张武等将领忠勇可嘉,各晋一级,赐田百亩!\"
朝会散去时,郑铎等保守派大臣脸色铁青。
叶明知道,他们不会就此罢休,但至少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午后,李君泽邀叶明去皇家猎苑\"散心\"。
秋日的猎苑层林尽染,两人并辔而行,侍卫远远跟在后面。
\"表弟,今日这一仗打得漂亮。\"李君泽折下一片红叶把玩,\"不过郑铎不会善罢甘休。我收到消息,他暗中联络了几家世家,准备在秋试上做文章。\"
叶明想起顾炎武的建议:\"表哥,我正想与你商议此事。\"
他将《兴学疏》的内容和自己的设想详细道来。
李君泽听得连连点头,突然下马,用箭尖在落叶上写下几个名字:\"这几人是可靠的考官,可委以重任。\"
秋风拂过,落叶翻飞,字迹转瞬即逝,但两人都已铭记于心。
回城路上,叶明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视。
他几次回头,却只看到寻常行人。直到回到国公府书房,才发现异常——窗棂上系着的一根细丝断了!
有人进来过!叶明立刻检查暗格,所幸重要文件都在。
但书桌上一本无关紧要的兵书被翻动过,页角留下一点墨渍——不是他惯用的墨。
\"赵小满!\"叶明唤来心腹,\"近日可有人打听叶家与太子的关系?\"
赵小满思索片刻:\"昨日确实有个书生模样的人在茶楼打听国公爷与太子殿下的交情,说是要写什么传记。\"
叶明冷笑。看来郑铎一党开始调查叶家与太子的关系了。这是要找出弱点,各个击破啊!
夜深人静时,叶明独坐书房,提笔给父亲写信。
窗外,一轮新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院中那棵老梅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看似平静的夜晚,暗流已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