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师傅亲自带着赵振国一行人,迈进了泸州老窖的厂区。
刚一进酿酒车间,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便扑鼻而来,那香味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勾住了众人的脚步。
丁正明觉得这股独特的香气很好闻。
来师傅站在一口巨大的窖池前,微笑着开始讲解:
“这窖池可是酿酒的宝贝。这里的窖池历史悠久,这口窖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4年,在发酵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窖池的边缘,眼神里满是敬畏。
赵振国凑近窖池,好奇地往里张望。
只见池子里堆满了高粱、小麦等粮食,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酒醅,散发着微微的热气。
来师傅接着介绍:“这些粮食都是精心挑选的,在发酵过程中,它们会和窖池里的微生物充分融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慢慢转化为美酒。”
接着,众人来到了蒸馏车间。
巨大的蒸馏锅矗立在车间中央,锅里的酒液正咕噜咕噜地翻滚着,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
来师傅拿起一个接酒的容器,“蒸馏是酿酒的关键环节,通过加热,把发酵好的酒醅里的酒精和香味成分提取出来。这接酒也有讲究,要分段接取,不同段位的酒品质和风味都不一样。”
他小心翼翼地将容器接在出酒口,清澈的酒液缓缓流入,空气中弥漫的酒香愈发浓郁了。
丁正明看着那晶莹剔透的酒液,忍不住问道:
“来师傅,这酒闻着这么香,喝起来是啥滋味呀?”
来师傅哈哈一笑,“小丁,这酒得慢慢品。等会儿你们可以尝尝原浆酒,不过可别贪杯,原浆酒度数比较高。”
离开蒸馏车间,一行人来到了储存酒的酒库。
一排排巨大的酒坛整齐地排列着,上面贴着红色的标签,记录着酒的年份和批次。
来师傅轻轻打开一个酒坛的盖子,顿时,一股更加醇厚、绵长的酒香弥漫开来。
他舀了一小杯酒,递给赵振国:“来,尝尝原浆酒。”
赵振国接过酒杯,轻轻晃了晃,观察着酒液的色泽和挂杯情况。
他放在鼻尖闻了闻,深吸一口气,那浓郁的香气让他陶醉不已。
轻轻抿了一小口,酒液在口中散开,醇厚、绵柔,各种香味在味蕾上交织碰撞,让他忍不住闭上眼睛细细品味。
“好酒!真是好酒啊!”赵振国由衷地赞叹道。
丁正明也好奇地尝了一小口,虽然被强烈的酒味呛得皱起了眉头,但脸上还是露出了惊喜的神情:“这酒的味道好特别啊,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在参观的过程中,赵振国几人一直拿着个小本子,不停地记录着。
赵振国手腕都写得酸疼酸疼的,脑子里却还在不停地思考着。
看着泸州老窖先进的酿酒设备和精湛的工艺,他莫名想起了送他手表的那哥们儿,要是有台录音机就好了,能把来师傅讲解的每一个细节都录下来,回去慢慢研究。
不过好在厂子里带来的人也是非常争气,都如饥似渴地消化着来师傅的话。
赵振国他们天天在厂子里转悠,来师傅细心,怕振国媳妇无聊,让自家儿媳妇阿慧带着宋婉清耍起,在泸州走一走。
来师傅还笑着跟宋婉清讲:
“我家阿慧今年也去考大学了,要是有缘分,说不定以后能在京市碰头哟!”
晨雾未散,来师傅的儿媳妇裹着蓝布棉袄,领着宋婉清和扎羊角辫的棠棠挤上吱呀作响的人力三轮车。
阿慧带着母女俩连玩了三天,从小市老街到报恩塔,从方山到张坝桂圆林...
把泸州的着名景点都玩了个遍。
而且阿慧还借了台相机,到了景点就给母女俩拍照。
棠棠这小丫头长得太俊了,就像年画上的娃娃似的,水灵灵的。
要不是这年头不兴定娃娃亲咯,阿慧硬是想帮自家娃儿把这个妹崽定下来!
——
宋婉清带着棠棠玩得那叫一个欢实,可赵振国心里头却跟猫抓似的,不是非常美丽。
这趟出来住的是江景房,打从住进来,赵振国就瞅着那窗户眼馋。
他老想着能站在窗前,对着那波光粼粼的江面,跟自家媳妇整点啥...
到泸州的头一天晚上,在床上弄了一回后,他就把这想法给提了一嘴。
宋婉清脸“唰”的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又羞又恼地瞪了他一眼。
“你这没脸没皮的,也不瞅瞅江面上来来往往那么多船呢,让人瞧见咋办,太胡来了!”
赵振国知道媳妇怕羞,想着还要待几天呢,再哄哄,说不定就成了,可接下来的几天,宋婉清天天带着棠棠出去游玩,晚上回来倒头就睡,赵振国哪还舍得再折腾媳妇哟...
只盼着走之前,能够得偿所愿。
——
这天傍晚,天边的晚霞把江面都染成了橙红色,美得跟画儿似的。
来师傅乐呵呵地找到赵振国,“振国啊,今晚别吃食堂啦,我请你们一家三口到我家吃饭!有人从老家山上打到了稀罕野味给我带来了,你们也尝尝鲜儿!”
赵振国说:“来师傅,这多不好意思啊,还让您破费。”
来师傅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什么破费不破费的,都这么熟了,别跟我客气!”
到了来家,院里已经支起了一张桌子,桌上已经摆了好些菜,最打眼的就是那盘滋滋冒油的合江烤鱼,鱼皮烤得金黄酥脆,上面撒满了辣椒和葱花,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大家围坐在一起,来师傅热情地招呼着:
“来,尝尝!合江烤鱼可是我们这儿的一绝,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赵振国也不客气,夹起鱼肉放进嘴里,那鲜嫩的鱼肉一入口,麻辣鲜香的味道瞬间在嘴里炸开,直吃得人满嘴流油。
正吃得热闹呢,来师傅神秘兮兮地站起身,“今儿个还有一道特色菜,保准你们没吃过!”
端出来一看,居然是烤熊掌!
那熊掌烤得油亮亮的,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味。
赵振国和宋婉清自然不会说他们吃过熊掌来败兴,不过这个川熊吃起来,跟他们老家的咋不太一样?
难道因为上次是红烧,而这次是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