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就在拓跋月和李云从成婚当晚,沮渠上元便牵着她的小红马“赤兔”,悄悄从公主府后门溜了出去。
等到仆人发现时,已是第二日一早。
拓跋月整衣而起,见空荡荡的马厩和女儿遗落在马厩的珠链,心中顿时如坠冰窖。那珠链是她在女儿十岁时赠她的礼物。
上元是想以此言说不满,还是断绝母女情分?
拓跋月一边叹着气,一边命公主府的侍卫长曾毅,悄悄去寻小郡主。
李云从虽面上维持着镇定,内心却也焦急万分。他深知沮渠上元性格倔强,一旦决定便难以回头。他也暗中派遣了亲信,在平城寻找沮渠上元。
成婚的喜气,原本如烈焰般炽热,岂知却被沮渠上元出走一事冲淡。
拓跋月满心无奈,但又怕李云从不自在,遂在他跟前强颜欢笑。
李云从却低声道:“月儿,你不必如此,你我同心。”
拓跋月方才掉了两滴泪。
他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道:“放心,会找到的。”
转眼便至午时,黄平满脸喜色地飞了过来,道:“公主,小郡主回来了!”
拓跋月转忧为喜,忙与李云从出门去看。
二人却在门口齐齐怔住。
送沮渠上元回来的,并非曾毅,或李云从的部下,而是司马金龙。
但见,司马金龙从牛车上下来,说小郡主喝了些酒,正在车中酣睡。
且说,沮渠上元骑着“赤兔”,在夜色中疾驰了一阵,心中既有逃离束缚的快意,又夹杂着对未知前路的一丝忐忑。
穿过繁华的街市,越过寂静的巷弄,最终她在一片灯火阑珊处止了步——那里,是中书学所在之地。
中书学内,司马金龙正挑灯夜读,忽听得门子报来一事,说有一个骑红马的少女,在中书学外叩门,说要找他。
一听红马,司马金龙心中一动。自从去岁与小郡主沮渠上元偶见,其后二人便结为挚友,他当然知道骑红马的是她。
他也知,其母已奉旨改嫁他人,沮渠上元心里颇不是滋味。
司马金龙忙不迭出门,生怕沮渠上元出意外。
当他打开门,看到门外熟悉而倔强的脸庞时,不禁愣了一下。
沮渠上元也不废话,径直拉他上马,说要与司马金龙共饮。
司马金龙大吃一惊,但拗不过沮渠上元,只得跨上马去。
二人在坊中跑了一气,好容易寻到一个未打烊的酒馆。
酒水入喉,沮渠上元将心中的苦闷一吐为快,司马金龙则默默倾听,陪她喝酒解闷。趁如厕之际,司马金龙又匆忙写了手书,让酒倌带给自己的侍从阿福,务必将之传于武威公主府。
这处置倒也妥当,岂知阿福在前往公主府的路上,忽遭一辆失控的牛车。
那牛车不知从何处冲出,横冲直撞,阿福躲避不及,被狠狠撞倒在地,登时便晕厥过去。
等到阿福被人救醒,已至午时,此时公主府已遣人寻了小郡主好一阵了。
阿福赶紧起身去送信,就在半道上遇到司马金龙送归的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