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樊家幼子的抓阄礼上,祝卿安被邱灵带着来了这人不算多的宴会。
樊家家主前来和邱灵唠了两句,随后便离开了,看得出来邱灵和对方也不算有多熟。
“我和他们说好了,等到抓阄结束之后就让你去看看那百江图,只是百江图毕竟是他们家的祖传之物,不能誊写,只能看一看。”
邱灵不愧是冯翊太子爷,祝卿安询问他是否可以搭桥让自己看一看那樊家的百江图后,对方只是一天时间就给祝卿安搭上了桥。
“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邱灵转头看向了身旁的少年,对方今日穿了一件黑色的剑袖交领袍,袍子边缘带着金丝勾边,袖口的位置则是点缀着几片淡红色的竹叶图案作为装饰。
仔细打扮了一番之后,祝卿安少了一份久居藏书阁之中的书生气,多了一份英气。
“对了,樊家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你是老将军的弟子,要你去看看他们内宅的孩子。
咱们有求于人,我就做主答应下来了,到时候做过一场就得了,他们估计也没有抱什么太大的期望。”
“嗯。”
祝卿安此刻略显紧张,虽然他自己向笔童说此次并非是偷盗,是为了解救友人,但是事实就是,这事情还是太像偷盗了一点。
这鸡鸣狗盗之事他当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祝卿安摸了摸怀中暗袋里面的替代品,这支笔是笔童炼制的一个化身,上面有香火功德和它的气息,足够在它越狱之后李代桃僵而不被发现。
到时候祝卿安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笔童的指示前往正确的地方,然后快速掉包走人。
按照笔童所言,樊家也不是所有人都准备烧掉那毛笔,或者准确点来讲,樊家只有偏心的老太太准备烧掉这家传的毛笔来给自家孙子开开光。
那樊家老太太已经准备了一件赝品,等到烧掉了这笔童的本体之后就会送上去,以此假装笔童还在。
祝卿安原本是准备问问沛公,看看能不能让沛公从中牵线搭桥,救一救笔童的。
毕竟笔童算是樊一大夫的遗物,而樊一大夫则算是沛公的师弟,沛公作为当今天下的儒道魁首,大抵是有办法和对方说上话的。
但是最终祝卿安还是放弃了这个点子,毕竟笔童的本体按照世俗观念依然是樊家的东西,还是人家的家传之物,怎么可能轻易予人。
祝卿安就是去求了沛公,先不说对方来不来得及在笔童被烧掉之前出手。
就是出手了,也没有着力点,最后要么是利益交换,要么是如同现在一样狸猫换太子,助笔童越狱。
至于利益交换,祝卿安现在当真是身无分文,若是他还是医道魁首,还能出点钱,但是现在他自己身上的东西绝对是换不来这笔童本体的。
梵影则是提议,既然樊家的人里面也有不想要烧笔童的,可以通过揭发此事来保护笔童。
但是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被祝卿安否掉了,只因为烧不烧笔童这事情实际上是樊家的家里事,即使阻止得了一时,只要樊家老太太打定主意认为烧掉笔童可以为自己孙子求来一份文采。
那么她作为樊家辈分最大的人,就一定可以找到机会烧掉笔童。
实在不行直接装疯卖傻,就说自家公公梦里面给她托梦,想笔童了,大家就是知道老太太想要干什么,难道还能阻止吗?
最终祝卿安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
樊家此刻辈分最大的是樊家老太太,这老太太是樊一大夫长子的夫人,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苦媳妇熬成婆了。
随着樊老太太被自己的两个儿子搀扶着进入了房间,下面的来宾也纷纷站起身来向老太太问好。
樊老太太在落座前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邱灵和祝卿安,她的目光着重在祝卿安的身上顿了顿。
樊家最近这一代不太行,或者准确点来说,她的两个儿子不争气,连带着她的几个孙子一样都是扶不上墙的货色。
如今这个胖小子已经是她次子的第四个儿子了,樊老太准备将这个孩子直接养在自己的身边,若是这个孩子最后也失败了,那么她估计只能将家族内的一部分资源开放给其它几房的后辈了。
樊老太太扫视了一圈周围的来客,来客之间已经少了达官显贵,多是一些前来攀关系的富商乡绅一流,为数不多的权贵也都是各家的小辈。
她的几个孙子没有见过当年的盛状,此刻只是被几个富商之流的几句话就吹捧的得意忘形了起来,看的樊老太在心中直摇头。
这场抓阄她原本是不准备出面的,她出面纯粹是因为邱灵来了。
邱灵是邱家年轻一辈中最有竞争力的几人之一,老太太在邱灵为了观摩百江图找上门来时就打定了主意,要让对方出席这次的抓阄。
而在探听一番之后,樊老太更是得到了一个让她心跳加速的消息,邱灵所求百江图是为了一个叫祝卿安的少年。
而这个少年则很有可能是赵老将军的关门弟子,即使无法让对方收下家族子弟,就是只和对方结下一份善缘,这也足以在未来给自己这一脉留下一份底气了。
“邱灵你也来了啊,你爷爷的身子骨可还硬朗?”
樊老太在首位上招了招手,邱灵便带着祝卿安上前去和对方攀谈了起来。
“劳烦老太君挂念了,老爷子的身子骨硬朗的很。”
邱灵乖巧的坐在了樊老太的身边,樊老太的两个儿子则是迫不及待的将母亲身边的位置让了出来,随后去了下面商贾之间继续享受吹捧去了。
樊老太身旁的一个少年也想要同父兄一样让开位置,但是却被樊老太直接给按了下来。
“位置还宽裕,你坐下。”
老人用眼神示意对方别动,那少年便好似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坐了下来。
“这孩子,就是内向的很,也不出去和人玩。”
老太太笑着继续和邱灵拉起了家常。
“我记得过几天有个诗会,就在咱们这里。
到时候我来要人,老太君可要放人啊。”
邱灵的话让樊老太立刻笑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