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
他张了张嘴,喉咙发紧,声音沙哑,
“裴相乃是父皇生前格外倚重的顾命大臣,
受先帝托孤之重,没想到……竟会沦为这般背主求荣之辈。”
“旦儿,人心叵测,世事难料,即便是母后,先前也未能识破他的狼子野心。”
武媚娘冷笑一声,目光如炬,扫过殿外沉沉夜色,语气带着彻骨的寒意,
“你贤皇兄的死,恐怕便是他在其中推波助澜,暗中作祟!
他深知你贤皇兄英武果决,不如你这般温良易控,
便胆大包天,假传母后旨意,在巴州逼得你贤皇兄自尽!”
“什么?”
李旦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瞳孔骤缩,手中的密函险些滑落,
“裴相他……他竟然逼死贤皇兄?”
“母后本不想让你过早沾染这些阴暗腌臜之事。”
武媚娘的语气软了下来,抬手轻轻抚了抚李旦的脸颊,
指尖冰凉,眸中闪过几分疼惜,
“可如今,裴炎狼子野心暴露无遗,李敬业叛军来者不善,
你若再沉浸在自己的温良世界里,自欺欺人,
不仅护不住自己,护不住这大唐江山,
连你兄长用性命换来的警示,都将付诸东流,白费了!”
殿内烛火噼啪作响,光影摇曳,
映着武媚娘复杂的眼神,有怒意,有失望,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李旦望着母后鬓边悄然生出的几缕银丝,心中百感交集。
这位临朝称制的太后,不仅是他的母亲,更是这大唐江山的掌舵人。
她所承受的千钧压力,所面对的刀光剑影,远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他低下头,心中的茫然渐渐被一种混杂着恐惧、愤怒与责任感的情绪取代。
裴炎的背叛,兄长的冤死,母后的期许,
还有这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如同一张张越收越紧的网,将他紧紧包裹,
逼着他不得不从温良怯懦的皇子,成长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帝王。
“母后,儿臣……儿臣知道了。”
他的声音多了几分前所未有的坚定,抬眼望向武媚娘,眸中燃起微弱却执着的火苗,
“儿臣会听母后的话,潜心熟悉朝政,明辨忠奸善恶,
绝不让裴炎和李敬业的阴谋得逞,绝不辜负母后与兄长的期许!”
武媚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转瞬即逝,
随即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讥讽:
“庐陵王不过是李敬业他们借来的幌子,掩人耳目罢了,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这大唐的万里江山,是这九五之尊的宝座!
裴炎身为顾命大臣,受先帝托孤之重,
却背主求荣,勾结叛贼,狼心狗肺,
这样的逆臣贼子,绝不能容忍!”
李旦虽素来不愿做这皇帝,却也绝无将大唐江山拱手让给一个乱臣贼子的道理。
他猛地攥紧拳头,眼中闪过厉色,沉声附和:
“母后说得是!此等逆臣,必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武媚娘看着李旦眼中渐渐燃起的火苗,心中微微一松。
她知道,这一步何其艰难,但李旦必须走出去。
她转身重新拿起那份密函,目光锐利如刀,字字铿锵:
“旦儿,如今李敬业举兵造反,宗室蠢蠢欲动,
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在等着看我们母子的笑话,
等着看大唐分崩离析,
你必须尽快成长起来,独当一面,不能再这般软弱可欺!”
她缓步走到李旦身边,抬手轻轻按在他的肩上,
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递过去,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力量:
“旦儿,母后知道你不愿相信人心险恶,不愿面对这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但你是大唐的皇帝,这江山社稷需要你去守护,这天下苍生需要你去庇护,你别无选择。”
她的声音柔和了些许,却依旧字字千钧,振聋发聩,
“裴炎的背叛,是给你上的第一课,
在这权力之巅,没有永远的忠诚,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若想坐稳这龙椅,护住这江山,
就必须学会心硬如铁,明察秋毫,辨明忠奸,
否则,只会任人宰割,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李旦的头埋得更低了,肩膀微微颤抖,密函在他手中几乎要被捏皱。
他能清晰感受到母后掌心的重量,也能感受到那话语里的殷切期盼与沉沉压力。
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一个挺拔如松,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
一个身形单薄,却在权力的风暴中,
缓缓褪去温良,一步步朝着帝王的道路艰难前行。
武媚娘看着儿子的模样,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温柔乡不是帝王该待的地方,仁厚寡断只会招致祸患。
若不逼着李旦成长,将来她百年之后,
这大唐江山,这李家子孙,恐怕都会落得个任人鱼肉的下场。
“哀家已经下旨,将裴炎打入诏狱。”
她收回手,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冷静果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如今要做的,是打起精神,潜心研习朝政,安抚百官民心,
让天下人看看,你这个皇帝,并非懦弱可欺,
大唐的江山,依旧固若金汤,稳固如山!”
李旦抬头望向武媚娘,眼眶微红却目光灼灼,
先前的茫然已被一股强撑的坚毅取代。
他缓缓起身,对着武媚娘深深躬身,动作沉稳:
“儿臣遵旨!”
——————分界线
谢谢每一位陪伴看书、听书的宝子~ 特别感恩那些一直催更、留下好评,还不忘送礼物的小伙伴,能遇见你们真的太幸运啦!
如果大家喜欢这个故事,不妨多催催更、留下你们的宝贵评价,或是点点发电支持一下呀~ 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是阁主继续写下去的满满动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