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宗明宗这般的说法,文臣们是齐齐点头,深以为然。
武将们则是用有些担心的目光看向宣明宗,他们真怕,怕这位皇帝一时高兴,就命他们反攻秦军,若是这样的话,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的新衣之局,早晚是要被揭穿的。
好在宣明宗也是了解局势的,接下来他又言道:“大统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入了涞水关,不日就会到达平郡。待两军会师之时,便是我们起兵夺回失地之刻。于大将军,你等这段时间时间就辛苦一些,好好练兵,争取练出更多的精兵来,为我反攻大计做好万全的准备。”
听到不是马上就展开反击,于万里长松口气,当下抱拳应是。
“冷大将军,你也要抓紧时间重整羽林卫,早日恢复其战斗力。”
“诺。”冷广杰连声应是,这是戴罪立功的机会,他必须要抓牢。
很好,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有朝气的大会。
这一刻,宣明宗似乎都看到自己重回皇宫,重新执政宣国的那一幕了。
......
沽郡。
冯大勇、折为成、林大猛、李康恒、陈风等将军齐聚于此,并在这里参拜了由昌都赶来的秦王贾平安。
众人见礼之后,便由冯大勇做汇报,说明着眼前的情况。
“我大秦军现有一万黑骑卫、两万秦军,五万辅兵,外加二十万的预备役在济兴城。”
“据情报显示,平郡有宣军百万,其中不乏有从开城调来的三万北府军精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宣军在燕州的常备军二十多万人。其它都是东拼西凑,并没有什么战斗力的百姓军而已。”
“大统的援军已经过了涞水关。里面有大统军三大数锐之一的飞虎军,二十万大统军,骑兵人数在五万人左右。”
得,结果就是不到三十万要应对一百二十万。
就算是宣军中,有不小的水分在,可凭着大统二十万大军,就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你们是什么意见。”贾平安笑看着众人,他可没有从几位将军的脸上看到什么怯战与害怕。
这就很好,如果做将军的都害怕了,那想指着他们带兵打胜仗,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
这一次,冯大勇没有率先发言,倒是林大猛第一个行了礼,“王上,兵法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场上,终还是要看谁更勇敢一些,谁不怕死。”
“嗯,你说的很对,但请你以后不要再说了。”
贾平安的目光直接就略过了林大猛这个憨憨,这就是一莽夫,指着他能带着脑子打仗,有些困难。索性就直接略过吧。
林大猛脸一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退到了一旁。
他也知道自己是不会出什么好主意的,但他还是会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他不怕打仗,也不怕死。
“王上,敌人势大,不可力敌。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做些退让呢。”折为成站了出来。
这位能在无声无息间就给宣文宗弄来一片草原,还能够在皇宫中,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轻易不会被人所发现,他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
“怎么个退让法,具体说说。”贾平安用着鼓励般的口吻说着。
不要以为退让就是不如人,有时候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贾平安也从不以为自己是重生者,就可以包打天下。
真以为别人是没有思想的?可以任你拿捏?
任何人敢小看古人的智慧,那就等着栽大跟斗吧。
群策群力,才是真正的智者之道。
民主集中制下,反正最后还是要由他来做出决定。
受到了鼓励之后,折为成放开了胆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一旁的冯大勇和跟随而来的汤红鹤进行着查缺补漏,最终,一个大胆的计划便成型在大家的面前。
......
天庆二年十一月。
北地的天气正是寒冷的时候,大统禹王率军二十万来到了平郡,与百万大统军联合一处。
平郡的天气之冷,有些出乎了禹王的意料。
即便是来时,他也准备了一些冬装,可是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面前的困难。
如此,一入平郡,见到了宣明宗之后,他就提起出马上向秦军出击,收复失地一事。
此举正合宣明宗之意。
上百万的大军都集中在一郡之城内,每天光是消耗的粮食就是天文数字。
早一些出击,就可以省下一些的粮食。毕竟打败了秦军之后,宣国还是需要不少的粮食,还需要重建的。
仅仅是到达了平郡两天之后,统宣联军便出城向北五十里开外的济兴城而来。
面对着虎视眈眈的联军,秦军并没有拖大,也没有派兵出城,而是摆出了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
这并没有出乎统宣联军的意料,如果是自己,面对兵力是自己五倍多的敌人,也是一样不会主动出战。
扎营、攻城。
除了大统的飞虎军和宣国的北府军之外,其它的步卒都接到了分梯次攻城的命令。
不是只有你贾平安懂得疲劳战术。
联军开始攻城,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联军向着济兴城城楼上发起着冲锋。也只有到了晚上,碍于视力所限,才会暂时的休战。
可只要天一亮,战鼓之声就会继续的响起,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攻城才会停止。
一天两天三四天...
五天六天七八天...
联军不记伤亡代价的情况下,第九天,秦军挡之不住,被迫放弃了济兴城。
夺下了济兴城,统宣联军自然是欢声一片,跟着就是趁热打铁,大军跃过了济兴城,奔向谷平城而来。
秦军似乎是真被打怕了。
古平城再没有进行什么抵抗,便弃给了联军,退回到了沽郡之中。
不到十天的时间,连下两城,统宣联军士气大振。军队开始前移,目标直指沽郡而来。
没有受到破坏的谷平城成为了联军指挥部,大统禹王就在城内安营,并允许手下军队进入民房,烤火取暖。
沽郡之下,依然是军营遍布,数十万的宣军就驻扎于此,对面前的城池虎视眈眈。
连占两城之后,宣军的士气似乎也被调动了起来,至少看上去,不再像是之前那样的消沉。
谷平城。
禹王占了最好的位置,城主府。
周边的木炭被集中于此,使得房间里十分的暖和。
禹王更是把身上的甲衣都脱掉了,这就感觉到身上轻松了不少。
“王爷,郝达与邓良平两位将军到了,就在门外。”亲兵走上前来请示着。
“叫吧。”禹王是头也不抬的说着。
这两位可都是他的心腹爱将。
郝达,飞虎军将军。
邓良平,三万夫长。
但就算是心腹爱将,进得厢房时,还是要求将随身武器交出,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古时代,为何重要人物都难以刺杀,就是因为安保工作做得好,很仔细。
而不仅如此,禹王的厢房之中,一直有一位老者寸步不离的跟随着。牛三紫,宗师境巅峰的高手。
两位将军赤手进入厢房,半跪于地,抱拳请安。
“都是自家人,起来吧。”禹王的脸上有着热情的笑容,做着虚扶的动作。
三人很快就坐在一起,围着烤炉,说起了眼前的战事。
说是联军,其实也是有主次之分。
大统军兵力虽少,但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一次过来,就是当成大爷被请过来的。
在很多事情上,自然有属于他们的特权。
比如说,攻城的时候,通常都是宣军先上,只有关键的时候,大统军才会出手。
又比如,大统军可以优先选择休息的营地,有好吃的也要优先供给他们等等。
可即是打仗,就不可能不死人。大统军已经很小心了,可在攻打济兴城的时候,还是战死受伤了两千多兵勇。
“这样的事情以后要少发生,我们大统的勇士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总结经验之后,禹王用着略带严肃的口气说着。
“诺。”郝达与邓良平是纷纷点头称是。
“当然了,应该上的时候也不能犹豫。上一次秦军跑得快,攻下济兴城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留下什么东西给我们,脚下的谷平城也是如此,可跟着,我们若是打下了沽郡,那里好东西可是不少的,待攻下城池下手时,你们就不必要手软了。”
这是要与大宣军抢夺战利品,郝达两人都懂这其中的意思,当下又是一阵的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时间,禹王又说了一些重要事项。
比如接下来攻打沽郡,免不了一场血战。初时,可以让大统军先上,消耗秦军与他们的实力,等看到胜机的时候,他们再出击也不晚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一次他们是来帮着宣国平叛的,但行事要有一个度。
等大统灭了大夏之后,宣国那时就会成为他们的对手。
既然是对手,当然实力越弱越好。
两位将军听懂了,不住的点头。表示从现在开始,他们会以整训为由,让将士们好好休息,等待着宣军与秦军进行着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