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
楚国百官就在王宫内集结了起来。
自负刍成为傀儡楚王后开始,这还是朝臣们来得最全的一次朝会……
而原因只是因为昨天秦国的‘礼物’。
不对……是秦国强行让楚国给出的礼物……
堂堂楚国、七……六雄之一,岂能因为一道贺文就割让土地?
你让我是蛮夷那帮弱鸡吗?
“楚国绝不能堕落至此!”
“就是,今日和那秦使论个高地!”
“秦人嘴上说着华夏族大义,行事却如此霸道、对同族国家都如此,今后还有谁敢信他们?”
楚国的大臣们义愤填膺,准备在朝堂上跟秦使怼一把。
哪怕他们知道,秦国如果铁了心要,他们是挡不住的,甚至会亲自派兵来取。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想退。
大不了就打一架!
打输了再被迫给出去,跟打都不敢打直接给出去,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前者是你实力不济。
但后者……在他们眼中,等同于把楚国所有荣光全部丢弃,在秦国面前自降成类似西南夷这种异族势力。
这能忍?
负刍看着面色凝重的大臣们,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喊秦使上殿。
“不知大王考虑得如何?”
“大王岂会答应这等有辱国威之事?”令尹景利直接冷哼一声,做出了来自楚国贵族们的表态:“楚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你的意思是不给?”
正当其他人以为接下来要放狠话准备撕破脸时,秦使直接来了一句:“哦,那算了。”
“……”
“算了?”
这次轮到令尹景利一脸不信的问了。
“怎么?不是你们楚国不同意吗?我们不要了还不好?”
景利气得呼吸急促。
我昨晚在家思考了半夜怎么跟你进行口水战,甚至都打算联络其他贵族各家都出一些兵去前线给你们秦军送死了,结果你跟我说……算了?
国事岂能如此儿戏?
“别生气嘛,你们就当我昨天给你们开了个玩笑。”秦使笑嘻嘻的说道。
这可把在场的楚国贵族们气得不轻。
哦,负刍除外,他早就知道了。
说完,秦使居然直接向负刍告退,而负刍也了当的点了点头。
等秦使走后,朝堂百官才气得骂出了声。
可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
十天后。
楚国南部的消息传来。
湘水以西,一个叫大熊山的地方,有蛮人联合山民以‘反抗楚国压迫’的名义起事,三天内连下五城,如今正在试图带起更多的反贼。
“荒唐!”
景利气得将报告往桌上一拍:“一千多蛮兵和几百山民,居然能在三天内攻下五城,还能知道封锁道路、联系盟友,那帮人要有这水平楚国能有今天?”
“是不是这些蛮兵只是装扮是蛮人,实际上草衣里面是秦军的军服?”
“他们怎么不直接拿着火枪大炮来打?”
蛮人要有这么牛逼,楚国别说有今天,当初能不能打赢南蛮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秦人这是在拿他们当傻子!
愤怒之下,他直接找到了秦国使馆外,指名道姓要秦使出来。
“不是吧!”
“我跟你客气而已,你真信啊?”
听到景利的来意,秦使居然没有否认,而是直接承认了那就是秦国干的。
“当然啦,我秦国不至于派兵帮着蛮人打自己的同族,所以我们放回去了几个留学生,至于他们干出什么事,这和我秦国有什么关系?”
“你要是想学,也可以派人去秦国留学嘛,我秦国学宫欢迎天下学子!”
他一脸轻松的说着。
看着这些楚国人那震惊的表情,秦使顿时惊讶了:“你们不会还在为这件事想不通吧?”
“我当初真只是跟你们开玩笑而已!”
“我个人开玩笑你们可以忽略,但我秦国连贺文都写了,国家大事岂有开玩笑的呢?”
“你们这也信?我说算了你们就信了,那哪天我说你今晚会去见你楚国先王,你信不信?”
景利差点一口气没背上来。
当初张仪那厮好像也是这副嘴脸……
上百年过去了,秦国还是这么无耻!
“秦国此举,我楚国记下了!”
“哦。”
秦使淡定无比。
记下了?
记下了又怎样?
楚国自被白起打断脊梁骨后就失去了未来;不是没有崛起的希望,而是他们的心气没了。
如今你楚国除了放狠话还能干什么?
景利气呼呼的回去了,当即就召集了国中所有大贵族,商议剿灭大熊山叛乱之事。
“之前西南夷进攻楚国之事,我等已经丢脸了,如今这些蛮人是早就被我们打败过并且统治了上百年的,此事绝不能容忍!”
“我意,调集五万大军南下,彻底剿灭叛贼!”
没人附和。
其他人看向了昭氏和屈氏的代表,打算先看他们的态度。
屈氏来的人不是家主屈量,而是他的一个弟弟。
“此事,我屈氏不参与。”
“难道屈氏要坐看楚国被一帮宵小侮辱?”景利问道。
“不过千人左右的疥癣小疾,何至于五万大军?”这个屈氏官员说道:“况且南方诸多贵族本就因为与当地人关系紧密,加上我们和秦国的逼迫而不听中央号令,现在秦国如此做,令尹难道不觉得不对劲吗?”
“秦国无非就是想让那里成为楚国身上的一道伤口,让楚国继续流血罢了。”
此话一出,其他许多贵族也都点了点头。
可景利着实被气到了!
他也看出了这一点问题,但如果不加以制止,万一那些反贼越来越强大、甚至真的联络当地一些贵族成了气候怎么办?
既然是伤口,那就应该尽早止血,而不是坐视不管!
但屈氏好像铁了心不想管事,完全不想出力;只是也不反对景利调动大军去而已。
可楚国的情况,没有贵族私兵的加入,紧靠着早就被打光的那一点朝廷大军,就算去了又能有什么用?
这一刻景利知道,楚国分裂了。
面对秦国的咄咄逼人,楚国弱小的国力已经无法让他们再进行多方试错,各贵族不想在一些‘小事’上空耗力量——屈氏就选择了明哲保身。
但今朝明哲保身,明天秦国打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