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搞不明白的是,有些现象,普通人都知道那些是不合法不合规,管理部门却为什么视而不见?
明明他们可以将这帮危害他人和社会正常秩序的渣渣们一网打尽,或者将他们拍死在萌芽状态,却偏偏不作为,假装看不见。
是她们的责任心不够,还是为了自身安危,只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条主义思想泛滥?
等这帮人形成气候,后果非常严重。
他们形成规模之后的第一个举动,便是无恶不作,肆无忌惮。
等到他们害死人命的时候,你有关部门才出手制止,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你们是害怕他们不成气候,害怕他们无法壮大,唯恐天下不乱。
因而你们等到他们闹够了,在社会形成极大负面影响了,才予以出手制止吗?
人力资源,被当着利益买卖在市场被劳务派遣公司,与形形色色的中介公司当着商品价值,进入市场任凭交换替代更迭。
东海市是这样,京城也是这样,国外呢?
嘿嘿,苏晓刚的亲身在国外的体验是:差点丢掉性命!
于是乎,他在从凯达尔市上飞机飞回东海市的一刹那,脑海里肯定了一种现象。
如果一个人选择打工,这里所谓的打工,说白了,不过是替有钱有权有势力范围的人做佣人。
富人任意践踏底层人的人格尊严,说是做佣人那叫个抬举你了。
说确切一点,你不过是相当于地主老财家家奴而已。
更厉害的是,你连家奴也不是。
那是什么?
是牛马呀!
你不觉得吗你是牛马吗?
家奴,好歹吃住在东家家里,你现在是房奴车奴,加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在现实中有谁会在乎你的感受?
既然没有人在乎你,那你在这星球上只不过是相当于木乃伊的存在。
行尸走肉,你是吗?
不是,木乃伊好歹躺在那里有人去展览参观,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而你,一天躺平一天就连自来水都喝不起。
因而,苏晓刚决定回到东海市,他再也不以打工为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要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这就是他回到东海市之后,急不可待打开电脑,开始登陆寻找合作伙伴原始动力。
那么他的意向是什么呢?
苏晓刚早就想好了,他有过躲在集装箱里面生活过的经历。
既然集装箱不仅仅是装货物所用,他还能住人。
苏晓刚受到自己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奇思卡尔纳之后,被斯卡拉蒂号货轮上的船长卡尔马希,安排在集装箱里。
运到拉莫斯海港码头,登上舷号195的斯卡拉蒂号,开始了两个月之久的远洋航海记录,并同时在集装箱房里度过近百日的生活。
在集装箱里,苏晓刚跟他的来自中东的十多个朋友们以偷渡者身份,漂泊江河湖海。
如果不是在索马里遇到海盗偷袭,给他们一次立功救人的机会,唯恐,现在他们这些人或许被海盗窃压为人质。
或许,被海盗丢在海洋里早就成为鲨鱼的饵料了。
别人待在集装箱里,只是为了待着。
苏晓刚可不是这么想,他在想万一他们遇到的船长跟族长一样,也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他们这些人怎么办?
所以,即便外边有奇思卡尔纳,苏晓刚还是把问题想得复杂些。
苏晓刚是一日被蛇咬,终身怕草绳啦!
即便他知道自己爆发的时候,拥有一股别人拥有不了的宇宙能量,也难敌突然冒出的敌人。
在开普敦,你说他得罪谁了?
可就是有人存心算计那些无缘无故的善良人,因而,根据自己一路得出来的经验,他必须处处留神,四面紧觉。
人类死于安乐,活在忧患之中。
苏晓刚见得那些跟自己一样,躲在集装箱里的他们,无所事事,他可不这么想。
在苏晓刚认为:万一奇思卡尔纳被斯卡拉蒂号船长卡尔马希船长买通,将他们交由警察处理这是想法之一;
之二,苏晓刚想会不会被斯卡拉蒂号上的卡尔马希船长卖给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像在开普敦矿区那样的。
要知道,他们这一大帮十七八个人,在哪里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哪怕被卖去噶腰子,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于是,危机感立刻涌上苏晓刚心头。
苏晓刚在集装箱里,研究怎么逃出去方法及步骤,以防不测。
他仔细观察集装箱的构造,透气孔设计,货物存放设计等等。
也包括固体货物、流体货物、移动货物、生猛海鲜摆放位置等等。
在凯达尔市,他决定离开的那一夜,苏晓刚早就想好自己的退步。
好在只要是老外身份,在东海市非常吃香。
包括东海市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以寻找到外国合作商感到自豪与荣耀。
可以毫不夸张的这么对你说,无论你是什么企业,只要傍上老外这棵大树,你银行贷款,个人集资,股东入股等等,那都不是个事。
东海市人,历来以崇拜老外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我们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初期,老外的确能带给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条不紊的先进管理模式,以及超前的营商环境等等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到了苏晓刚他们这一代,已经没有必要了。
但是,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以认识老外为荣的心理阴影,不但没缩小,反而逐年扩大。
向外,向所有行业以外去延伸,去拓展。
搞得生活在东海市的老外,进入东海市犹如进入天堂人间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几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在东海市飘得没他们待的地方了。
形形色色羞辱两性关系的行为,被来自东海市的老外流传国外,搞得现在的东海市在老外眼里,那就是个花与海世界。
那就是个物欲横飞,能满足你所有需求的超大型城市。
郑志学就是这样的,能代表大部分东海市年轻人崇洋媚外的群体。
见到苏晓刚发出的寻求合作伙伴的信息,他第一时间认为自己机会来了。
在郑志学对他发出邀请的时候,苏晓刚毫不犹豫,答应了。
\"好吧,在我们俩没见面之前,我想还是请郑董事长仔细阅览我的合作意向书上的每一项内容。
既然你对生产集装箱房感兴趣的话,那么好吧,第一次我们俩的谈话到此为止。
我想,现在应该给郑董事长更多的时间去阅览我的合作意向书上的详细内容。
拜拜,郑董事长!\"苏晓刚当机立断,他不想跟郑志学说得太多,言多必失。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方法,笼络和钓住郑志学的策略与计划。
\"好吧,很高兴认识罡小苏先生你,我会对你的合作意向书作出全面评估,放下手中所有事务,全面公关。
我们全心全意的等候你的到来,祝你愉快,罡小苏先生!\"郑志学挂掉电话,他心情不一样的开心。
对大伯一家人生活在国外,回来一趟总能撼动东海市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
那个威风八面,趾高气昂,左右前后被人簇拥着的样子,令郑志学早就产生仰慕之心。
每当他在电视台看到直播时心里总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像咱们家大伯一家人一样,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那该有多扬眉吐气啊!
要说郑志学作为东海市的杰出青年企业家的称号,还真的不是他凭真才实学得来的。
那可都是他爸爸郑国强,以及他妈妈姚向英跟现在的小妈雷小芬通过郑氏企业,给东海市每年纳税的关系,为他换回的一个突出青年杰出奖。
郑氏企业那一会,还没完全宣布被郑志学继承。
他是在获得杰出青年优秀奖章之后,才开始正式接管在东海市的郑氏企业。
谁都知道,郑氏企业的源头工厂在凯达尔市。
他的背后大财阀,即为高盛集团公司。
郑大海于雷小青以及郑海鹏在海外的人际关系,带动了东海市郑志学的郑氏企业的发展。
谁都知道,倘若郑志学失去他大伯的海外关系,凭借国内的那些订单,根本养不活郑志学的那些上千人规模的员工。
曾几何时,郑国强为了获得巨额利润,他在去开普敦结算货款时,顺便对天然矿石感兴趣。
这不,最后听了谢天罡的话,他将巨额货款投资在走私天然矿石上。
结果因为手续不齐全,被海关查个正着。
为了挽回损失,郑国强也是机关算计。
直到因此事将巫小青打入大牢,总算为自己找个替死鬼,他才方以脱身。
直到十多年后,巫小青从大牢里出来。
由薛峰出面,来找自己打官司,郑国强才知道,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吞并他跟巫小青资产的巨大阴谋。
他跟巫小青同时入局,被人为的设计陷害了。
当事人苏天剑,也就是巫小青老公,是为了家务事将巫小青以买家的方式,设计入局。
然后,再以偷税漏税为名将她打入大牢,以达到报复,将她财产据为己有的目的。
对郑国强,他们以帮忙解脱刑事责任的追求为借口,从中获得郑国强贿赂款几百万。
对郑国强来说,破财免灾;
对巫小青来说,自己莫名其妙的被设计为走私犯。
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跟姐夫介绍自己做的买卖,居然会被扣上走私的偷税漏税的帽子。
十年牢狱之灾,令巫小青从中得出结论,她是被人为的陷害了。
但打死她也不会相信,是自己的丈夫,亲自谋划设计陷害了她。
所以说,最难防的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
他们打着为我们帮忙,为我们献计献策的幌子,行他们的损人利己之事。
当薛峰告诉她,对方愿意补偿他两三百万的青春损失费的时候。
巫小青不打算要这些钱,他只想将害他的人绳之以法。
薛峰听了他的话以后,将苏天剑在大牢里被查出肝癌的检测报告,以及,有关于幕后牵扯到他的大姐夫谢天罡时,巫小青变得沉默不语了。
参与苏天剑加害于她于郑国强的幕后最大老板,就是她的二姐夫谢天罡。
他们只是求财,而他丈夫苏天剑只是一心想着把她打进大牢。
苏天剑之所以做的薄情薄意,薛峰私聊了巫小青。
为了说服巫小青不要做撕破脸皮的事,对大家都有好处。
人的一生,爱恨情仇,权贵财富,巫小青听了薛峰一席话,自己仿佛对追究这些人的刑事责任没什么兴趣了。
与其说,让这些人绳之以法,还不如从他们手中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些金钱物质上的弥补。
最终,他同意了郑国强私了要求,要不然,自己在东海市在明处,这帮人在暗处。
随时随地的用一种借口,将自己再次打入大牢恐怕就没第一次那么便宜了。
更多的是一次性解决掉自己,才是这帮人的最终目的。
二刀巴子带人出面,如果不是因为姚欣怡带着苏晓刚救了自己,恐怕那一次他们娘俩就没命了。
把你送到精神病院,让你一辈子呆在那里,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对付普通人,他们有的是办法。
权衡利弊,巫小青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东海市。
她去了凯达尔市,现在在姚向群手里打工,巫小青学乖了许多。
对姚向群的公司事务,她只做分内之事,其余一概装聋作哑不予理会。
我们说,什么叫城府,巫小青的这套操作就叫做城府。
都说吃一苦长一智,巫小青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经常打电话给苏小妹,娘俩经常为某件事交流争论不休时,巫小青才知道自己当初谁在自己面前说好话,谁就是她的心腹的个性张扬是多么的糟糕与不理智。
现在,该轮到她在苏小妹面前气得牙痒痒地。
说不过自己姑娘,经常被姑娘怼的哑口无言的巫小青,终因饱尝到被怼时的无奈和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困兽犹斗结局。
苏晓刚挂断了郑志学电话,两个人分别各自准备自己的事去了。
郑志学需要准备的是,将自己服装加工厂从里到外大扫除。
擦玻璃,拖地板,从车间到公司,机器,包括生产流水线,食堂、停车场、实行无死角的三正六S处理。
整个服装加工厂,沉浸在迎接国外大客户下单的氛围中。
我们说搞形式主义,哪怕你来自外宇宙,也搞不过代表东方人的东海市。
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卫生城市的举动,东海市搞起形式主义那叫个独占鳌头。
只要在上面刷白墙、摆放垃圾桶、将自来水龙头塞进墙肚里、实在遮掩不过去的地方,就给他砌一堵高墙将里面乱七八糟的地方挡起来。
只要来检查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马观花应付过去,算是自己业绩完成。
郑志学学会这一行,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他爸爸郑国强与后妈雷小芬可没少做这样的事。
形式主义泛滥成灾,在郑志学脑海里根深蒂固。
他们留给郑志学的不是凭真才实学,而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既然有了这样的爸爸妈妈,就不愁教不出这样的儿子。
郑志学可算是自学成才,其他的你手把手教他他不一定学会。
不务正业的东西他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郑氏企业的服装加工厂,里里外外开始轰轰烈烈的三正六S活动。
连续搞了三天,搞得公司由上至下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