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稚月回了一趟京城。
她从京城打来了电话。
“开宇,铁兰县撤县设市最终审核部门是中央各部委,国办会直接成立相关工作小组,这个小组是由各部委的工作人员组成。”
左开宇听完姜稚月的话后,说:“稚月,我知道。”
姜稚月便说:“开宇,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答应夏安邦呢?”
“如果这件事只需要找某位老总,你将具体资料送到国办,能过审批就过,不能过就认命,或者继续去努力。”
“但是现在,你要知道,是要各部委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然后展开审核。”
“这等于什么,这等于要同各部委的负责人都认识,然后详细了解他们的审批偏好,最终才能完成审批。”
“这每个部委都跑一遍,这不是把你当牛马使用吗?”
左开宇笑了笑:“稚月,你别想太多。”
“这件事你去咨询,自然会告诉你事情很复杂,很难办。”
“我只需要在铁兰县做好相关工作,到时候进行审批时,静等结果就行。”
“至于各部委的跑,我觉得撤县设市是大事情,不是能靠着关系就通过审批的。”
姜稚月听完左开宇的解释,便说:“话虽如此,不过,开宇,我可不信你到时候不到京城来跑。”
“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吗?”
“你接下这个任务,你就要拼命完成这个任务。”
“那夏安邦也正是因为看到你这个性子,所以才威逼你来办这件事。”
“这南粤省,政治资源强大的人又不止你一个,纪青云也有强大的政治资源,为什么夏安邦不让他到南玉市任市长或者市委书记,以市委书记的身份帮助铁兰县撤县设市呢?”
左开宇知道姜稚月了解他。
如今姜稚月抱怨出这么一番维护他的话,他便说:“稚月,青云兄始终与我不一样啊。”
“青云兄不管应不应夏书记,他都有路可走。”
“而我不行,特别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易航哥需要时间才能独当一面,顾海元书记终究姓顾,其他能靠得住,薛书记算一个,可凡是都依靠薛书记,姜家也得给薛书记一个说法吧。”
“所以,我想着,姜家事情,能不麻烦外人,我们内部就自己扛下来。”
“这点小风小浪如果都抵抗不了,将来如何面对大风大浪?”
姜稚月沉默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她了解的左开宇只是左开宇,而今的左开宇并非左开宇,他现在是姜家的左开宇,左开宇一切都是在为姜家着想。
姜稚月哭了。
她呜呜呜的哭诉道:“开宇,我想着,我嫁给你,姜家能成为你的靠山。”
“却没想到,姜家不仅没有成为你的靠山,反倒是拖累了你,让你处处受制于人,我……我对不起你,开宇,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姜稚月很是伤心难过。
左开宇笑道:“傻妮子,说什么呢。”
“正因为姜家是我的靠山,所以我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才能以三十余岁的年纪出任铁兰县的县委书记啊。”
“我得到了姜家余荫的庇护,也得反哺姜家吧,只有循环起来,才能生生不息。”
“我可不想把姜家的余荫耗尽,等到我们的孩子出生后,他再无余荫可借。”
电话另一头,姜稚月很坚毅的点点头:“开宇,我明白了。”
“这件事,我也帮你找了关系。”
“你还记得屈风吗,她是我的好朋友,京城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参加中央选调生考试,考进了国办。”
左开宇点头,笑道:“记得。”
“上次和她见面,还是太老爷子的百岁寿宴。”
姜稚月便说:“对,我找了她,她说,如今中央对撤县设市的要求极高。”
“如果非要给一个标准,那就是没有标准,这个标准随时随地都在变化。”
“有可能今天这个标准符合撤县设市,但是今天没有签字,等到明天再进行审议审批时,昨天的标准就不再适用于今天了。”
“这不是某位领导人签字就能通过审批的,因为撤县设市关乎的是国体,在其他事情上,都是可以通融的,关乎国体的事情,是不会讲任何情面的。”
“要先得到各部委的签字,最终中央签字,才算通过了撤县设市的审批。”
左开宇便说:“这样,稚月,我找个时间回京城一趟,带着铁兰县的相关资料,请你的这位好友带着铁兰县的资料到国办,先送给各部委的相关人员进行预审批。”
“我需要一个预审批结果,再通过这个结果来对铁兰县的工作进行改进。”
“你觉得如何?”
姜稚月点点头:“这是一个办法,这样,我在京城等你吧,你那边资料备好后,你就回京,我让她和你见面,然后我和她一起去拜访各部委的相关工作人员,该请吃饭请吃饭,先让他们进行一个预审批。”
“先得到一个预审批的结果,的确比盲目的寻找问题更有效率。”
左开宇点头,说:“好,目前是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我这边相关资料准备好后,我就到市委市政府进行汇报。”
姜稚月说:“好。”
“只是开宇,你确定南玉市的市委书记周志君不会为难你?”
左开宇沉默了半晌,说:“他为难我的时候再说吧。”
“目前我没有考虑这么多,之前给他汇报,他是表示支持的,如果当面汇报,他要为难我,总得给出一个充分的理由吧。”
“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我相信,他是不会为难我的。”
姜稚月便说:“那好。”
一周后,左开宇准备好一切汇报资料,他和唐扬从铁兰县出发,前往南玉市委市政府进行撤县设市的工作汇报。
这个工作汇报在一个小会议室内进行。
市委书记周志君与市长周少华坐在左开宇与唐扬的对面,左开宇与唐扬将准备好的资料呈递给两人。
周志君与周少华接过资料,开始翻阅起来。
十分钟后,周志君开口说:“开宇同志,你也进行口头汇报吧,我们边听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