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同“药”!
五音疗愈,妙不可言!
神医孙思邈对五音疗愈有极高的造诣。
听他的琴音。
能够让人郁气消散,通体舒泰,心神安宁。
宇文衍对于华夏先人神奇的诸多医学智慧敬佩不已。
肉身是一个载体,也是一座宝藏。
普天之下,唯有我华夏祖宗。
顺应自然,发现万物相生相克规律,探寻人体奥秘。
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肉身维修、保养之法。
一套令华夏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医疗诊治之术。
被后世一群跪地拜洋爹的不孝子孙信口雌黄几句话就否定了?
数典忘祖,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呸!
就是一群不配为人的龟孙!
……
一曲终了。
宇文衍长舒一口浊气,倍感身心舒畅!
“陛下,三位阁佬来了。”
“宣!”
不一会。
睁开眼睛便看到墨言领着三人进了茶室。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坐!”
“谢陛下。”
宇文招,宇文贤,于翼三人躬身见礼后依言坐下。
“东北新设两道,诸事繁琐,三位爱卿劳心费神,辛苦了!”
宇文衍一边泡茶,抬眸看向三位肱骨之臣笑道。
“陛下,有您运筹帷幄,一切均已水到渠成,我等也就把把关而已。”
于翼轻捋银须,颇为轻松地回了一句。
赵王宇文招接过话头道:
“文若所言甚是,有陛下的指引,内阁诸事都变得简单了。”
毕王宇文贤听两位叔辈说完,也是连连点头。
“陛下,我等此行是向您禀报一下有关寺院之事。”
“寺院?”
宇文衍手上动作不由一顿,心想难道哪处寺院又出幺蛾子了。
“是啊,陛下!”
“时至今岁,您规定的二十年取经期限已到。”
宇文贤嘴上说着,眸眼中满含敬佩之色。
“时光飞逝,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宇文衍喃语,陷入短暂的沉默。
八岁时。
挫败扬坚矫诏夺权阴谋,在韦孝宽,王轨,颜之仪,乐运的扶持下强势亲政。
第二年。
也就是天元元年。
小皇帝决意打击“寺库”私放印子钱乱象。
正本清源。
让佛学找回“万法皆空,舍己渡人”的真谛。
于是诏令所有寺院必须上西天求取真经回来,才允许开寺传法。
宇文衍此招一出。
直接让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秃驴现出了原形。
连佛经都念不完整的他们怎么可能前往西天取经。
于是,纷纷逃往南陈。
想着逃离大周的天下,继续重操旧业,吸食民脂民膏。
最后。
派出僧人前往天竺的寺庙不超过五十。
二十年间。
真正取回经书的寺院也就三九之数。
包括最先出发的白雀庵。
以及洛阳白马寺,长安弥勒寺,武威圣容寺,张掖大佛寺。
宇文衍最为关注的少林寺。
虽说在最后时刻派出了取经僧人。
但却没能取回经书。
远赴天竺的队伍杳无音信,可能上西天见到佛祖,不愿返回中原了。
如此一来。
北方获得立寺凭证的寺院也就定在了二十七家。
朝廷规定每座寺庙僧众不得超过百人。
就算全部满员,人数也就局限于两千七百人。
这点人数的话,宇文衍还是可以接受的。
就让他们去传承独具华夏特色的佛学,也算是丰富华夏文化的多样性了。
“南方情况如何?”
宇文衍回过神来,嘴角上扬,看向三人问道。
“陛下,自从朝廷对南方的寺院强势整顿后,泛滥现象得到有效抑制。”
“不过,真正派出取经队伍的寺院不多,也就二三十。”
“据南方五道刺史奏报所知,有相当一部分僧人远走南洋……”
于翼拱手,把有关南方寺院的情况说了一下。
当年从北边逃到南方的假秃驴们。
朝廷在统一稳固后。
对所有“不务正业”的寺院进行了铁血清算。
余者则实行北方之策。
远赴天竺取回真经,方可立寺奉教。
随着“海上丝路”的开辟。
往来中原与南洋之间的商船成倍增长。
朝廷大力发展海贸,沿海百姓可以自由出海。
越来越多的中原人随商船前往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
其中就包括一些僧人。
那里的国家,城邦和部落信佛者众多。
对于真正的僧人来说,无疑是信仰的乐土。
“陛下,中南半岛和南洋之地,我朝领土越来越多。”
“是不是要和中土一样,限制其规模和数量?”
看到宇文衍神色如常,好似并不在乎对僧人远赴南洋之事。
三人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皇帝要是不喜,真正追究起来,那就是他们做臣子的失职。
“只要不泛滥,不设寺库,不违法乱纪,不假念经,海外领地可相对管制松一些!”
“是,陛下,臣等明白了!”
宇文衍一句话为海外宗教信仰定下基调。
教派信仰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有其存在的意义。
对普罗大众如此,对于朝廷统治来说亦是一样。
中南半岛和南洋地理上毗邻天竺。
受佛教的影响深远,当地土着百姓信佛者众。
若是能够利用得当。
以后中原王朝对于那里的统辖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对了,佛教和凡人道在东突厥的发展如何?”
宇文衍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瞥了一眼大周舆图上塞外之地,出声问道。
“回陛下,形势喜人!”
“您这招可真是神来之笔,朝堂众臣无不拍案叫绝。”
“你敢想像么?”
“突厥骑兵不冲锋陷阵了。”
“玩起了放下屠刀,吃斋念佛,诵经入道,修身养性!”
说起佛教和凡人道在塞外草原的发展,三人不由眉飞色舞起来。
放在二十年前。
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信仰之力竟然会有如此奇效。
深受中原影响的莫何可汗处罗侯,顶着巨大的压力,率领东突厥归附大周。
在居延城,河套三城,大境门五座贸易连城的加持下。
突厥开启了游牧、商贸并重的治国策略。
大周朝廷还帮助他们在适宜耕种的地区开展农业种植。
使得一部分牧民由此定居下来。
逐渐形成一个个的城镇。
固定的城镇很快就成为往来商队的贸易点,市集很快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