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韬摘下眼镜,用衣角缓缓擦拭着镜片,借此掩饰内心的激烈震荡。
再抬起头时,他眼中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折中:“晓光,老王说的现实困难,确实是眼前的大山。
你看这样行不行,”
他转向何韵怡,语气尽量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务实,“韵怡,你们的设计团队,能否……在现有三颗星组网的基础上,再想想办法?
比如,研发一款专用的高空信号中继无人机?”
他用手指在空气中画着轨迹:“让它飞得足够高,在特定空域盘旋,作为天基信号和无人机集群之间的二传?
这样成本可控许多,也能解决一部分覆盖和增益问题吧?”
何韵怡眼中的光亮迅速黯淡下去,她摇摇头,带着工程师特有的精确否定:“何书记,这个方案我们初期论证时就深入推演过,结论不可行!”
她拿起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架有着巨大平直翼的无人机草图:“为了追求超长航时,我们被迫将最初方案里那台推重比高达10吨的单发涡扇发动机取消,改为四台推重比仅有5吨的小型涡扇发动机!
这不仅推重比总和下降,更致命的是,它导致机体结构强度和气动布局受到极大限制!
最大飞行高度被死死限制在8000米的天花板以下!”
她的手指点在图纸上8000米的刻度线,指甲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在这个高度,现有各国的主力防空雷达,探测它如同探囊取物!更别提……”
她猛地抬头,直视何韬:“我们目前连最基本的雷达隐身涂料都还在实验室攻关阶段!
战时,这样一架笨拙的中继无人机飞上去,在敌方雷达屏幕上就是个巨大、缓慢、闪亮的活靶子!
它一旦被击落或强电磁干扰压制,依赖它提供信号的整个无人机集群,瞬间就会变成瞎子、聋子甚至失去控制的断线风筝!
这种系统脆弱性,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对手都能轻易抓住,一击致命!”
“不行!绝对不行!”
高晓光斩钉截铁的声音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彻底击碎了何韬的最后一丝幻想。
“这种二传手方案,本质上是把鸡蛋全放在一个脆弱的篮子里,人为制造了一个最致命的单点故障源!
战时,它就是敌人电子战部队的首要目标!
干扰、瘫痪、摧毁它,就能废掉我们整个天基感知和打击体系!
这个漏洞,我们有责任堵死,而不是主动去挖!”
他站起身,走到巨幅的蓝星投影前,仰望着那条代表启航1号轨道的孤寂弧线,背影挺拔而固执。
“唯有真正独立、强健的天网,才能支撑新一代无人作战力量这条腿,稳稳地站起来。
八颗星,势在必行。
资金……”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吸进整个戈壁的坚韧,“老师,何书记,打报告!
以覃岭基地的名义,向四九城组织正式汇报!
把需求困难后果,一条条、一项项,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全国一盘棋,总会找到办法的!”
王德彪与何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无尽的疲惫,但同时也燃起了一丝破釜沉舟的决绝。
王德彪重重叹了口气,像要把肺里的郁结都吐出来,声音沙哑:“晓光,你这……是要把我们几个老家伙架在火上烤啊……”
话虽如此,他还是伸手从文件堆里抽出那份厚重的预算报告,翻到空白页,拿起了钢笔,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
“嘀铃铃铃——嘀铃铃铃——”
会议桌上那部鲜红色的专线保密电话,骤然爆发出尖锐急促的蜂鸣!
这声音在死寂的会议室里炸响,如同平地惊雷,将所有人从资金绞索的窒息感中猛地拽了出来!
高晓光离得最近。
他几乎是触电般转身,一步跨过去,抄起听筒,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
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因为高度紧绷而有些变调:“我是高晓光!讲!”
听筒那头,没有立刻传来清晰的话语,只有一种极力压抑却依旧无法完全控制的、嘶哑急促的喘息声,伴随着背景里遥远而又喧嚣的、如同海浪拍岸般的巨大欢呼浪潮!
“姐?”
高晓光的心猛地一沉,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冰冷的听筒外壳,指节泛白。
他听出了那个独特的、夹杂着哽咽的喘息属于谁。
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难道是港岛试运行的卫星电话出了重大技术事故?
还是芯片研究所那边……研发遭遇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甚至是……人身安全事故?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王德彪放下了笔,何韬屏住了呼吸,何韵怡下意识地捂住了嘴,三双眼睛死死盯着高晓光紧绷的侧脸和那只紧握着话筒、青筋微凸的手。
电话那头,高晓珊似乎终于吸进了一口气,但那气息破碎不堪,带着剧烈的哽咽和一种穿透电线的、火山喷发前的灼热力量:
“晓光……成……成了!我们……我们成了!”
这几个字像是耗尽了她全身的力气,喘息声再次剧烈起来。
下一秒,那压抑到极点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伴随着一声近乎崩溃的、带着哭腔却又充满狂喜的嘶喊,顺着电话线汹涌而来:
“领航芯片!我们的领航架构!成了!完整的!自主的!世界第一块!移动芯片架构!专利!是我们自己的!”
轰——!
高晓光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听筒里,姐姐那带着哭腔的嘶喊还在继续,却被背景里骤然爆发的、山呼海啸般的狂热声浪彻底淹没:
“成了!我们成了!”
“领航!领航之力!”
“领航!领航世界!”
那声音如同沸腾的岩浆,隔着千山万水,从南海之滨的宝安领航芯片研发中心轰鸣而来,带着烧穿一切艰难险阻的热度,狠狠撞进了这间被资金阴云笼罩的西北会议室!
与此同时,宝安领航芯片研发中心三楼,领航项目核心实验室。
这里已经彻底沸腾,变成了欢呼的海洋!
汗水、泪水、墨水、甚至还有咖啡渍,在白色的实验服上涂抹出狂喜的印记。
打印出来的测试报告、仿真波形图、架构设计图纸,被抛向空中,像无数只白色的鸽子在飞舞。
有人激动地抱在一起又跳又叫,有人瘫坐在椅子上捂着脸失声痛哭,还有人抓起桌上的面包和水果,胡乱地塞进嘴里,仿佛要用最原始的咀嚼来确认这难以置信的现实。
实验室中央巨大的工作台上,静静地躺着一枚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晶圆。
在无影灯冰冷的照射下,这块薄薄的硅片上,密布着肉眼无法分辨的纳米级沟壑与晶体管,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名为“领航”的精密世界——全球第一款完整、独立知识产权的移动终端处理器芯片架构!
旁边连接着精密的测试探台,屏幕上,绿色的“pASS”标记几乎占满了每一个测试项区域。
一个头发蓬乱、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研究员,手里死死捏着一份还散发着打印机热气的文件,那是“领航架构及领航一号芯片知识产权全球注册申请书”。
他跌跌撞撞地冲到刚从办公室接了电话出来的高晓珊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手指用力到几乎要把那份申请书捏碎:
“高…高所长!签…签字!现在就签!全球专利注册!立刻!马上!”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着近乎疯狂的光,“让…让老秃鹫、高卢鸡、约翰牛…让他们也尝尝!
尝尝被咱们专利卡脖子的滋味!”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两年不眠不休压抑后终于爆发的、扬眉吐气的嘶哑。
整个实验室的欢呼声瞬间被点燃到新的高潮!
“卡脖子!卡回去!”的吼声此起彼伏,如同战鼓擂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