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慈眉善目,俯瞰众生。
募捐的人挺多的,还有好些人投一百块,企图得到庇佑。
此时此刻,也有游客抽到抽签的机会了,他是一个得到机会的,抽到机会之后,可把他给高兴坏了,周围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抽到机会之后,游客立马去抱签筒抽签。
他摇晃了几下,一支竹签从签筒里掉落出来,他捡起来一看,惊喜道:“上上签!”
工作人员道:“请这边来解签……”随后带着人离去了。
第二个人又开始抽号了……
谭宗睿拉着沈文旭:“我们要不要去抽签?”
沈文旭看了眼那边排成长龙的队伍:“算了,我们小孩儿就不去凑热闹了,让他们大人抽吧,我们的人生还那么长,算不到的。”
谭宗睿听了之后也就放弃了:“也是,我们去别处玩儿吧。”
沈文旭摇摇头:“不玩儿了,我要回去继续做生意了。”
谭宗睿里面来了兴趣:“我跟你们一起。”
沈文旭点头:“行。”
整个玉峰山上人声鼎沸,热闹至极。
沈雪宁和秦子洲在准备下山的时候,碰见了刘娟和刘芸,两人正说着什么,看起来挺愉快。
沈雪宁开口叫住她们:“妈,大姨,你们也下山了?”
两人立马停下脚步,转头露出两张笑脸。
刘娟开心道:“宁宁,我抽到了一支签,然后去找大师解签,说得太准了,她说我前半生凄苦,病魔缠身,女儿也跟自己不亲,但后半生富裕,只要保持心态不变,以后我能一直好下去。”
沈雪宁道:“妈,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吗?”
刘娟连忙道;“不止不止,大师还说了一些我小时候的事,那些事可没人知道。”
沈雪宁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命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说的也是。”刘娟看了看手表,“我不跟你们说了,我要去送货了,你姥姥那个队有人要三十只鸡,我得赶紧给人送过去。”
沈雪宁叮嘱:“妈,你慢点儿。”
“我知道。”刘娟加快步伐下山了。
刘芸跟着走了。
沈雪宁和秦子洲一边聊天,一边悠闲地往山下走去。
……
玉峰庙顺利开庙的消息和视频在景区、村子之间、网络上流传,没多久就很多人知道了。
大家也不知道庙里的菩萨灵不灵验,但已经来景区了,还是会买点儿香去祭拜一下,要是富裕一些的人会往功德箱里募捐一些钱,为自己度厄积福。
第一天功德箱里就募捐了五万多,把几个功德箱都给塞满了,工作人员数钱都数了好久。
沈雪宁准备拿这些钱中的十分之一来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留下来的钱则用来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维持庙宇的日常运转。
他们这个地方属于偏远地区,沈雪宁没有回来创业之前,大多数人家都是沈家那样的生活水平,穷得很,即便现在沈雪宁创业了,给了上千人就业岗位,但还是有很多贫困家庭。
比如比他们这村子还偏僻的地方,那真是在大山里,出门跟西天取经似的,道路崎岖极了。
沈雪宁把自己想资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的想法跟秦子洲说了。
秦子洲却不是很赞同:“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现在的人斗米恩升米仇,到时候反而不讨好,要想帮助他们,我觉得不如修一条路,有了路,进出方便了,经济得到提升,见识增加,自然而然就好起来了。”
沈雪宁觉得秦子洲说得也有道理:“可是给他们修路的话,这个工程太大了,不如给他们修房子,让他们从深山里搬出来。”
秦子洲计算了一下成本,修房子跟修路相比,似乎修房子还花不了那么多钱:“这……”
沈雪宁眨了眨眼:“是不是?”
秦子洲忽而一笑:“还真是。”他顿了顿,“那你打算怎么办?”
沈雪宁也拿不定主意了:“在山那边有一座小学,不如去小学看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到时候再做决定。”
秦子洲赞成:“也行。”
商量了一番,行动派沈雪宁和秦子洲往皮卡里放上一些面包、八宝粥、方便面、零食、课外书本,然后开车去了沈雪宁说的那个小学。
不要说方便面不营养,这些小孩儿根本吃不着,方便面算得上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食物,有些生日才能吃一袋。
小学名叫希望小学,还是人家做好事捐赠的学校,这里环境一般,有一个班,三十二个孩子。
有一个校长,一位老师,一位来山区支教的老师,一位管理员。
学校操场上竖着一面红旗,红旗有些旧了,但干净漂亮,可见有人经常清洗,风吹过,鲜红的红旗随风招展,向大家宣告,这里还有一座学校,有祖国的花朵正在成长。
沈雪宁一边开车,一边跟秦子洲说小学的基本情况。
秦子洲问:“你来过吗?”
沈雪宁理所应当地道:“既然过来,我肯定查过啊。”
秦子洲觉得自己问错了,连忙道:“好吧,我不该这么问,显得我没水准。”
沈雪宁笑笑,一脚刹车把车子停在了学校门口。
听到动静,管理员从简陋的屋子里走出来,眼神带着好奇:“你们是谁啊?有事吗?”
沈雪宁问:“讨杯水喝可以吗?”
“可以可以,你稍等一下。”管理员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她手脚麻利,很快给两人端了两碗水过来。
沈雪宁接过碗,但没有喝,刚刚她只不过是在试探眼前的人,看看她的脾气秉性怎么样,现在看,还行,挺热情好客的。
妇人笑着问道:“你们要去哪里啊?”
沈雪宁没有回答她的话,依然在试探,她问:“你这个学校怎么样?能不能把孩子送过来读书?”
妇人不解:“你们穿得这么好,至于送孩子来这地方上学吗?你们应该送大城市啊。”
沈雪宁道:“不是我的孩子,是我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他家里穷,去不了大城市,但又想让孩子读书……”
妇人道:“那送来啊,我们这里有两个老师,她们都很好,很有耐心,孩子们的成绩都不错,就是条件差了点,不过我们还是会提供一顿午饭,孩子们都能吃饱的。”
沈雪宁又问:“一个孩子交多少钱?”
妇人叹了口气,道:“一个孩子两百块,其他再也不用交钱了。”
沈雪宁点点头:“那还可以,负担不太重。”
妇人摇摇头:“我们这学校纯属做好事了,一个孩子两百块钱一学期,根本不赚钱,还要贴钱,幸好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不然这学校根本开不下去。”
“的确。”沈雪宁又打听了一些事情,妇人都跟她说了,最后她问,“附近村子里没上学的孩子多吗?”
妇人语气急切了几分:“多啊,很多很多,都是女孩子,家里不让女孩子来上学,都留在家里打猪草,种地,到了十五六岁就嫁人,造孽啊。”
沈雪宁试探着问:“大姨,要是学校让孩子们免费读书,家长会把女孩子送来读书吗?”
妇人思考了一下:“免费的话应该有人会送来,但我觉得不会太多,一个女孩子可以帮家里干不少活儿,要是读书的话,家里就会少一个劳动力。”
沈雪宁想了想妇人的话,她说的也对,但她想帮帮这山区里的女孩子,让她们可以多一些选择,不用过得那么艰难。
“大姨,你去村子里动员一下,说学校免费上学,要是男孩儿考上高中,则奖励五千块钱,如果是女孩子考上高中,则奖励六千。”
至于这个奖励,上高中了,孩子们大了,有了一定的反抗能力,到时候极大可能会争取上高中,那这钱不就可以作为上高中的费用了吗?
退一步讲,孩子不去上高中,这钱也可以改善一下他\\她的生活,也是好事。
妇人满是惊诧地望着沈雪宁:“你不是路过的吧?”
“我是社会爱心人士。”沈雪宁解释,“大姨,我不想让人知道我,但我刚刚说的是真的,你看你能不能办?”
妇人激动道:“要是你说的是真的,那肯定所有人都想把孩子送来上学了。”
沈雪宁拿出自己的名片递给妇人:“我给你留一个联系方式,你找个空的时间去村子里动员,有结果了告诉我。”
妇人双手接着:“要是真的实现了刚刚说的那些,这边的孩子都会感激你了。”
沈雪宁强调:“你不要提我的名字,直说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明白吗?”
妇人摇摇头:“为什么?”
沈雪宁道:“我不想惹麻烦。”
妇人这下明白了,她看了看名片,沈雪宁:“沈大妹子,谢谢你了。”
“不用。”沈雪宁指了指身后的皮卡,“我带了一些食物和书本过来,你跟我一起分发给孩子们吧?”
新年过了,孩子们也开学了,此刻都坐在教室里上课。
“好好好。”妇人开心极了,立马去把校长,还有那个没上课的老师喊了出来,一起从皮卡上搬东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