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屈氂,你是朕的侄子,京兆尹一职交给你,朕很放心。”
汲黯不担任京兆尹的话,刘彻需要人来替代他的位置。
京兆地区,一板砖拍下去,能砸到五六个有背景的人,一般人担任京兆尹根本震慑不住各路的牛鬼蛇神。
汲黯能镇住,是因为他够刚正,手腕够强,对所有人都不讲情面,权贵们抓不到他的把柄。
连刘彻都敢喷,其他人又算什么。
刘屈氂则是因为身份。
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没错,就是那位超能生孩子的中山靖王。
光是儿子,他就生了超过一百二十个。
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刘屈氂能力突出,此前担任涿郡太守,政绩还不错。
如今调入长安,以后就算是京官了。
“陛下,臣德行浅薄,恐怕难以担当此任……”
注定得罪人的差事,为了以后的仕途考虑,刘屈氂不想接替这个官职。
汲黯当初担任右内史,如今担任京兆尹,一辈子无缘位列三公。
其中少不得有这个原因,他得罪的人太多了。
\"怎么,你不想为朕分忧么?”
刘彻当然清楚他的心思。
对于一般的官员来讲,能担任京兆尹是他们人生中的巅峰,明知有诸多艰难也会愿意担任。
但是对于刘屈氂这种背景深厚的人来说,京兆尹就是一块鸡肋,
不仅食之无味,还会占用他们的胃部空间,影响他们以后吃别的美味。
但刘彻是谁,他最讨厌官员不尽心尽力。
别看刘屈氂是他大侄子,可侄子又如何,外甥都杀过一个。
更何况,这位侄子并不是一般人,胆子大得很。
历史上太子刘据身亡,少不了刘屈氂的参与,他和李广利二人为了让昌邑王成为太子,谋划了不少事情。
如今再来一次,刘彻想看看他们还会怎样。
……
“太子殿下,这是新任太子洗马,你父皇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是太子洗马。”
陆鸣和汲黯两人一同来到椒房殿,特意强调了一下汲黯的身份。
刘据已经十七岁,到了开府的年纪,汲黯来得正是时候。
太子府中有很多官职,往上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和太子詹事,往下还有舍人和家令等职位。
刘彻为何要让汲黯当太子洗马,对外传递的信号很难不引人遐想。
所谓开府,是开建府署的简称,也就是仿照朝廷的官职体系,为太子建立一套小型政府,用来给太子实习。
到了这一步,刘据可以就具体的政务向刘彻提出正式建议,在刘彻外出巡狩之时,还可以暂代朝廷政务。
实习期顺利,刘据不仅能积累经验,还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实习期不顺利,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其他皇子的野心,野心之后就是行动。
太子之争,不仅会流血,还伴随着人头滚滚。
“据见过先生。”
若是一般的官员担任太子洗马,刘据只需要称呼他一声洗马,或者在官职前加上姓氏。
但汲黯德高望重,又是刘彻精心安排的人选,以师礼相待才是正确的选择。
称一声先生,迅速拉近两人距离。
“不敢当先生之名。”
汲黯嘴上婉拒,但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谁不喜欢被人尊重呢。
太子太傅石庆,太子少傅陆鸣,太子洗马汲黯,如今还缺少太子詹事和太子舍人两个主要官职。
太子詹事,总管太子府一切事物,地位仅在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之下,类似于太子府的丞相。
“老师,你看何人适合担任詹事和舍人一职。”
刘据最信任的还是陆鸣,对于人员任免总要问上一句,不知不觉中有些过于依赖了。
“你自己有目标人选么?”
“霍光怎么样,我想让他来担任太子詹事。”
刘据和霍光非常熟悉,两人经常一起读书,一起讨论朝中事务。
对于霍光的能力和品行,刘据都非常放心。
何况霍光还是老师的弟子,和他是师兄弟,还是表哥的弟弟,关系更加亲近。
“你父皇会不会放人就是个问题,你再准备个备选吧。”
霍光很能干,刘彻用着很顺手。
最重要的是,霍家作为外戚,在朝廷上有大权,又在太子府中担任要职,恐怕有些不妥。
不谈猜忌,就是现代公务员体系,都不会让直系血亲担任同一机关的敏感职位。
“老师,太子詹事我没有别的人选了,太子舍人我想举荐荣广。
他是江公的学生,学识渊博,才思敏捷。
而且对老师发展理工科和种植棉花的策略都非常支持,而且很有见地。
当初江公让我以后取消匠人们的额外待遇,荣广并不知情,他还曾为此向我表示歉意。”
刘据有些担忧,又解释道:“他是谷梁学派的人,虽然有些迂腐,但放在身边,可以让我听听不同的意见。”
孩子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何况他还是太子,以后会成为皇帝。
陆鸣没有过多干涉的想法。
“太子想好了就是,无论是朝堂还是太子府,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与他们相处,从他们的意见中进行筛选,是太子必须要学会的事情。”
刘据心中松口气,他还担心陆鸣会因为之前的事情排斥荣广。
“太子詹事我没有另外合适的人选,劳烦老师为我推荐一人,我再向父皇举荐。”
太子府的主要官职,都要由刘彻批准才行,太子只享有举荐权。
思索片刻,陆鸣问到:“你听说过张贺么?”
……
“太子同意举荐张贺?”
刘彻早就知道张贺是谁,是太子原本就有的属下,也是忠义的化身。
在太子刘据自尽后,他的孙子刘病已孤苦无依,先有丙吉在狱中多加照料才能让他活下来。
后有张贺将他带到身边抚养,又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识字。
就连刘病已的婚事,都是张贺一手操办的,这才有后来故剑情深的典故。
张贺又多次在霍光面前为刘病已美言语,只可惜,在刘病已登上皇位前,张贺就已经离开人世。
要是没有刘据的关系,张贺又怎么会冒着风险,花费自己的俸禄为刘病已操持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