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韩之王的人来了,马韩之王的人走了。
在陆鸣给他们展示了一炮轰碎一块巨石后,马韩之王派来的人,以及熊二和涂鹿几人彻底吓破了胆。
他们无法想象,火炮究竟是什么样的武器,汉朝人为何能拥有如此厉害的武器,简直就是上天才能掌握的神罚。
震耳欲聋的轰鸣,灰黑色的烟雾,恐怖的威力,都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商讨完通商的具体内容,以及马韩联盟的上层能够获得的好处后,双方迅速达成一致。
“尊贵的大汉富民侯,感谢你为马韩联盟带来如此多的大汉物产,我回去后一定会把所有情况详细的讲述给韩王。”
武力威慑,加上利益拉拢,马韩之王的使者迅速认清形势,在陆鸣面前,一张脸笑得像朵菊花似的。
“侯爷,怎么不和他们打一仗?”
赵破奴摩拳擦掌的,有点遗憾,他的功劳啊,什么时候能凑够。
“打什么打,他们都不值炮弹钱。
要是咱们直接短兵相接,想打败他们容易,想要清除他们几乎不可能。”
单纯使用军事手段性价比太低,就算大汉能彻底消灭半岛上的几十万人,彻底掌控这座岛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里没有巨量的金银矿,没有大汉不可或缺的矿产物资,不值得动用太多军事力量。
对于大汉来说,有着更多人口的三韩之地才是一个更值得攻略的地方。
“一味的使用武力,只会让对方阵营中的妥协派和投降派不得不和抵抗派团结在一起,大汉不能成为马韩联盟团结在一起的外部压力,分化拉拢才是更有效的手段。
对于马韩联盟的高层来讲,和大汉通商的利益很大,他们能获得的好处很多。要是有人反对,他们就会替大汉进行镇压。”
马韩之王的回应比陆鸣想象的更快,他的使者回去后,不过七天时间就带着他的命令重返而来。
“尊贵的大汉富民侯,马韩之王愿意与大汉通商。不知道想要一面宝镜需要什么来交换?丝绸又该怎么交换?”
陆鸣带来的商品之中,使者最感兴趣的就是镜子和丝绸,回去后对韩王说的最多的也是镜子和丝绸。
“我的朋友,你们太有眼光了,镜子和丝绸是大汉所有货物中最具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这个,不便宜啊。”
“富民侯放心,韩王的诚意很足,一定能给出让富民侯满意的价格。”
陆鸣指着城池的修筑现场,“为了能更好的和马韩联盟通商,我们专门在这修建一座小型的城池。
如今缺少点干活的人手,咱们就用这个交换吧,你们派人干活来换镜子和丝绸。”
交易很快达成,一千人干一个月,可以获得一面镜子,或者五匹丝绸。
价格之离谱,震惊的张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自己的老师心太黑了,马韩之王的心更黑,真的不拿联盟里的底层当人啊。
数学还是太有局限性了,算不出人心的复杂。
使者走后,张秋忍不住问道:“老师,他们不觉得价格太贵,咱们给的东西太少了么?”
一千人啊,辛苦干一个月才能为马韩之王换一面镜子,或者五匹丝绸,大汉最奸的奸商都做不出这种事情。
他绝对没有说老师是奸商的意思,只是感慨马韩的人太不值钱了。
“哪里贵了,他们造不出来,韩王又想要,那就只能苦一苦他们的底层了。
反正又不用韩王其他高层也不用干活,他们为什么要觉得贵呢?
看使者的样子,他甚至认为很便宜,一千个低贱的人干一个月就能换来这些东西,他们恨不得能多派一些人过来。”
陆鸣原本最担心的问题是筑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马韩的人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这个问题。
他们只是简单问了一下筑城的事情,陆鸣一句为了通商就轻松应对过去,完全不担心大汉以这座城为支点搞事情。
用熊二的话说,城池又不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才不管这个,有好处就行。
有马韩之地的劳动力配合,城池的筑造速度又快了不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主体部分已经完工。
火炮被架设上去后,大汉将士们心中的安全感顿时拉满,谁敢来造次就给他一炮。
“老师,根据测算,五个棱角上的火炮和弩箭可以封锁一切死角。”
“你办事我放心,这就乘船回东莱郡吧,外面终究不安全。回去好好研究你的数学以后还有用处。”
张秋已经是最强算力,他要是算不准,大汉也没有别人能算准了。
看着眼前的城池,陆鸣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水泥建筑啊,要是能贴个瓷砖就更好看了。
“李校尉,城已经基本上筑好了,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你要带人好好驻守。”
李广利现在看到这座城就头疼,本想来捞点战功,没想到被留在这回不去了。
……
东莱郡,黄县,港口。
“侯爷,咱们终于回来了,倭岛那破地方去一次就够了。”
赵破奴话语间满是嫌弃,以前还不觉得怎样,去了一次后,他是真佩服李广。
能在这个破地方驻守这么长时间,真是太沉得住气了。
“小心以后让你常驻倭岛一段时间。”
陆鸣笑着威胁他,其实也没有赵破奴说的那么不堪,就是无聊了一点。
“别别别,侯爷,放过我吧,还是上阵杀敌的好。”
倭岛之行没有任何波澜,宣读完陛下的诏书后,江都王被就地安葬在自己的封地之中。
又敲打敲打刘仟几人,慰问一下驻地将士,陆鸣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回程途中路过城池的时候,再和熊二等人交流一番,保证三韩之地的平稳局面,陆鸣飞速返回黄县。
“苏太守,好久不见啊。”
入眼处,港口几条重要的道路都已经换装水泥路,足以证明苏建这段时间没少费心。
“哈哈哈,富民侯,确实好久不见。水泥路都通车了你才回来。”
苏建高兴的很,水泥路通车后,货物运输明显方便了许多,他的政绩肉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