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文娱写作技巧。
其一,写作时带点“自嗨”,但需把握分寸。
在创作文娱题材作品时,作者常常需要将自己代入角色,用文字传递出角色的激情与魅力。
例如,当描写男主成为歌手时,如何让读者感受到歌曲的感染力?
作者需要在文字中融入一定的“自嗨”情绪,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角色一同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但“自嗨”也要适度,尤其是在选曲方面。
作者不能仅仅从个人喜好出发,而应考虑大众的审美标准。
比如,选择一首大众普遍认为高质量、逼格够高的歌曲。
即使这首歌已经被很多文艺作品写过,只要符合大众的审美,依然可以选用。
相反,如果选择了一首自己喜欢但逼格不够高的歌曲,比如《水星记》,可能会被读者诟病。
大众读者对于歌曲存在一定的鄙视链,对于一些小众、网络歌手或者只在特定平台活跃的歌手的作品,在选用时要更加谨慎。
其二,关注风向变化,捕捉流行趋势。
文娱作品的创作与当下的流行趋势紧密相关。
例如,曾经被认为土气的《最炫民族风》,随着凤凰传奇演唱会等活动的开展,又重新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年轻人对音乐类型的喜好也在发生变化,从曾经嫌弃父辈听的dJ神曲,到现在自己也开始喜欢听dJ。
新人作者可以尝试捕捉这些风向变化,将其融入到作品创作中。
比如,以写男主从创作dJ音乐起步,由于dJ音乐在歌手领域相对小众,起点较低,在剧情设置上,前期男主遭受同辈歌手的诋毁、打压等情节就会显得顺理成章,后续再逐步展现男主的成长历程,这样的剧情发展会更加自然流畅,也更容易吸引读者。
其三,注意过渡,避免流水账。
文娱作品的创作结构类似于玄幻小说中的副本模式。
以歌手为例,参加综艺、出专辑等活动就相当于玄幻小说中的下副本。
在每个副本结束时,一定要留下一条矛盾线,将其串联到下一个副本中。
如果没有这样的过渡,作品就容易像流水账一样,只是机械地罗列各种活动,缺乏连贯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描写男主参加男团出道的副本时,男主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出道。
这就与视频app老板产生了矛盾,这条矛盾线就可以自然地延伸到后续的剧情中,使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有张力。
其四、拉期待感,设置钩子。
在文娱作品中,提前向读者透露一些人物的特殊技能或背景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拉期待感的方法。
比如告诉读者男主学过戏曲、会吹唢呐等,读者就会期待在后续的情节中看到男主如何运用这些技能。
同时,设置钩子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就像在选秀节目中,为男主设置一个独特的座右铭。
如只先透露“莫愁前路无知己”,在总决赛男主成为第一名且没有成团,独自一人走下舞台时,再完整呈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样的情节设置会让高潮部分更加震撼,吸引读者持续关注。
第五,写作要点:突出阶级跃迁爽点。
在进行创作时,要着重描写男主赚取第一桶金实现阶级跃迁的过程,这个阶段的爽感是最强的。
但新人作者在创作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不要过于缓慢,让读者失去耐心;
也不要过快地让男主实现巨大的阶级跨越,如成为亿万富翁等。
因为大部分作者难以生动地描绘出有钱人的生活细节,往往只能简单地描述赚钱的数字,这样的爽点会显得很干巴。
相比之下,从贫穷到有点小钱的过程更容易引起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共鸣。
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作者更容易写出真实感,让读者感受到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制造矛盾冲突,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在描写对手人物时,可以将其刻画得有趣、富有戏剧性,这样能够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同时,要注意内容的正能量导向,避免过度擦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第六,写作套路分享。
其一,扬长避短选书类。
根据自身经验,对于不擅长写大纲和剧情流的新人作者,推荐选择自带强主线的文娱类、都市重生类书籍进行创作。
因为这类书籍本身就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如文娱类的主角朝着明星之路发展,都市重生类的主角通常以赚钱为目标,作者无需花费过多精力去设计复杂的大主线剧情大纲,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陷入剧情构思的困境。
其二,设置钩子钓读者。
在创作过程中,设置钩子是吸引读者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描写辅导员这一角色时,可以利用身份差距设置钩子,如辅导员在前世自杀,这样的情节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想要知道背后的原因,进而期待后续剧情的发展。
在文娱创作中,也可以像钓鱼一样,通过设置一个个小钩子,给读者一点一点的期待,让他们渴望看到后续更精彩的内容,不断吸引读者深入阅读。
其三,利用梗制造期待。
一些经典的梗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比如“真香”梗,尽管读者知道最终的结果,但仍然会期待在作品中看到这个梗的出现以及角色如何呈现这种转变。
作者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些梗,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情节中,满足读者的期待,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一些熟悉感和趣味性。
第七,主角渣人设写法。
在创作主角为渣男类型的人设时,关键是要在作品开头就清晰地向读者传达主角的性格特点,让读者知道主角就是一个“万花丛中过”的渣男形象,并且在穿越前后都保持一致。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让读者产生突兀感,防止出现“又当又立”的情况。
如果一开始没有明确主角的人设,后续在情节发展中,当主角做出一些符合渣男特质的行为时,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
例如,如果前面没有描写主角是个“老色皮”,后面却突然让主角去追求其他女性,那么之前喜欢相关女性角色的读者就会感到不满。
通过在开头明确人设,能够筛选出接受这种人设的读者,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主角的行为有一定的预期,从而更容易接受后续的剧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