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要放榜了!”百姓比考生还要激动。
蒋至明目光扫过楼下黑压压的人群,负手朗声道:“柳阳府复试,只循公允。今日张榜,凡中试者,皆为实学之才!”
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阵阵低呼。
卷起的红榜被号军挂上榜亭,蒋至明捏住红榜一角,高声道:“吉时已到,放榜!”
不少人都屏住了呼吸,双眸紧紧盯着那即将展开的红榜。
只见蒋至明手指一松,卷成筒状的红榜便顺着墙面缓缓下坠,一个又一个的姓名展露人前。
考生们都在找自己的名字,而百姓们却齐齐将目光放在了第一名上。
“三个字?”
百姓大多不识字,只能根据字数猜测:“我记得......今年案首的名字就是三个字来着,该不会还是他吧?”
“你是说裴案首?”这句话引来不少附和:“我觉得有可能,毕竟他是同安县的人!我不是说沈大人给他开后门哈,而是人同安县本来就不一般,今年府试你们还记得不?同安县学一共才十几个学子参考,就过了八个!可见他们那山长有多厉害,再说......他们还有永宁伯坐镇呢,梅开二度不稀奇。”
梅开二度的确不稀奇,但亦有人道:“但我听人说,淮家公子淮少雍读书也厉害得很。淮、少、雍......嘿,他的名字也是三个字。”
那也是三个字,这也是三个字。
百姓齐齐挠头。
这不识字的亏,他们是吃得够够的了。
正当他们准备问问前面考生时,一道惊呼声在人群中炸开:“我上榜了,我真的上榜了!召祺,你看见了吗,我是倒数第二,考得比上次还要好!”
“......”
周遭之人齐齐愣了半瞬。
倒数第二.......却考得比上次还要好。
那此人上次府试排行第几呢?
真是难猜。
旁的考生认为“倒数第二”的名次没什么好高兴的,甚至还有些丢人,可方子彦却并不如此认为。
他最懂满足了,所以他的每一天才能比前一天开心。
裴召祺亦然。
他也很替方子彦开心。
自红榜滚落的那一刻起,他便将视线移到了榜末,在上面找寻着“方子彦”三个字。
这并非是他认为方子彦只配当榜末,而是复试结束那日,方子彦对他说“退热后,我感觉比之前还要好”时,他看见了方子彦眼底深藏的沮丧和担忧。
自那时起,他便从未想过自己名次如何,而是一直在想“若方子彦落榜了”该怎么办。
辗转思索好几日,他在心底拿定了主意——若方子彦当真落榜,他便以府试案首之名替方子彦担保,求府衙和府学政再给方子彦一个机会,如此.....沈姐姐也不会为难。
不过还好。
裴召祺再次看向榜末,“方子彦”三个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如此,他的担保也用不上了。
“案首!”
正想着,方子彦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臂,惊呼声在耳边炸响:“召祺,你是案首,你还是案首!我就说,那个什么淮什么少什么雍的,肯定考不过你!案首!案首!都看到了没,我最好的朋友是案首!而且还连当了两次案首!”
百姓闻言惊了两惊。
第一惊——案首果然是同安县的裴召祺。
第二惊——裴召祺和倒数第二......竟是好友。
虽这位“好朋友”只是倒数第二,但他们猜测,若这小胖子不和裴召祺做朋友的话,说不定连倒数第二都混不上......
一时之间,百姓齐齐朝裴召祺涌去,更有甚者,竟当场拜起了裴召祺,高呼“文昌君保佑”。
裴召祺闪躲不及,受了百姓几揖,大惊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方子彦抱着他不让他动,对所有人大喊:“快拜啊——!拜了就能像我一样,榜上有名!”
场面一片混乱。
考试好像就是这样,所有人的目光都只会放在第一名身上。
至于第二名是谁?
无人在意。
可当第二的感受并不好,因为旁人每每提起你时,就会“顺带”提起第一,然后道一句“可惜”。
淮少雍站在人群中,手握成拳,看了裴召祺良久后,他转身离开。
刚走出人群,突有一人唤住了他:“淮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你家老爷?”淮少雍望了人群一眼,似是不解,似是自讽:“你家老爷为何不请案首,来请我这第二?”
那人神色不变,低头道:“老爷说,公子见了他,便有再成为第一的可能。”
“再......成为第一?”淮少雍不解更甚。
可如今的“第一”两个字对他来说,诱惑太大了。
思索不过片刻,他抬步跟着那人离开了。
淮少雍离开不久,蒋至明便命人在红榜下张贴了一张布告,这张布告上的内容,也正是所有人都关心的几个问题。
蒋至明很是贴心,特意安排了书吏给众人念布告。
只听书吏道:“此次复试,共有三百二十六名秀才应试,此三百二十六人当中,有三百二十三人上榜,三人落榜。”
“嘶——”
百姓闻言一惊:“那是不是说明,这三个人都贿赂了怀公望?”
三个秀才,听起来不多,甚至有点少。
但要知道,那些已经确定行贿的往年考生,都是直接被罢黜了功名的,如今能参加复试的,那一定就是漏网之鱼!
三大三个漏网之鱼!
霎时,百姓对怀公望的愤怒又重回了顶点。
书吏压了压手,高声道:“听我念完!”
百姓忍住怒气,重新安静下去。
书吏继续念道:“昨日,阅卷官将榜单递给府衙后,沈大人立即带人复勘了此三人往年答卷,经查验,此三人与怀公望案无关。”
话音落下,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问出了疑惑:“官爷,他们既然没行贿,此次复试......又怎会落榜?”
书吏目光快速扫过布告,“经府衙查证,此三人中,二人患病,一人弃文,与贪墨案并无关联。”
百姓挠头。
和贪墨案无关,但是落榜了......
三个倒霉蛋,若如此罢黜他们功名的话,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