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爬过府城城楼,金晃晃的光斜斜铺满城郊,把道旁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伴随着城楼铜铃“叮铃”一声响,车队缓缓停在了城门外,领头的马儿打了个响鼻,几道身影从车上走了下来。
城门内百姓看清后一喜,喘着粗气抬手指道:“是、是余大人,余大人下车了!沈大人也在!咱快过去!”
想送的人近在咫尺,他们的脚步变得更快了。
可正当他们想穿过门洞时,守门府兵却突然一字排开,拦住了他们去路。
他们愣了:“官爷,你们这是......?我们只是想送送余大人,不干其他的!”
“是啊官爷,就这几步路,你们就让我们过去吧,我们保证不碰余大人和沈大人,也不瞎捣乱,就过去送送余大人就成。”
为首府兵眸中闪过一丝为难,但还是摇头道:“不行。”
“为啥不行啊?平日你们都让人出城,怎的今日就不许了?”
府兵转头看向城外,低声道:“这是大人的意思。”
“大人?”百姓瞪着府兵,反问:“哪位大人?他为何不让我们送余大人?”
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从城外传来:“是本官的意思。”
百姓纷纷一怔。
这道声音他们再熟悉不过。
再一抬眼,余正青已经站在了门洞外,日光照得他身上红袍明亮极了。
“多谢诸位能前来相送。”余正青目光从百姓面上滑过,最终落在城门内柳树上。
短短两年光景,很难改变一棵挺拔的柳树,却能改变很多人和事。
他顿觉怅然,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本官得幸,能在两年前踏入柳阳府城,与诸位相识。这两年中,府变化诸多,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但本官却知道,这并非因本官多有能耐,而是有大家相助,才得以如此。今日,本官受命回京,在此谢过诸位这两年来的相助。往后.......咱们有缘再见!”
说罢,他双手拱起,躬身朝百姓行了一礼。
百姓微愣,反应过来后,忙不迭回礼。
可当他们再抬起头时,能看见的却只有余正青的背影了。
风不仅卷起他的袍角,还把他推得越来越远。
百姓错愕:“余大人就、就这么走了?我还有话想给他说呢......”
“是啊.......”所有人都怔怔看着余正青的背影。
他们总觉得有话还没说完,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直到那道身影重新踏上马车,一声呐喊突然从人群中迸发而出:“余大人!您若有空,记得回来看看!到时我们请您吃饭!”
余正青掀车帘的手一顿,终究被不舍驱使着再次看向门洞。
“知道了!”他站直身子,不再说那些文绉绉的话,而是像百姓一样,扯着嗓子喊道:“有空我一定回来,但我这会儿真得走了,你们别送了,赶紧回吧!”
百姓看着他摆手道别,看着他弯腰钻入车厢,看着车夫举起马鞭,看着车队渐行渐远。
直到车队彻底迈入官道,百姓才依依不舍地转身,朝城内走去。
走了两步后,突然有人说:“我咋感觉自己的心情怪怪的......说不舍吧,肯定是有的,但就是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你也觉得?”话音刚落,便有人搭话:“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就好像......不是很伤心似的。”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百姓面面相觑。
余大人待他们不好吗?
不,余大人待他们很好。
所以那种怪异的感觉是哪里来的?
人群陷入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低声问道:“那个......就是......刚才有人挽留过余大人,求他别走,留下继续给咱当知府吗?”
众人一愣,使劲回想片刻后,得出的答案是:“没有。”
所以......他们好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他们不舍余大人离开是真的,没有挽留余大人也是真的。
照理来说,当百姓遇到好官时,肯定会哭嚎着不让这个官员离开的。
而他们今日......
一股尴尬的气氛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轻咳道:“那个啥,余大人回京是要升官的,咱肯定不能不懂事呀......往后嘛,咱就跟着沈大人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你们说是不是?”
百姓一听,立刻点头附和。
没错。
是这样的。
......
官道平坦开阔,马车依旧有点颠簸。
第一架马车上,余正青无奈地看着沈筝和余时章:“二位,本人如今正值壮年,不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更不用你们送到驿站。”
“壮年?”余时章上下打量他一眼,嗤鼻:“你也真好意思说出口。”
沈筝暗中点头,掀帘看了眼前路道:“不是说过去只要一个时辰吗,耽误不了什么事儿,我们把你们送到就回去。”
余正青面露无奈,“唰”一把拉开小窗帘,指着明晃晃的太阳道:“辰时啊,这会儿才辰时!到驿站后,我肯定要继续赶路的,你们真别送了......”
“啪”一声,一枚令牌被余时章拍在桌上,“你看看这是什么?”
余正青打眼一瞧:“官驿通牌?”
他一把将通牌捞了起来,来回看了两遍后,问道余时章:“父亲,您哪儿来的?上次回京陛下赏的?”
这通牌可是好东西啊,多少二三品大员都没有的。
余时章扬起了骄傲的下巴,给沈筝使了个眼色。
沈筝从袖子里掏啊掏,也掏出一枚令牌。
余正青被那抹银光晃了眼,大惊:“银通牌?也是陛下给你的?”
沈筝点头,把通牌递了过去。
余正青拿在手里好生看了几眼,终于明白了他们的意图:“你们......是想把通牌给我用?”
“我的那枚借你,关键时候能用,但沈筝这枚.......”余时章从余正青手中拿走银通牌,翻看道:“这枚你拿着用不了,但待会儿我们跟着你到驿站,沈筝能帮你好好打点一番。”
余正青懂了。
此次他押解重犯回京,本就是沈筝这个六部协理的意思。
所以在回京途中.......他也能借着沈筝的名头,在官驿“作威作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