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城虽然不算大,但里面驻扎着伪军的骑兵部队,若是硬攻,就算能拿下来,独立一团怕是又要元气大伤。
他想起出发前,副总指挥曾拍着他的肩膀说:“振华啊,打仗不能只靠一股子蛮劲,得学会用巧劲。有时候,一把精准的匕首,比一把笨重的大刀更管用。”
当时他只当是句鼓励,此刻却豁然开朗——特种战斗,或许才是拿下武川县城的最佳选择。
“命令骑兵一团一营、二营,立刻出发前往固阳,协助骑兵二团拿下固原。”陈振华突然开口,语气斩钉截铁,“告诉他们,务必速战速决,拿下固原后立刻往包头方向集结。”
马三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师长,您是想……亲自去武川县城内侦查一番?”
陈振华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对,我去侦查一下。武川县城里的伪军兵力到底多少,火力配置如何,有没有暗哨和工事,这些都得摸清楚。等我消息,独立一团三营原地待命,听我号令再行动。”
马三华还想劝什么,可看到陈振华坚定的眼神,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立正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骑兵一团一营、二营的士兵们翻身上马,消失在夜色中,陈振华深吸一口气,将身上的军官制服换成了一身普通牧民的羊皮袄,又在脸上抹了些锅底灰,瞬间就成了一个不起眼的草原汉子。
他检查了一下腰间的驳壳枪和腿上的匕首,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营地,转身融入了无边的黑暗。
武川县城坐落在一片低矮的丘陵之间,城墙是用黄土夯成的,不算太高,却也足够抵御一般的袭扰。
陈振华绕到县城西侧的一处缺口——那是前几年暴雨冲出来的,伪军懒懒散散,一直没修,正好成了他潜入的绝佳入口。
他猫着腰,借着城墙的阴影,像一只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滑了进去。脚刚一落地,他就立刻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周围的动静。
夜很静,除了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吠,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他缓缓直起身,借着微弱的月光打量着这座县城。
比他想象中还要小。陈振华在心里暗自嘀咕。他去过乌兰察布县城,那里虽然算不上繁华,但街道纵横,商铺林立,光是主街就有好几条。
可武川县城呢?放眼望去,稀稀拉拉的土坯房沿着一条唯一的主街排开,不少房子的屋顶都塌了一半,透着一股破败的气息。他估摸着,这里的面积连乌兰察布县城的一半都不到。
“也难怪。”陈振华心里了然。草原上的县城大多如此,人口本就稀少,又常年受战乱和风沙侵扰,能有这样一座城池已经算不错了。他收回目光,不再浪费时间,猫着腰钻进了旁边的一条小巷。
小巷里黑漆漆的,两侧的土房门窗紧闭,连一丝光亮都没有。陈振华放轻脚步,几乎是脚不沾地地往前挪。
他注意到,这些房子的窗户都用厚厚的毡子挡着,门缝里也看不到烛火的影子——显然,这里的牧民们早已习惯了在黑暗中度过夜晚。
他想起白天潜伏在城外时,听到几个牧民的对话,一个老汉叹着气说:“晚上可不敢点灯啊,那伙伪军骑兵跟狼似的,看到谁家亮着灯,就会闯进去抢东西,稍不如意还会打人……”
另一个年轻人接话:“可不是嘛,前几天王老五家就是因为孩子哭闹点了盏油灯,结果被伪军把仅有的一袋茶叶和6只羊都抢走了,还把王老五打了一顿,现在还躺炕上起不来呢。”
想到这里,陈振华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楚。这些牧民们世代生活在草原上,本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安稳日子,却被伪军和日军搅得鸡犬不宁,连在自己家里点灯的自由都没有。
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这更坚定了他要尽快拿下武川县城,把这些伪军赶出去的决心。
沿着小巷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陈振华来到了主街。主街比小巷宽些,但同样是漆黑一片。
他借着月光往前看,只见街道两旁的房子大多是牧民的牧舍,偶尔能看到几间挂着褪色幌子的铺子,像是杂货铺和铁匠铺,但都早已关门歇业,门板上积着厚厚的灰尘,看样子是许久没开过张了。
“连个像样的馆子都没有。”陈振华心里暗笑一声,随即又觉得有些无奈。他原本还想着,或许能在哪个小饭馆里碰到几个喝醉酒的伪军,套点消息,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
他继续往前走,目光在街道两侧仔细搜索。按照他的经验,伪军的营地和仓库一般都会设在县城中心或者靠近城墙的地方,一来方便防守,二来便于运输物资。
果然,走了没多远,他就看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相对整齐的营房,虽然也是土坯墙,但明显比周围的牧舍要高大些,围墙也修得更厚实。
那应该就是伪军的军营了。陈振华心里判断着,同时放慢了脚步。他注意到,军营的门口挂着两盏马灯,昏黄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勉强照亮了门口的一小片地方。
两个穿着伪军制服的哨兵正靠在门柱上,一个打着哈欠,另一个低着头,似乎在打瞌睡,手里的步枪斜斜地靠在身上,连枪栓都没拉开。
“真是一群废物。”陈振华在心里冷笑。就凭这样的警戒,就算不是他亲自来,随便派一个小队也能轻松摸进去。
他没有急于靠近,而是绕到军营侧面的一处矮墙后,借着墙缝往里观察。军营里的景象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十几座营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大部分营房里都黑着灯,只有最中间的一座营房里还亮着灯,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划拳喝酒的声音。
院子里拴着不少战马,大概有几百匹的样子,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甩着尾巴驱赶蚊虫。
“看来兵力确实不多。”陈振华暗自点头。他数了一下亮灯的营房,又估算了一下战马的数量,心里大概有了个数。
按照常规编制,一个骑兵团大概有八百到一千人,战马数量和人数基本持平。可这里的战马数量明显多于营房数量,这说明要么是战马有富余,要么就是兵力严重不足。
他没有停留太久,转身离开了军营附近,朝着县城另一侧走去。根据他的判断,仓库应该离军营不远,方便物资转运。
果然,走了大约半里地,他就看到了一座被高墙围起来的院子,门口同样有哨兵把守,只是比军营门口的哨兵稍微警惕些,正来回踱着步子。
陈振华找了一处离仓库不远的破房子,翻墙跳了进去。破房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堆干草和几件破旧的农具。
他爬到房顶上,趴在瓦片上,借着月光观察仓库的情况。仓库的围墙很高,上面还拉着铁丝网,大门是用铁皮包着的木门,看起来很坚固。
院子里有几个大棚,应该是用来存放粮食和草料的,还有几座看起来像是弹药库的小房子,门口挂着“严禁烟火”的牌子。
“看来这里就是重点了。”陈振华的眼睛亮了起来。枪支弹药、火炮物资,这些都是骑兵旅急需的东西。
他的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等摸清了里面的情况,晚上就动手,先解决掉哨兵,然后打开仓库,把能用的物资全部收起来。
他在房顶上趴了足足一个刻钟,仔细观察着仓库的换岗时间和哨兵的巡逻路线。哨兵每隔一个时辰换一次岗,每次换岗有五分钟的空隙;
巡逻的哨兵每一刻钟绕仓库走一圈,走到西北角的时候会稍微停顿一下,那里是视线的盲区,正好可以作为突破口。
记下了这些细节,陈振华悄悄从房顶上溜了下来,又开始在县城里其他地方转悠。他想确认一下,除了这两处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的军事设施。
他穿过一条条小巷,走过一个个牧舍,甚至还爬上了县城唯一的一座小土山——那是县城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县城。
站在土山上,陈振华再次打量着这座小小的县城。夜色中的武川县城像一头蛰伏的野兽,安静得有些诡异。
牧民的牧舍里没有一丝光亮,只有伪军的军营和仓库还亮着零星的灯火,像是野兽的眼睛。他数了数军营里亮灯的窗户,又估算了一下仓库的守卫人数,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他再次回到军营附近,这次他冒险靠近了一些,藏在一堆柴火后面。正好赶上哨兵换岗,两个换下来的哨兵一边走一边闲聊。
“他娘的,这鬼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子可不想在这破地方待着。”一个哨兵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