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孔有德立马组织四万多天佑兵,准备偷偷带着大炮、炮弹、盾牌,冒着炮火,悄悄摸出大营,去破明军该死的炮阵。
即将准备出发,孔有德的内心,是坚定的,坚决的,充满感激的。
该死的孔强,差点把他害死。
万幸,多尔衮又给了他一个证明自己忠心的机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他舍身为报。
唉!他不知道的是,大营内的旗人、倭寇、天助兵,就连朝鲜兵,都在偷偷撤退。
他们这伙炮灰,被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为了赎罪,为了填补孔强留下的坑,孔有德拿出玩命的架势。
第一时间,将旗下副将毛承禄、陈绍宗,以及一众统领、佐领、参领,全部召集在一起。
三十几员虎将,都是跟着孔有德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孔有德一手亲自提拔的。
他为恭顺王,自己选将,自己带将,输赢都由他承担。
旗人又不懂这些弯弯绕,反而给了他最大的自由。
所以,不管吃了多少次败仗,只要这些铁杆兄弟在,他又能迅速拉起一支队伍,成为事实上的一方诸侯。
“弟兄们,你们可知,皮岛,旅顺,铁山,凤凰城都丢了。”
“这么快就丢了?”毛承禄大惊,一脸的不可思议。
“谁那么大的胆子?不要命了?敢占皮岛,还敢攻旅顺、打凤凰城?”陈绍宗也完全想不通,他是登州守将,投了孔有德,才免不死。
多少年了,缩头乌龟一般的明军,居然还敢去捅大清的屁眼?
孔有德咬着牙,恨恨道:“郑芝龙那个海盗,派他儿子郑成功,带四万海贼,趁东江镇空虚,把东江镇给占了。”
“最可恨,孔强那厮,那个怂包软蛋,竟然背叛咱天佑兵,还要写信害咱,那劝降的信,被摄政王劫了。”
“今日,摄政王宽宏大量,知道我等忠心,允我等立功赎罪。”
“摄政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灭掉那帮明军,把他们的炮阵干掉。孔强那厮惹的祸,就两清了。”
“那火炮,没完没了。摄政王恨,咱也讨厌。”
“你们几个,敢不敢出营灭炮。”
“敢......”
“敢......”
“敢......”
毛承禄、陈绍宗和三十几员虎将,立马大声回应。
“好......”孔有德大喜,“咱们的虎蹲炮,虽然全没了。红夷大炮,也丢了十门。但这些,不过是九牛一毛。”
“不论天助兵,单说红夷大炮,咱们还有三十多门;大将军炮,至少七十多门,足够对抗明军。”
“一会,咱们留三四门红夷大炮,在营内吸引明军。”
“立马兵分两路,左边两万人,带三十门大将军炮。右边两万人,也带三十门大炮。”
“带足火药、炮弹,悄悄靠上去,把炮阵炸了。再迅速撤回,可保无虞。”
“末将遵令。”毛承禄、陈绍宗带着三十多名头领,立即领命。
孔有德、毛承禄率领两万天佑兵,带着三十门大将军炮,从左边摸上去。
陈绍宗率领两万天佑兵,也带着三十门大将军炮,从右边摸上去。
天佑兵出营的情报,也很快被报到崇祯皇帝面前。
崇祯带着王永吉、吴三桂、何庄、李性忠……一众将士,站在松山堡南门城头,听着哨骑报来的军情,也大为疑惑。
微微皱眉:“诸位爱卿,这孔有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大晚上的,居然敢冒着炮火,出营搞偷袭?”
“莫非,鲜奴吃过的亏,他们还想再吃一遍?”
王永吉、何庄、陈幕都微皱眉头,看着远处建奴大营沉思。
三千营主将李性忠却是兴奋着:“陛下,他来更好。既然他想送死,咱也不在乎多收几万颗人头。”
“陛下,建奴明知是送死,却还主动出击。估计,要搞什么大动作。”何庄突然道。
“大动作?”众人一惊!
“陛下,建奴攻锦州不下,攻松山堡不下,攻乳峰山不下。连战连败,损兵折将。又被我军大炮轰炸,连夜袭扰。”
“莫非,建奴要学曹操汉中之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形如鸡肋的故事,要撤兵?”
陈幕受何庄启发,急忙开口道。
此言,终于让众将恍然大悟。
“陛下,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打仗,都学的《三国演义》。撤兵之前,发动猛攻,确实是三国战法的常规操作。”吴三桂急忙道。
“陛下,臣觉着,一定是盛京、亦或建奴腹地、旗人后院,发生变乱,多尔衮不得不回撤。”
“而且,臣敢肯定,一定是郑成功、张湟言遵照陛下旨意,大军渡海,攻占了皮岛和东江镇,致使盛京震恐,让多尔衮撤军。”
兵部尚书王永吉急忙跟着道。
……
众将紧跟着各抒己见,把事情越捋越顺。
崇祯也想不到,他原本计划连续袭扰十天十夜,把建奴折腾得麻木不仁、崩溃迷茫,再予以最猛烈一击。
不承想,建奴两天就崩溃了。
此时全军追击,能确保全胜无虞吗?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敌变,我亦得变。
崇祯下定决心,猛然拔出应天剑:“徐缺。”
“臣在。”
“派出全部锦衣卫,迂回绕过孔有德所部,严密监视建奴大营。但有动静,立马回报。”
“末将遵旨。”
徐缺急忙下城,带锦衣卫去侦查。
崇祯一扫众将:“吴三桂、马士英、刘泽清、李性忠、徐文朴。”
“末将在。”五员大将,急忙出列。
“迅速集结所部兵马,骑兵、步兵都带足弓箭,带上三日干粮。”
“一旦发动全军追击,各部立即出发,沿着盛京方向,猛追五百里,至盛京郊外十里止。”
“末将遵令。”五员大将,大声领命。
“徐文朴。”
“末将在。”
“立即传令,乳峰山上的李过、刘芳亮、郝摇旗所部,全部下山待命。与全军做同样准备,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
崇祯再次扫过众将:“诸位,务必隐蔽行事。敌军不撤,我军不追!”
“追击一旦开始,各将各负其责。想怎么追,就怎么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是否收编俘虏,各将自行决断。”
“不过……”崇祯故意停顿一下:“对于倭寇,朕不甚喜。”
“俘虏一人,罚银元十个!”
(各位亲,评分不足,求点赞,求五星书评。左滑到首页可评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