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得水在这里住了很多年,周边很熟悉,知道有一个地方符合他的条件,他去了一个小山峰。
半山处有一处崖壁,向里凹陷,四周陡峭,野兽上不去,普通人更上不去,除非你有高深功夫。
他放血后,人渐渐昏迷。
可是血腥气散开,一个小狼群被吸引过来。
它们到了,却无法接近鱼得水,急得嚎叫。
合该鱼得水命不该绝,杜天山已经在这一片寻找江南谷好几天了,他听到狼嚎叫声,以为有人受困,飞奔而来。
他身负高强武功,轻松击退野狼,爬到鱼得水身边。
看到鱼得水手腕割开,血流不止,当即救治。
杜天山精通医术,轻松止血、包扎。
鱼得水醒来后,两人攀谈起来,鱼得水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一吐为快。
杜天山静静地听着,眼神充满了慈悲和理解。
待鱼得水说完后,杜天山开始用他独特的道家思想和人生智慧,耐心地开导。
杜天山的话如同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鱼得水的心田,滋润着他那干涸的心灵。
在杜天山的悉心开导下,鱼得水渐渐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走出了阴影,心中对这位道士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想拜杜天山为师修道,杜天山鉴于鱼得水的年龄和江湖辈分,只同意代师收徒,由他负责传道,算是他师兄。
杜天山本来来这里的目的是救关昌,可是独孤山离开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哪了,鱼得水也不知道。
杜天山就在江南谷住下来,一边对鱼得水传道,一边打探消息,希望能找到独孤山。
这天他出谷,看到阮峰、申桥背着窄剑在向这边走来。
杜天山对黑水派可不陌生,当年在南州,和黑水派狠狠打了一架,救下金矿大师傅魏根生。
后来,魏根生为周山所用,这才有了东连山金矿,保证了周山的军费,为周山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杜天山见两个黑水派弟子在山中晃悠,觉得不寻常,悄悄跟随。
只见阮、申两人直接走进树林,向山谷内道入口走去,杜天山也钻进树林。
就在此时,周山突然出现,杜天山大奇,他没有立即现身,只是观察。
后来,周山拴绳子下滑,树林里三人全都看着。
申桥看周山开始顺着绳子下滑,冲出树林,手中的窄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径直朝着绳子砍去。
杜天山见状,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申桥竟然如此,跟着冲出树林,想要阻止。
他一动,阮峰才发现树林里还有人,迅速飞身向前,拦住杜天山的去路。
杜天山此时那会客气,一招将他击退。
而此时的申桥,已经将绳子砍断。
杜天山怒不可遏,向申桥冲去,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申桥转身想要逃跑,杜天山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身形一闪,鬼魅般冲到,抬手就是一掌,拍向申桥的胸口。
申桥出掌对攻,“轰”的一声,申桥被这一掌打得倒飞出去。
阮峰看得真切,想要上前助攻,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申桥的身体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坠入悬崖之下。
阮峰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这一幕。
杜天山此时怒火冲天,向他冲来
阮峰明白自己绝不是杜天山的对手,飞快地朝着山谷内道入口处跑去。
他打开入口的门,走下去,从里面将门反锁上,阻止杜天山追进来。
杜天山见状,知道无法从这个入口进入了,只得转身朝着另一个入口跑去。
他知道周山武功高强,盼望他能自救,殊不知正是申桥尸体撞开松树枝才救了他,否则英明太子就葬身山谷了。
由于绕路耽误了一些时间,当杜天山赶到时,周山已经和鱼得水交上手了。
好在不是太晚,这才远远呼喊两人住手。
鱼得水叹口气,“老虎害了独孤观,追咬关昌。
老道阻止独孤山杀虎,现在公虎被周太子打死,母虎被打伤,这就是因果啊!”
周山不想讨论这个,岔开话题,“鱼道长,你估计独孤山会去哪里?”
鱼得水摇摇头,“老道不知道,以孤独山功夫,哪里都能去,哪里都能安家。”
周山点点头,确实如此。
他想了下,诚恳地说:“鱼道长,我想在独孤山家里住一段时间。”
“当然可以”,鱼得水没有丝毫犹豫。
杜天山明白周山的意思,关昌在江南谷几年了,在这里一定留下玩耍、练功的痕迹。
作为父亲,没有找到儿子,看看他留下的东西也是好的。
周山转头对阮峰说:“你回去告诉鱼伯,鱼跃门和苗陀生道长交手,两人已经同归于尽。
苗陀生是为了救犬子而死,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如果鱼伯想替他叔叔报仇,就来找我吧。”
阮峰支支吾吾,也不知道说什么。
鱼跃门叹口气,对阮峰说:
“你回去告诉鱼伯,冤冤相报何时了,老道不再管世俗之事,不用再派人来找我了。”
阮峰哪敢说什么,点头应允。
当天晚上,周山就住在独孤山之前的家,杜天山和他住在一起,两人彻夜长谈。
次日一早,阮峰离开江南谷,回去复命。
之后的日子里,周山像着了魔一样,四处游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儿子关昌有关的地方。
他走遍了江南谷的所有地方,不清楚的地方就询问鱼得水,只为找到儿子曾经生活、玩耍、习武的地方。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想象着关昌在这里欢笑、奔跑、玩耍的样子。
想到动情处,他自己傻傻地笑了,心中的思念愈发浓烈。
有时候,周山会在一个地方待上一整天,静静地感受着。
他会坐在关昌曾经坐过的石凳上,抚摸着儿子摸过的墙壁,仿佛这样就能离儿子更近一些,弥补心中对关昌的深深思念。
不知不觉中,周山在江南谷待了一个月。
他不能再停留,要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