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儿伸手抓住一根露出水面的芦苇管,用力向上拽。
与此同时,一个小孩如同潜水员一般从水中冒了出来。
正是关昌!
他的头发湿漉漉的,脸上还挂着几颗水珠,眼神异常明亮。
独孤山见状,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小子嘴里含着一根芦苇管,而芦苇管是空心的。
他可以通过这根管子在水中呼吸,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冒头换气了。
原来,关昌跳下潭水之后,迅速浮起来,飞快游向岸边。
他立刻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一根芦苇管上。
这根芦苇管看似普通,但在关昌眼中却是救命的稻草,他飞快折断芦苇管,将其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两只凶猛的老虎从高处跳下,扑向他所在的位置。
关昌没有惊慌,深吸一口气,一个翻滚,再次跳入水中。
这一次,他的嘴里紧紧含着那根芦苇管,这是他呼吸的通道,也是生命通道。
关昌潜入水下,顺着水流的方向向前游,正是小溪流淌的方向。
他的动作轻盈而灵活,如同一条鱼一般。
两只老虎在潭水中扑腾,四处寻找关昌的踪迹。
因关昌在水中,老虎无法嗅到他的气味,当然一无所获。
就这样,关昌在水中潜行,终于远离老虎,可是他不知道外面情况,一时不敢冒头,静静待在水下。
独孤山内心暗赞:
关昌这小子机智、勇敢,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
事实上,在这之前,观儿、秀儿、关昌三人常常戏水,就做过类似游戏。
用芦苇管呼吸,就是关昌发明的。
所以,秀儿知道他不会死,看到芦苇管,一把拽上来。
鱼得水慢条斯理叙述,周山内心波涛翻涌,好在他长期习练内家心法,统帅三军,定力非常人可比。
否则早就惊呼起来,作为一名父亲,听到六岁儿子儿子被两只老虎追,谁不害怕?
听到这里,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既对独孤观不幸遇难伤心,也为关昌机智勇敢而骄傲。
鱼得水继续叙说。
后面几天,独孤山夫妇安葬了儿子,他们随后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那种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独孤山要杀死两只老虎,给儿子报仇。
以他的功夫,杀死两只老虎并非难事。
可是,这两只老虎是鱼得水的心头肉,如同他的孩子一般珍贵。
鱼得水坚决不同意。
他认为两只老虎不过是畜生而已,见到自己的幼崽被抓,一时情急,这才发狂,不顾一切地去追赶独孤观,以至于发生不幸。
庆幸的是,独孤秀在关键时刻被关昌拉进了石头缝隙里,侥幸逃过了老虎的追咬。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事情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独孤山不敢违背鱼得水的意愿,但心情异常苦闷。
独孤观死后,宇文梅整日以泪洗面,而关昌和独孤秀也都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尤其是关昌,更是变得小心翼翼。
鱼得水看到这一幕,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他实在憋不住了,带着那两只老虎出谷去散散心。
他在山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了几天,心情才稍稍好了一些。
几天后,鱼得水带着老虎回到了山谷,惊讶地发现独孤山一家人以及关昌都不见了踪影。
他在独孤山家里寻找,在桌上发现了一封信。
鱼得水打开信一看,是独孤山留给他的。
信中的大致意思是,独孤山觉得自己需要换个环境,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希望慢慢忘记失去儿子的痛苦。
等他的心情好转之后,再回到江南谷。
鱼得水看完信后,心里不禁有些失落。
他觉得独孤山这一走,恐怕不会再回来了。
他说等心情好转再回来,不过是一句客套话罢了。
独孤山是在怪他不让杀虎报仇,才会选择离开这个地方。
信中还说,他会去长安城,打听师父鱼跃门消息,如果师父被害了,他一定替他报仇。
其后几天,鱼得水的心情就像被乌云遮蔽的天空一般,阴沉而压抑。
这几年的时光里,他早已习惯了与孤独山一家人共同生活。
尤其是那三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让他心生喜爱之情。
然而,他们都离他而去,偌大的山谷里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尽管有两只老虎陪伴在侧,但它们毕竟是不会说话的畜生,不能交流,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独孤山一家人在这里的时候,鱼得水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有时还会觉得有些吵闹。
现在他们离开了,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平凡的日子是如此珍贵。
鱼得水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不断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反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独孤观是个可爱的孩子,被老虎残忍地害了,独孤山作为孩子的父亲,想要打死老虎来为儿子报仇确实在情理之中。
可是,他阻止了,独孤山一家人因此而离开了。
鱼得水几乎每天都会想起这件事情,无法释怀。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质疑自己的道德观念,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
他的内心被自责和懊悔所占据,这种情绪恶性循环,不断地折磨着他。
这种痛苦让鱼得水无法集中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他常常独自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反思着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解脱的方法。
然而,山谷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人开导他,他走不出来。
心情沉重的鱼得水决定离开山谷,去外面散散心,希望能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丝宁静和安慰。
可是,即使他身处山水之间,心中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
那股沉重的压抑感如影随形,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
鱼得水的心情越来越低落,产生了极端的念头——自杀。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折磨。
说干就干,他着手准备。
鱼得水不想破坏自己的身体,跳崖、刀刺,绝不选择。
上吊倒是能保证遗体完整,可是他自知内功深厚,上吊也吊不死。
即使能吊死,死状也难看,所以也不选择。
他想了下,决定出谷,找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割腕放血,而且要确保遗体不能被野兽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