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及笄礼筹备
三日后,赵善已然清醒。太后念及她年岁正适,便做主让皇后为其筹备及笄之礼。
皇帝赵敬赢心中亦明了,既已将赵善认作养女,便需拿出真真切切的疼爱姿态——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承诺,更是做给前朝看的态度。是以朝会尾声,他当着满朝文武宣布了此事:“朕意让皇后主持此事,另命礼部依公主最高规格筹备,不得有半分疏漏。”
话音落时,朝堂骤然静了片刻。此前众人虽知皇帝因赵善失忆“将错就错”认女,却多视作帝王一时心软的权宜之计——毕竟赵善身份特殊,既是前朝公主,又是各方势力觊觎的筹码。如今皇帝这般态度,分明是要断了有心人的念想。
阶下的七王爷悄悄瞥了眼墨鸠,墨鸠又望向立在一侧、神色淡然的太师,见他始终未动,便也按捺着未曾开口。
最先出列的是户部尚书,他躬身奏道:“陛下,依公主最高规格办及笄礼,需动用内帑银两千两,还需从织染局调云锦、蜀锦各十匹,珍珠、玛瑙等饰物亦要从内库支取。眼下国库虽不算窘迫,但西北战事刚歇,军饷尚未完全拨付,是否该酌情缩减些规制?”
他话音刚落,兵部尚书立刻上前半步:“户部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认公主为亲女,本就是想让她感受家的温情,对外亦是安抚民心之举。若此时缩减礼典规格,岂不让天下人觉得陛下心口不一?况且西北军饷已有户部拟定的拨付章程,断不会因一场及笄礼受影响。臣以为,陛下的决定并无不妥。”
两人各执一词,底下朝臣也渐渐分成两派:有人附和户部尚书的谨慎,也有人赞同兵部尚书的考量。赵敬赢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忽然开口问道:“顾太傅以为如何?”
被点到名的顾太傅须发皆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他缓步出列,拱手答道:“陛下,老臣以为,及笄礼的规格,从不止是银钱与饰物的堆砌,更在于皇家对公主的心意。公主年幼便遭此变故,如今得陛下垂怜,这份心意若能通过礼典传递出去,既能让公主安心,也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慈爱与担当。至于银钱之事,老臣听闻织染局去年尚有一批贡品云锦未曾动用,财库中亦有先帝年间留存的珠宝,无需额外耗费新银——如此一来,既不失规格,也不影响军饷拨付,堪称两全其美。”
赵敬赢闻言微微颔首:“太傅所言极是。便依你之见,让礼部与织染局、财库对接,务必在一月之内将礼典诸事筹备妥当。”
旨意既定,朝臣们再无异议。散朝后,皇后在中宫接到皇帝口谕,知晓了朝堂上的议论与最终决定,当即召来尚宫局掌事嬷嬷,细细吩咐起来。
皇后坐在铺着软垫的紫檀木椅上,手中摩挲着一方绣缠枝莲的锦帕,语气郑重:“赵善这孩子年幼便经此磨难,如今能在本宫手中过一回笄礼,本宫必得拿出十二分的心思。先前给子重办及笄礼时,本宫多少懂些流程,只是不知公主规格该如何拿捏。”
边上的嬷嬷笑着应和,皇后又道:“所以今日叫你来,是想让你帮着参谋参谋。”
“是。”堂下的掌事嬷嬷规矩严谨,躬身应声。
“那你且说说,先前皇家及笄礼的祖制是怎样的?”皇后眼中带着几分期待,神色也愈发认真。
嬷嬷回道:“回娘娘,皇家及笄礼仪皆严格依照《大宋典礼》规制,从迎宾、加笄、醴礼到最后的拜谢,每一步都不能错。只是这公主规格的细节,奴婢怕说不全。不若让人去国子监请位精通礼仪的博士来,给娘娘细细讲一讲?”
“如此甚好。”皇后语气温和,转向贴身嬷嬷,又侧过脸对掌事嬷嬷道,“只是善儿失了忆,不知还记不记得从前的事,本宫担心她到时候生疏。不然,将她也一道叫来听听?”
掌事嬷嬷躬身应道:“是,娘娘。奴婢这就差人去国子监传话。只是公主刚醒不久,身子还弱,若让她来回奔波,怕是吃不消。”
皇后想了想,点头道:“你考虑得周全。那就让她好好休息,等本宫摸清了始末,再亲自去告诉她。对了,及笄礼的礼服得让织染局尽快赶制——你去跟织染局掌事说,要用最好的云锦,颜色选石榴红,上面绣凤凰朝日纹样,金线必须用足金,万不能出错。首饰方面,内库会拨付一套嵌东珠的头面,你再让人打一对赤金嵌红宝石的耳坠,配着那套头面用。”
“奴婢记下了。”掌事嬷嬷一一应着,又想起一事,“娘娘,及笄礼还需一位正宾,按规矩得是德行兼备的命妇。不知娘娘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皇后沉吟片刻:“正宾需身份尊贵且有贤名。太师府谢夫人出身名门,平日里乐善好施,在命妇中声望极高,让她来当正宾再合适不过。你让人去太师府递个帖子,太师本是太后娘家人,想来不会拒绝。另外,赞者和执事也得选好——眼下宫中只有本宫与梅妃两位主位,梅妃性子稳重、处事妥帖,不如让她来当赞者,再让尚仪局派两位熟悉礼仪的女官协助执事。”
吩咐完这些,皇后又想起赵善的住处太过素净,便补充道:“你再让人去内务府支取些绫罗绸缎,给赵善的韵卿宫重新布置一番,添些摆件和花草,让那里看着热闹些,她心情也能好些。对了,她醒后胃口一直不好,御膳房那边你也去说一声,让他们每日多准备些清淡滋补的膳食,换着花样做,务必让她养好身子。”
掌事嬷嬷一一领命而去,中宫内顿时只剩下皇后与贴身嬷嬷。皇后望着窗外庭院中初开的海棠花,轻轻叹了口气。
“娘娘,您这是怎么了?”贴身嬷嬷自皇后从郴州进京时便陪在身边,身份格外亲近。
“自从知晓陛下的身世,我心中总不免感慨——眼前的荣华富贵,来得竟如梦境一般。可反观善儿……”皇后性子本就软和,说不出对孩子不利的话,只望着窗外轻声道,“她小小年纪便经历这般起落,我看着实在心疼。”
“娘娘是福泽深厚之人,日后有您护着公主,她定会越来越好的。”嬷嬷连忙宽解道。
皇后轻轻点头:“但愿我们做的这些,能弥补她受过的万分之一伤害吧。”
与此同时,赵善正在韵卿宫中静养。她刚喝完一碗燕窝粥,正靠在窗边软榻上看书,忽闻门外传来脚步声,宫女进来禀报:“公主,尚宫局的掌事嬷嬷来了,说有要事向您禀报。”
赵善放下书卷,微微坐直身子:“让她进来。”
掌事嬷嬷走进殿内,先向赵善行屈膝礼,而后笑着说道:“公主,奴婢是奉皇后娘娘旨意来的。娘娘已经开始为您筹备及笄礼了,按陛下的旨意,是依公主最高规格来办呢。”
赵善闻言,脸上立刻绽开欣喜的笑容,心中却翻江倒海般涌上一阵恶心——这及笄礼本就该是她的,如今却被当成恩赐一般施舍。可她只能强压着不适,摆出一副真挚的模样:“真是让母后费心了,也多谢父皇恩典。只是我如今身子尚未完全康复,怕是要多劳母后操心了。”
“公主说的是。”掌事嬷嬷看着她的模样,似有话要说,最终却只是低下头,神色中带着几分不忍。
“娘娘说了,您的身子要紧,学礼之事会酌情安排,不会让您累着。过几日国子监会派一位礼仪博士来给您讲及笄礼的规矩,您到时候好好听着便是。”嬷嬷顿了顿,又道,“另外,织染局正在为您赶制礼服,娘娘特意让奴婢来问问您,可有喜欢的纹样或颜色?若是有,奴婢再去跟织染局那边说。”
赵善摇了摇头,语气温顺:“母后考虑得已经很周全了,我没有特别的要求,这样安排就好。”
掌事嬷嬷看着她这般懂事,心中更觉不忍,再也待不下去,匆匆起身告退。
待嬷嬷走后,赵善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脸色变得苍白如纸。肠胃中翻涌的恶心感再也压制不住,她来不及起身去偏殿,下一瞬便俯身呕了出来。
“公主!”守在一旁的宫女茉莉见状,连忙上前扶住她,声音里满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