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这小小的柳家湾,一个小孩子还有这等伶牙俐齿,临危不惧的本事。
倒是把我这不请自来的贵客,说得惭愧了。”
“父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少年不过是万千京畿地区孩童的一员,以前也只是如孩儿一般,如乱世浮萍。
现在都是父亲拔乱反正,让权贵们放血的功劳。
才让这些少年人衣食无忧,还能读书学到本领,开拓了眼界。”
英气少年没有原来历史上,经历过的那些磨难,说话直来直去,如出鞘的宝剑,锋利无匹。
“好了,你就别拍马屁了。拍起来忒刺挠人了,没有钱管家拍得圆润。”
三人站在一旁,谈笑风生,完全没有被人当场抓住、在别人家库房里做见不得人的事的窘迫感,反而像在自家院子里一样轻松自在。实际上,他们的言谈话语之间,已经隐约透露出各自的身份。
尤其是站在正中央的那个青年人,他所说的话,很多都涉及到崇祯新学的内容。这让一直立志要尊称崇祯皇帝为校长、成为皇家军事学院优秀学生的安平,心中愈发涌起一股强烈的熟悉感。
突然间,仿佛有一口大钟在安平的内心深处被敲响,发出“咚”的一声巨响。这声音震耳欲聋,让他的脑海瞬间变得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只有那枚银钱币上的肖像,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半身肖像,由意大利画家精心绘制而成。肖像上的皇帝陛下,气宇轩昂,威严而庄重。
安平凝视着这枚银钱币,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由自主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说道:“草民柳家湾辽东移民,六号厂皇庄皇家公司员工安老六的独子安平,拜见皇帝陛下!”
安平报出了一连串代表自己身份的话后,便如同捣蒜一般不停地磕起头来。
“好个机灵的小子啊!”崇祯皇帝见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本来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你这村子的库房里是否有硕鼠作祟,没想到却钓到了你这么一条‘御猫’!”
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缓缓走出了库房,似乎完全不在意外面那瓢泼大雨。雨雾弥漫之中,一队骑兵宛如雕塑般静静地守候在不远处。
安平此时尚处于懵懂状态,对于崇祯皇帝口中的“硕鼠”和“御猫”究竟是何意,他全然不知。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他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他这辈子积攒下来的最敞亮的话,目的无非是想给皇帝陛下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完他的话后,竟然转身就走,这让安平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皇帝陛下到底是留下了他,还是没有留下呢?
一旁的钱谦益可顾不得这些,他急忙打开随身携带的雨伞,手忙脚乱地跑出去,为崇祯皇帝撑起了伞。
而李定国则显得不紧不慢,他稳步走到安平面前,轻声说道:“起来吧,小子。闭上眼睛,不要去看下面发生的事情。拿着这个凭证,前往军事学院特务科报到。既然陛下说你是‘御猫’,那你就必须是‘御猫’了。”
安平乖巧地站了起来,闭上了眼睛。鼻尖传来了一阵清香,看来自己之前听见女人的声音,那是不假的。
“李大人,不知道这特务科是学什么的?”安平有时候就是大胆,眼前的英气少年很明显就是陛下的干儿子李定国。
民间现在都知道崇祯皇帝收了五个干儿子,分别是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和刘文秀,这其中已经拔尖的就是李定国和郑成功。
后者是他的父亲,海军提督郑芝龙的缘故,前者则完全是自己在杀胡令中杀出来的名气。
“哦,你是怎么认出来我的?”李定国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和他差不多年岁的少年。
“大人称陛下为父亲,想必大人就是陛下四个义子中的一位。
陛下的亲子都在襁褓之中。
大人的年龄看着和草民一样,而同样年岁的,草民记得只有大人您和另一位义子艾能奇,艾能奇已经外放,不在京畿地区。
另外三位,两个年龄偏小,另一个年龄偏大。
而能常伴陛下左右的义子有两位,一位是延平国公郑成功,另一位就只能是大人您。”
“说的不错,那你就更该去军校特务科了。
特务科毕业的人,都是去厂卫情报系统。”
“东厂、锦衣卫?”安平实在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和这两个凶名昭着的机构挂上号。
“怎么?你不想去?”
李定国看出来安平脸上有难色,以为他一个农家子,还敢挑挑拣拣。
“不是,大人您误会了。只是此间,有一位致仕的武官大人,相中了草民,收我为徒,曾经有意举荐草民报考军校的步兵科。”
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小子,还有一层关系,看来不需要什么机缘,这小子以后也是当武官的命。
“哪个致仕武官?叫什么名字?”
“家师原固原镇副将,现在永平府赋闲在家,孟讳乔芳。”
········
“孟乔芳?”一处庭院内,正在马湘兰服侍下擦干头发的崇祯皇帝,听见了这个人名,竟感到莫名其妙的熟悉。
他能熟悉,却还没有见过的人,那必须出现在自己的名人录中。
这本名人录的内容有两份,一份在军机处的屏风上,有黄纸裱糊,只能崇祯皇帝拆开看,另一份拓印出来,崇祯皇帝贴身收藏。
“孟乔芳,字心亭,直隶永平(今河北卢龙)人,汉军镶红旗,清初名将,官至兵部尚书,抚陕十年,谥号忠毅,铁杆汉奸一枚。
他是在崇祯三年、天聪四年,八旗兵第一次入关时候被俘,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这一世,只是两蓝旗叩关,还没有打进来,倒是让一众汉奸失去了攀龙附凤的机会。
这一世大明朝已经恢复了活力,起码朕是这样认为的。
那些潜在的未来的汉奸能臣,自己还用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