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宫殿廷议。
实权人物汇聚一堂,等待着曹丕到来。
侍女们送上应季的瓜果,众人也低声开始闲聊。
陈群和司马懿待在左侧。
“我在洛阳那边的门生来了消息,说曹植正带领劳工修缮宫室,以仲达来看,这是为何?”
“应当是要迁移天子,为后面的事情做准备。”
司马懿一边开口,一边看向宫门口的大将。
许褚封了侯位,曹丕让他退居二线,如今新任的宫廷宿卫统领也早已换人。
如今守卫宫廷的乃是夏侯渊三子夏侯称。
夏侯渊退居二线,曹丕一骨碌就把夏侯家的年轻人才全部拉了回来,任命要职,掌控朝局。
“如今夏侯氏充斥宫廷,怕是要有动作。”
“几个险要人物都挺不近人情。”
陈群也看了一眼夏侯称。“着实没有可打点的地方。”
“若是能够打点,就不会能成宿卫。况且此人是凉州战场回来的人,还是小心远离。”
司马懿心里轻叹,没能在军事方面有所建树,是他的一个遗憾。
想着把自己调到长安,直接被曹真驳回,自己想在军中结交人员的事情也泡汤了。
“先看看魏王今天召集所为何事吧。”
陈群眼神飘向斜下方,刘晔正在和夏侯荣交谈,指点不足,夏侯荣也是连连称谢。
出于对家里人的历练目的,夏侯荣破格获得了会议的旁听权,前来观摩学习。
“我们的汉室宗亲刘子扬,对着夏侯家的人倒是颇有照顾,这是稳坐莲台啊。”
“刘子扬此人智谋绝伦,最好不要和他挑起矛盾。”
司马懿只是摇头,刘子扬和他们确实不是一路人,聪明人有自己的想法,是最麻烦的事情。
“而且那位还活着,才是我最担心的……”
一个靠着柱子疯狂打瞌睡的小老头,两边还专门有侍从伺候,生怕他摔着。
这就是老谋臣的含金量,魏王的专属恩宠,贾诩。
”“他闭门不出,表明了 与世无争。敬而远之即可。况且此时我们的大事,乃是推行中正之法,须得细细谋划。”
“不可急躁,最近我们手伸太长,魏王已有不满。连华子鱼,王景兴二位都派人告诫我等,说明确实过头了。还好今日二人不在,不然怕是要耳朵嗡嗡。”
司马懿轻声安慰。
“我知道长文兄想的是万世谋划,但不可急于一时。”
众人叽里咕噜的聊天,直到身后来了一声洪亮的嗓音。
“魏王到!”
夏侯称大喊一声,就看到曹丕在曹洪的陪同下慢慢走进大厅。
曹洪看到司马懿的时候,冷哼一声,继续跟着曹丕向前。
陈群倒是轻声开起玩笑。“看来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们曹将军还在记仇。”
“确实是我不愿意和他结交,他记恨于我,也没什么问题。”
早年曹洪曾经想让司马懿给她帮帮忙,做一个类似军师的角色,那时候司马懿在家摆烂,自然是不愿意接受。
只不过现在出仕,这以前的烂账就要结仇了。
“不过子廉将军,倒也是个人才。”
说起曹洪,司马懿也是佩服,本以为因为世子夺位相关事情,这位要倒霉到底了。
也不知道曹洪是听了谁的建议,又是送钱,又是献宝,又是找卞夫人。
硬生生把曹丕本来要整曹洪的心思按了下去,后来曹丕也想通了,曹洪毕竟也是自家人,用着顺手,也不能太打压。
曹洪自己也老实很多,完美的扮演着曹家重臣的角色。曹家互帮互助的蓬勃生机跃然于眼前。
“诸位请坐。”
曹丕安排众人落座,同时让侍从把一份份文书依次发放。
“今天的主要重点都在北边。”
曹丕伸手指向一旁的地图。
“田国让和牵子经也多次上书,让孤趁着南边战事未起,快刀斩乱麻,借鲜卑内部争斗的时机,安抚良善,讨伐不臣。孤深以为然,所以要人牵头出个方略,到时候再议一议。”
说完他看向刘晔。
“子扬你出个章程,到时候给孤先审视一番。北边相应的资料你任意调取。夏侯家的几个娃娃都给你打下手,也让他们跟你学学。”
“是。”
刘晔领命,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另一个问题则是在辽东。父亲当年没有处理的公孙氏,我已经容不下沙子了。而且现在的公孙康是个下面不行的废人,也应当趁着机会收复辽东,扫清后顾之忧。这件事兹事体大,不知谁来牵头,给孤拟个方略?”
司马懿感觉气氛不对了,好像是冲着他来了?
“魏王,臣推荐司马仲达。”
“子廉叔何出此言?”
“司马仲达虽是文吏,但曾随先王转战各地,通晓军事。前次讨伐孙吴,更是居中调度,维持运转,可称全才。收复辽东一事,交于仲达,必能有两全之策。”
“子廉叔言之有理,但是仲达军中资历浅薄,不能给他强压担子。仲达,你意下如何?”
“请让在下一试。”
这双簧太直白了,毫不掩饰的让自己入坑。
但是这也是曹丕赤裸裸的条件交换,要话语权,就用功绩来说话吧。
司马懿心里也清楚,这件事情办好了,自己在军中想必也能有一定的影响力。办不好,估计以后也就一直待在中枢对着文件叹气了。
“那就劳烦仲达了。相关资料任意调取,无需请示。对辽东之事有任何疑问,可书信询问子文,他对那边了如指掌。”
目的已经到达,曹丕的心情好了很多,他看向众人缓缓开口。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天下鼎立,何为正朔?
望诸位用心从事,自当乘风而起。”
图穷匕见,目的明显。
陈群、司马懿了然于胸,一脸果然如此。
刘晔没什么表情,心情可能有点复杂。
曹氏夏侯氏诸人,则是面有喜色,斗志昂扬。
贾诩摇摇晃晃,终于是睡醒了,等到散会的时候,也被曹丕单独留了下来。
“先生可有教我?”
对于这位帮他稳固世子之位的老智囊,曹丕是真心尊敬,再加上贾诩的与世无争,和所有人保持距离,更是增添了他的重要性。
“魏王是想用司马,还是要杀司马。”
“他最近和陈长文动作太多了,令孤不喜。但是孤接下来要做的,又必须要他们的支持。况且我怎么能动他?”
曹丕自嘲,更进一步哪里离得开这些人的支持。
“那就恩威并施,用辽东之事敲打一番。”
贾诩睡眼惺忪。
“若能成自然皆大欢喜,若不能成,也该让他们助魏王一臂之力。”
“正是如此,那刘子扬此人,先生可有话说。”
“重用即可,但此人可亲不可近,他太聪慧了。”
贾诩难得来了精神。
“刘子扬向您献策的时候,同时肯定会把他关于辽东的方略也一并送上。”
“原来您是这个意思。那如果我更钟意刘晔之策,那当如何。”
“让司马懿去反驳就行了。这是他的防进阶之计,他不会让别人耽搁的。到时候,谁嘴巴大,就听谁的。”
问完心中疑惑,曹丕恭敬的送走了贾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