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手持青碧玉圭,静立如星穹之轴。
炽盛光如来右施无畏印、左结与愿印,掌心日月轮转,光耀大千。
酆都北阴大帝默托生死簿,身后轮回隐隐,界定阴阳。
而在三圣法相的注视之下。
宽袍大袖、手执太乙宝剑的先天神只——太一,缓缓盘膝而坐。
祂与卢云本体如出一辙,姿态同步,神情合一。
只见。
太一将太乙宝剑横陈于膝前,十指飞旋,道印迭起,蓦然开口,声如太古雷音:
“气运龙门——”
“此时不现,更待何时!?!”
敕令既出,诸天共鸣。
轰——!
刹那间,一座巍峨巨门自虚无中悍然撞出,龙吟缭绕,气运如海。
气运龙门紧闭不开,门扉之上九条应龙盘踞,龙鳞熠熠,龙目半阖,似醒非醒。
门前汇聚的诸天气运如汪洋涌动,磅礴无比。
龙门两侧的应龙眼眸微动,似有所感,正要睁眼看个分明——
却又闻太一神音再起,叱咤如剑:
“太乙十神君,何在?!”
声落神临。
五福、君基、臣基、民基、小游、大游、天乙、地乙、直符、太乙——十神君应声齐现。
如星布列,如雷临庭。
一时间。
整座气运龙门陷入一片诡寂,门上九条应龙竟齐齐缄默,龙首低垂,再无动静。
龙门依旧紧闭,不言不开。
如亘古未启之天关。
五福真君,乃福泽降世的雷府司命,执掌人间福禄寿夭、气运丰歉,为十神君之吉曜主。
君基真君,乃国祚存续的帝基镇护神,专司帝王基业、王朝兴衰与正统传承,是为“国祚之锚”。
臣基真君,为朝堂纲纪的辅弼监正,察群臣忠佞,辨贤愚善恶,清者得“仕途通达”,浊者遭“官非缠身”。
民基真君,乃民生存续的地利司农,掌农耕桑蚕、水利衣食,护民生根基,定五谷丰歉、灾荒消长。
小游真君,为灾厄预警的流雷巡察使,主区域性兵灾、疾疫与动乱,乃凶曜之副,以巡行标记灾萌。
大游真君,乃天劫执掌的雷霆行刑神,司天地大劫、王朝覆灭与大范围灾变,为十神君之凶曜主。
天乙真君,为阳间护持的雷府护法,专护正道、修行者与法坛,是阳界邪祟之终结。
地乙真君,乃幽冥镇慑的阴雷执法,主地下阴邪、土中精怪与幽冥逃魂,为阴界秩序之维护。与天乙并称“乙神双护”,一护阳,一镇阴。
直符真君,乃帝令传宣的雷府驿使,专递太乙大天帝与天庭敕令,协十神进退,为神权中枢之枢纽。
太乙真君,为神系统御的总领执法,乃太乙大天帝之法身分身。
与天帝神格同源,掌十神君行止之权,位仅次太乙大天帝与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此刻,由这十位执掌诸天运朝、司宰世界权柄的太乙神君,共为开门使者——
纵使气运龙门之上那九条应龙身份再尊,亦无权阻拦。
更何况。
远处尚有四圣巍然矗立: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执圭静观,炽盛光如来手托日月,酆都北阴大帝默立轮回,先天神只太一横剑在前。
西方的黄天道国早已倾覆。
而东方的天庭,依旧统御诸天。
一片沉默之中。
太乙十神君齐步上前,各运神权,共推龙门。
“嘎吱——!!!”
一声亘古未有的巨响自门轴传来。
恍若天地初开之音。
门缝渐启,其中无数气运之灵如潮涌动,推推攘攘,争先恐后欲要窥见。
究竟是何人。
启此天命之门!
“近些年来,可有好一阵不见龙庭之主驾临此地了。”
“只怕连祭天大典的仪程,都忘得干干净净咯。”
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自门内传来,带着几分悠远古意。
“嗬嗬嗬——”
另一道略显浑厚的声线笑着接话:
“您还真是健忘。”
“前些时日不还有个‘大康龙庭’,妄想飞越龙门么?可惜啊,连门楣都没摸着。”
“成王败寇,连名录龙门的资格都算不上,也配开口提‘飞越’二字?”
第三个声音冷然打断,语气中尽是不屑。
随即,声音又压低几分,透着些许困惑:
“不过说来也怪。”
“近来龙门里头,确实混进些听不懂灵言的怪家伙,满口尽是些无意义的呓语,扰得人心烦。”
话音未落。
几道离得最近的气运之灵已自门缝中翩然飞出,落地化形。
卢云抬眼望去,竟是故人。
正是东方天国的气运之灵,与那疑似上帝约柜所化的气运之灵。
昔日他初入气运龙门。
为“承格天庭”一事,曾与二者有过一战,彼时它们皆大败而归,铩羽离去。
“是你?!”
东方天国的气运之灵一见卢云,顿时脸色大变。
目光四下一扫。
昔日被他屡屡欺压的妖清运朝之灵早已不知所踪,想必是趁机躲入了龙门深处。
它心头一凛。
哪还敢多留半刻?
当即转身便走,只想溜之大吉。
也就在这一瞬——
卢云抬手虚按。
身旁两头阴世、阳世气运之灵昂首长啸,咆哮着撞入那气运龙门之中!
“敕令:卢悦、烛阴携大罗天网,统合气运龙门——”
声如天宪,字字如雷:
“三日之内,不得有误!”
“得令!”
烛阴应声而动。
身形暴涨,化作无边无际的烛龙本相,横亘于气运汪洋之上。
龙首昂然。
只是漠然一张口。
轰隆!
一座巍峨森严的鬼门关。
在气运龙门之内悍然凝现。
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幽冥震荡,硬生生从那磅礴气运之海中“挤”了出来!
关门洞开,万鬼齐出。
酆都诸圣引路,十殿阎罗列班,十大阴帅挥旗,黑白无常锁链锵然,阴司城隍持笏相随,其后更有酆都鬼将统领万千猖兵,如墨潮般汹涌而出。
而在地府大军之后。
地藏王菩萨座下僧众默然随行,个个合掌低眉,口诵超度经文。
佛光与鬼气交织,准备前往诸天阴世冥土,行那渡化众生、厘定轮回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