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蓉蓉对李书锦点点头:“她才侍寝一日就被晋了位份,纵观后宫,谁有这个殊荣?他们现在估计是有了些龃龉,怕是后面还有恩爱的时候。你可仔细些,免得将来……”李书锦心里也明白这些,可是面对三娘的时候,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她自觉什么都比三娘好,可是三娘就是样样都压她一头。于是反驳着:“那还不一定呢,万一我们提前有了皇子呢?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可没有防着我们有孕呢。”
武蓉蓉虽然不太赞同李书锦的话,只不过她也不想与李书锦争执,就笑着岔开话题:“嗯,是呢,愿妹妹早些达成所愿。”说完,眼神又暗淡了几分。李书锦没注意她的神色变幻,也回着:“希望姐姐也是。”武蓉蓉偷偷撇了她一眼,没做什么反应。
随后二人一起去高滔滔那边问安,却被告知太后正在待客,不方便见二人。二人就回去了。
此刻,司马光正对着高太后垂手而立,神色里带着些不甘和压抑。
“你是说范纯仁也被贬了?”高滔滔有些不可置信。
“正是。”司马光回答的不疾不徐。“因着上次的‘常平新法’,也就是现在所简称的‘青苗法’,苏辙几次三番阻挠新法颁布被贬之后,范起居为此与官家理论了一番。官家当时并没有任何处置。不过前几日,范起居又提到关于马上要颁布的农田水利新政中存在一些弊端,官家就当场发落了他,外派河中知府。这几日连着刑部的刘述和丁讽也一起牵连,贬去江州和复州。”
“刘述和丁讽也一并贬了?”高滔滔更是有些震惊。
“不止于此,还有审刑院王师元、侍御史刘琦、开封府王克臣等一众人。”司马光有些痛心疾首。
“哦?”高滔滔凤眼微眯,“都是邢法一脉的官员?”司马光颔首:“正是。”
高滔滔心中响起警铃,喃喃这:“他这是要肃清后路啊。”
司马光赞许的看向高滔滔:“太后娘娘,恐怕这新政还有后手。如今已经增加了新法实验的州府,也专派了‘常平使者’四处督政,还清理了兵部和刑部的官员。日后的革新,恐怕还会层出不穷。”
高滔滔没有顺着司马光的话说,而是反问道:“如今那‘青苗法’效果如何?”司马光斟酌了一下汇报道:“此法在一些州府有些效果。只是……”他吟哦着,没有继续说。
“只是如何?”高滔滔问着。司马光只能继续回话:“只是触及了许多官员的利益,尤其是宗室那边。众人意见颇大。”高滔滔冷笑两声:“哼哼,不就是抢了他们的赢头吗?官家原本也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光不敢评价赵顼,只顺着自己的话说着:“所以他们有些官员阳奉阴违,从中作梗也从中获利。导致新政推行起来有些不好的名声。”
“哦?”高滔滔微微勾了勾唇角,“那就让这些不好的名声落实一些,声名再广一些。看看我那官家儿子还有什么好办法。”
司马光微微抬头,却最终也没敢看高滔滔。他心里对于高滔滔的话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作为守旧一派的领头人,他是希望看到赵顼失败的。不仅可以保护现行的朝堂礼法,维护宗室体面,还能保护各世家利益不受损害。
但是另一方面,他作为曾经也是心怀天下的学子与臣子,他又希望这个青苗法真的能被好好实施。毕竟也算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只是略微激进了些。若是采用一些怀柔的手段加以调和,用个一二十年,定能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