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前三十年都过得虚无飘渺,我不知道我在干啥,盲目的,好像想到一件事就去干一件事,总能听到围绕在身边的人欢呼,但我却并不认为这值得高兴,只是在我毫无追求浑浑噩噩度日下,随手创造的一件器物。
帕特一直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怀疑,他有时候不经思考,过于天才,是否也是一种负担,他能感受到,周围那种炽热,崇拜,羡慕的目光,那些目光仿佛要将自己融化,帕特并不享受这种感觉。
作为星国人,作为一个从落后地区来的乡巴佬,不管是在天才精英云集的王室高等研究所,还是在王室科学研究院,亦是在王室科研学院,帕特都是如明星般闪耀的人物,在这里,天才只是进入的门槛,而他作为天才中的天才,在这种地方依然无法填补他内心的虚无。
帕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以前在家乡,这个偏僻的贫穷小镇,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总会投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自己的学习速度和认知理解,在周围人的眼里,自己就像一个怪胎,根本不像是正常人。
自己在这种不理解,偏视,异样的眼光的环境中长到了十多岁,终于离开了那里,一个路过的战国商人,如获至宝地把他带到了印国首都,一座快速工业化现代化的都市,并告诉他,这里才属于你,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归属。
一开始帕特非常兴奋,他终于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来到了一个陌生,并让自己激动万分的新地方,这里的所有人都会读书看报,文质彬彬的,他们谈吐大方,神情自然,悠闲的喝着咖啡,泡在书的海洋里。
帕特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只有在自己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懵懵懂懂,才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认同感,可长大之后,他这如同神迹般赐予的大脑,让他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太聪明,太敏锐,以至于周围的人,根本看不起他这么一个异类,因为这里只是一个畜牧业的农耕小镇,在普遍的证明认知中,有力气,会干活才是硬道理。
而不是像帕特这样,每天只会抱着一本书,什么活都不会干,只会像周围的人津津有味的谈论大家根本听不懂的话语,说着书中那些大家感到陌生的文字词汇。
“他是个废物,只会拿着他那本破书,谁看那种东西啊,有什么用。”
“就是就是,干活从来不帮忙,他上回挖一颗土豆的功夫,我都挖了一筐土豆了,他这样迟早饿死的货,现在也就靠他父母养着他。”
“如此说来,沃特阿姨真是可怜,大儿子挺精明能干的,结果就这么没了,又生下了这么一个废物儿子,以后都没得指望了。”
帕特大抵记得,自己是有一个哥哥,虽然母亲没有直接跟他说过,但是听周围人聊天,他大概知道自己已经有个哥哥,也明白了为什么父亲母亲年纪这么大的原因,只不过自己那位哥哥因为什么意外死掉了,于是才有了自己。
哈特也经常听到邻居家议论自己家,那时候家里生三四个孩子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家里人越多,劳动力就越多,倒也是可以理解,帕特是这样认为的,隔壁邻居家兄弟姐妹甚至有6个,但唯独自己家,老成为别人饭后的谈资,因为自己家只有自己这一个孩子。
就算后来母亲没有生下自己,他们家也只有哥哥一个孩子,聪慧如帕特都没有想明白,小镇上家家都是兄弟姐妹连成串,为什么唯独自己家只生自己一个,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只有父亲一个健壮劳动力,母亲经常体弱多病,干不了什么活,那为什么不多生几个孩子呢。
多年之后,帕特回想起这件事,再想到最近动荡的局面,难不成母亲未卜先知,知道以后要打仗?反正镇子上那些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很多人都被强制拉去充当炮灰了,而自己因为是独苗,因此免于一难。
自己去印国留学之后,就没怎么回来过了,他讨厌家乡,那种气氛一直压着自己喘不过来气,很难受,因此一走就是很多年,与父母的书信往来也很少,在一次课堂学术演讲上,帕特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但他面不改色,当时还是院长亲传学生的帕特,已经可以独立开设讲堂了,他只是匆匆的看了一眼书信就把他扔到了桌子上,接着面对着黑板画起了粉笔,讲台下还有100多名学生等着他。
学术演讲结束后,帕特很冷静的,只是把姓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他没有哭,甚至不觉得悲伤,整个人都是麻木的,他的人生前十几年都在那个不被人理解的小镇上度过,一回想到那种日子,帕特便觉得厌烦,他不想回到那里。
不过最后他还是参加了母亲的葬礼,怕他的内心产生了一点空虚,只不过他依然麻木,冷静,像是没有感情的人,或者说像是一本很厚的书,很厚很厚的书,翻开这一本书,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但这些文字都是黑色的,印在了雪白的纸上,就像帕特眼中的世界一样,黑白分明,毫无光彩。
一切都是灰暗的,有条不紊的,绝对秩序的,冷静的,没有什么跳脱的情绪在这本书里,这本书里面不会出现什么红字,黄字,只有黑字,密密麻麻的黑字,黑字白纸。
只是在家里待了一天,他就待不下去了,马上返回了印国,临走时也只是跟父亲简短的告了个别。
“你要走了吗?”
“是,还有几份研究报告没写。”
“路上慢点,大鼻子的马好像快要死了,喘气很厉害。”
“好的。”
两人的对话十分简短,帕特的父亲跟他也很像,只不过性格上相像,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但确实是老一辈农民,一辈子也没离开过这座小镇。
大鼻子是小镇上马车夫的外号,大家都这么叫的,因为他的鼻子很大,他是镇上唯一的马车夫,养着两匹黑马,接送镇上的人前往外地。
“才待一天就要回去吗?”大鼻子问道。
帕特静坐在车厢后座上,依靠在窗户上,望着外面不断变换的景色。
“是的,这里呆的不太习惯。”
“你可是在这里长大的人啊,怎么会不习惯呢,现在大家都说你出息了,是有学识的大学者,什么时候给我们这些乡巴佬也讲讲课。”
“嗯,以后吧,等以后有机会。”帕特还是一如既往的寡言,他总感觉跟家乡的人聊不上什么话题。
回到了印国,待了一阵子之后,帕特内心的空虚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大了,帕特变得更加迷茫,他学的知识越来越多,看过的书越来越厚,学位越来越高,但他发现内心的空虚不仅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
我到底是怎么了,我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天才的诅咒,幽幽的声音从耳边响起。
帕特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把该学的都学过了,几大学院的图书馆都被他翻了一遍,他失去了目标,生活开始变得浑浑噩噩,每天除了讲课,就是做研究,帕特感觉自己要把自己逼疯了。
他只能自己再做点什么小研究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就当是给自己解解闷,再继续这样下去他要疯了,然而这些只是随手做出来的小研究,反而又引发了巨大轰动。
他被一次次捧上神坛,被成百上千的学子学妹们围成一团,被学院赐予了百年来最优秀的学者称号,他成了整个学院的骄傲,成了明星,所有人都在无一例外的讨好他,奉承他,名誉财富正如洪水般向他袭来。
然而帕特对这一切都还是依然无感,他只感到内心空虚,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看向周围人的视线,看向他们的眼睛,顿时感觉有些陌生,这里,这里也不再有归属感了,这些曾经被帕特当作同类的学者,现在在帕特眼里,也都成为了被自己超越,只会阿谀奉承的愚人。
曾经他感觉这里的氛围很好,大家都饱读诗书,大家都会思考学习新的事物,大家会互相竞争,又创造了什么新的学术成果,而不是在家乡那样,比谁挖土豆更快,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环境。
可现在,帕特感觉自己已经超越了一切,超越了曾经的同学,超越了曾经的老师,超越了学院里的所有学者,他太聪明了,这种感觉只会带来更大的空虚。
帕特知道,自己不能再留在这里了,否则自己也会慢慢变成和这些人一样,成为只会追求名利的逐渐扭曲腐化的疯子。
帕特离开了自己曾经认为是一片净土的学院,离开了印国,回到了星国,他没有再回到家乡,因为父亲也已经去世了,他甚至连葬礼都没去,正值兵荒马乱之时,随处寻了一座小镇,隐居了起来。
他决定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这过去30年,意义不明的人生,他娶了妻子,决定开始新的生活,让自己这本很厚很厚只有黑字白纸的书,也能沾染一些别的色彩,而不是蒙上一层灰尘。
我依然每天都在搞一些无聊的研究,偶尔也还会和学院那边的同学有一些书信交流,生活仿佛还和以前一样,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但实则大不相同,我也会开始看一些以前不会看的书,一些无聊的作者写的无聊小说,我开始出门散步,而不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地下室。
我的作息不再那么杂乱无章,我会每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我也会受邻居家邀请,去参加周末聚餐,我也会逗小孩笑了,我之前送给邻居家小孩一个随手做的弹弓,他高兴的围着圈子跑了三圈,我记得很清楚,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有我的妻子陪伴着我,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原来您有妻子,唉,看来我没机会了。”帕特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故事,曼莎见帕特彻底讲完了自己的故事,这才略带失望的说道。
今天曼莎送饭来,就一直想听听帕特的故事,帕特正好也没有什么事情干了,地图他已经背的烂熟于兴了,地图所经过的路线他也出去踩点过好几回了,确保一切无误,反正也没有事干,干脆就讲一讲自己以前那点破事儿吧。
“哈哈,那我们俩也很有缘分,至少在这里碰到了你,谢谢你愿意每天来陪我。”帕特这会儿情商倒是变高了,要是放前几年他估计会说,那真是太可惜了,我们俩没有缘分当夫妻这种非常扫兴的话。
“看得出来,您有了妻子之后,情商确实变高了,以前在学院的时候,总是看您板着一张脸,谁都没法接近,好像跟任何人交流都很冷淡。”曼莎打趣道。
“怎么样?还是有改善的吧我也希望现在的我已经超出了以前你们对我的认知。”帕特吃掉了最后一口面包,缓缓站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明天就要行动吗?”曼莎把饭盒收拾干净。
“是的,这里不能待太久了。”
“那明天就见不到您了。”说到这里,曼莎脸上的失望之情难以掩盖。
“明天见不到,后天也有可能见到,后天见不到就大后天,总之再往后哪一天都有可能,咱俩这么有缘,这肯定不是最后一面。”帕特情商俨然已经登峰造极。
“怎么就那么肯定呢?等您离开这儿了,以后要么战况就更激烈了,要么我们就撤离这里了。”
“说不定哪天你的部队也会调离凤凰城,到时候咱们战场见,说不定也行。”帕特调侃道。
“嗯,那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想去前线,到时候说不定见到就不是全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