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涌入了别墅的院内,他们分工明确,而且上来就各奔自己的目标:一组两人绕到了别墅的侧后方,防止对方狗急跳墙;二组四人动用了破门器,准备强攻别墅的大门;三组四人则通过搭人梯的方式翻上了别墅的二楼;狙击组则辅助封锁别墅的正面。
所有人都已经各就各位。
液压破门器抵住门锁,仅用了两秒钟就将别墅大门的门锁给顶开了。
队长通过喉麦开始发布指令:“3——2——1——动手!”
一楼的敌人确实非常警觉,他明显已经发现了异常。
门口的队员刚破开门锁,就清晰地听到了屋内那声拉动手枪套筒的声音,甩手就是一枚特制的微型震撼弹顺着门缝滚进了客厅。
白光在屋内炸开,穿透别墅的落地玻璃窗,连院子外面棕榈树叶的脉络都被照得清清楚楚的,至于低沉的爆炸声,则完全被海风稀释了,起码没有惊动远处的安保巡逻车。
棕榈树道旁,看到别墅里射出的这道白光,四辆负责接应的黑色轿车立刻打着了火,朝着别墅的方向飞驰。
别墅的客厅里,被震撼弹弄得晕头转向的家伙,挥舞着手里的伯莱塔手枪,却不知道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开枪,踉踉跄跄地趴在地上摸索。
踹门而入的两名队员手里都端着加装了消音器的mp5,子弹泼水般地横洒过去,打在了那家伙的身上……尸体重重地倒在铺着羊毛地毯的地板上,地毯上的金色花纹被溅上了暗红色的血污。
睡在主卧室的小头目,正是那个黄昏时操控无人机的中年男人,他被震撼弹的响动惊醒,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枪,来到窗口位置撩开窗帘张望,一眼就看到了楼下的突袭队员。
他举起手枪正要去推窗,天台上的狙击枪就响了。
动静不大,而且声音非常沉闷,听上去和俄罗斯着名的“呲水枪”SV-99有得一拼,就算没有海风,这种声音也根本传不远。
子弹穿透玻璃,击中了中年男人的大腿。
男人倒地后,本能地一个侧滚翻,滚到了狙击手的视线盲区去了。
二楼的其他三个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交叉火力封堵住了上楼的楼梯口。
可惜双方无论是在人数,亦或是装备上,差距着实有点大。
“叮里哐啷”一阵响,一枚进攻型手雷从阳台上丢到了三人中间。
三人面色大变,双手抱头赶紧趴下。
“轰隆!”
气浪震得屋子里的家具和玻璃“哐当”乱响。
或许是这一连串的动静终于惊动了远方的巡逻警车,又或许是有邻居听到枪声和爆炸声,拨打了报警电话……总之,警车拉响了凄厉的警笛,朝着别墅区这边驶来了。
两名队员从阳台上闪身冲出,对着趴在地上的三个家伙,手里的冲锋枪疯狂地喷吐着火舌……
片刻后,一名队员从主卧室里拖出那个中枪的中年男人。
这家伙的运气不太好,子弹击中了他大腿的股动脉,引发了大出血,眼看着人就要不行了。
队长暗骂一声晦气,挥手道:“给你们五分钟,搜索一切有用的东西,五分钟后所有人员全部撤离,现场也要全部摧毁……”
凌晨2时37分,突袭行动正式结束。
队员们在地下机房内查获了大量的加密硬盘,还有卫星通讯设备……别墅的监控硬盘也被带走了。
队员们带着收获离开别墅,上了接应的轿车,顺着棕榈树道驶向海边的私人码头,很快便消失在维多利亚岛的夜色里。
两分钟后,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彻整个维多利亚岛,别墅在火光中彻底坍塌,玻璃和砖石的碎片飞溅到院子的泳池里,激起阵阵涟漪。
只有远处的酒店霓虹依旧在闪烁,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出人意料的是,这起骇人听闻的枪击爆炸案在社会上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第二天也只有几份当地的报纸在头版不起眼的角落上附上了一小则豆腐块大小的简讯,说是煤气管道爆炸,甚至连现场的照片都没有配发。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Eo方面暂时放弃了自己在西非地区的地盘和业务,开始主动收缩,显然是认怂了。
也是,没有好处的打打杀杀,不是他们想要的。
从那艘052dm上面他们就看出来了,“天怒”的身后,明显是有着华夏的影子。既然如此,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背后搞点鬼没问题,至于当面跟华夏叫板,他们没有那个底气。
西芒杜铁矿那边,老狼也查出了几个铁矿方面的内奸,再顺藤摸瓜一捋,躲在这些人后面的,果然也是Eo。
按照夏沫的建议,这些人被移交给了几内亚警方,憋了一肚子气的敦布亚可算是找到发泄的对象了。
后续的事宜,夏沫全盘交给了齐骆处理,他则是在11月5号晚上搭乘土耳其航空的飞机离开了几内亚,直飞伊斯坦布尔。
从伊斯坦布尔转机是前往台北最快的方案了,算上转机时间,足足需要三十四个小时,抵达台北的时候,估计也是7号的上午了。
金马奖的开幕红毯是不用想了,肯定赶不上,不过这台北之行,还是必须要去的。
夏沫已经是威尼斯影帝了,其实并不太需要湾湾这个金马奖的承认,毕竟威尼斯电影节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不是金马能比的。
但这次他的《周处除三害》一口气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动作设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等八项提名,湾湾方面也是诚心大力邀约,甚至暗示夏沫只要过去就一定有奖。
夏沫还是有点心动的,毕竟剧组可不止他一个人——这可是金马奖喂!你不想拿,别人想拿啊。再说了,除了最佳男主角,还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啊,这两个奖也是很香的。
华人电影三大奖——大陆的金鸡奖、香港的金像奖,还有就是湾湾的金马奖——它们都是各自地区最高级别的电影奖项。
先说金鸡,金鸡奖是所有华人电影奖项中最重表演性和专业性的,按理说权威性应该最高。
可不足之处也不少:一是金鸡奖每两年才举行一次,这个评选周期就有些奇葩,难免存在着时效上的滞后性。
二是金鸡奖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影帝从不二封!甚至影后,除了早年的巩丽、潘红还有宋春莉三人,之后也从不二封。
三是金鸡奖更偏向于小众影片和不知名的演员,而且参选的影片很多是主旋律电影,这样一来,最佳影片的含金量就下降了。
只要是得过金鸡奖的演员,即便作品再优秀,去了也只能帮别人抬轿子,所以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粉丝对金鸡奖的关注度自然就会大幅削弱。
少了那些大牌演员的捧场,金鸡奖再好,人气也注定高不起来。
再看金像,为了保护香港的本土电影产业,金像奖设置了严格的参评限制条件。所以参与金像奖评选的,并非涵盖所有的华语片,而是聚焦于香港电影。
要成为香港电影,下面这三大硬性要求你至少必须满足一个:一是导演是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而是出品公司(最少一间)是香港的合法注册公司;三是至少六名工作人员(每个项目限计一人)持有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证。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红火的时候,港片是华语片老大,这么玩当然没问题,可惜后来港片没落了,金像奖也就随之式微。
随着香港影人北上成风,金像奖的关注度自然也是每况愈下。即便如此,金像奖依旧固步自封,抱着与市场格格不入的老规矩不肯放手,结果是越玩越小,搞到现在都快变成香港人自娱自乐的玩意了。
不过再怎么说,金像奖依旧还有点余威尚在的意思。
最后来看金马,相比于以上两个奖项,金马奖的含金量还是要更高一些,毕竟它针对的是整个华语电影圈,像星马地区的作品也可以来参加金马影展。
金马之名,来自于金门和马祖,两者都是毗邻大陆的岛屿,是两岸一家的象征。
湾湾选择以“金马”作为电影节之名,也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