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城便见皇宫方向浓烟滚滚,火焰冲天。他们所住的驿站虽距皇宫不远,但也隔了一条街,因此回到驿站时,发现此处尚未被火焰吞噬,隔得较远。
叛军正在拆毁驿站前与皇宫之间的房屋,似欲清出一道隔离带。这些士兵拆房速度极快,显然训练有素。古代房屋多为木质,且连片而建,一旦失火,极易蔓延,故拆房必须迅速,以防火势扩散。
前方除了拆房的士兵,鲜有百姓围观。城中百姓显然已知战乱爆发,除非傻子,谁会跑出来看热闹,那简直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然而,赵桓与幸子却颇有雅兴,找了一间面向皇宫的屋子,赵桓还命御厨准备了一桌精美菜肴。两人就在窗前,望着不远处皇宫熊熊大火,一边品酒,一边赏“热闹”。
火焰愈发猛烈,尽管他们距离不算太近,但仍能隐约感受到火焰传递的热量和空中弥漫的烟雾。
就在这时,不远处宫门突然开启,从中涌出众多士兵,皆是源义朝和藤原信赖的手下,他们押解着后白河天皇及其子二条。
紧随其后的是一群哭哭啼啼的嫔妃和宫女,士兵们边走边用枪刀驱赶,催促她们加快步伐。堂堂天皇竟落得如此狼狈,令人不胜唏嘘。
后白河天皇忽然瞥见远处驿站楼上的幸子,急忙挥臂高呼:“幸子伯爵,救我,救救我呀!”
幸子瞥了一眼赵桓,后者却轻摇折扇,仿佛对眼前情景视而不见。无奈之下,幸子只能向后白河天皇做出一个无助的回应。
然而天皇显然不甘放弃,踉跄欲冲向驿站,却被市民拦下。
负责此次押解的藤原信赖骑马前行,扭头看了看天皇,又望向远处窗边观望的幸子及她身旁的赵公子,微笑着抱拳拱手,遥遥行了一礼。幸子微微点头,随后藤原信赖挥手示意,将后白河天皇及其子二条押走。
紧接着,众多官员被押至皇宫门前宽阔的大街,齐刷刷跪地。源义朝骑马现身,扫视一眼跪地的官员,拔出腰间武士刀高举,厉声喝道:
“我最后再问一遍,你们是效忠于我还是效忠天皇和平清盛?若愿效忠于我,便跪至我的马前;若执迷不悟,继续追随天皇,那就等着下黄泉与他们团聚吧,在那里继续伺候天皇,追随平清盛。”
话音未落,已有十数位大臣跪爬至其马前,磕头表示效忠。余下二三十人仍跪于原地,有的面露犹豫,有的神情决绝,誓要效忠天皇,故而直挺挺跪地,闭目待死。
源义朝怒不可遏,手中武士刀猛然下劈,喝道:“全部斩首!”
每位大臣前皆有一士兵持刀而立,此刻闻令,毫不犹豫挥刀斩落,人头纷纷滚落街面,脖颈处鲜血如泉涌。
这些被斩首的大臣中,不少其实仍在犹豫,尚未决定是否追随天皇或平清盛,未及深思,刀已落下,瞬间数十颗人头滚落街头。
源义朝面色阴沉地望向街上涌动的人群,心中涌动着嗜血的快意。他原本并未打算将这些人全部杀尽,然而,在他发出最后的威胁后,这些人依旧跪地不起,拒绝俯首称臣,这让他难以容忍,于是下令将他们全部处决。
反正大和国如今百废待兴,唯独不缺官员,愿意为官者大有人在。斩杀这些官员后,他随手一挥,带领几名追随的官员骑马朝着藤原信赖的方向追去。
经过驿站楼下时,他向楼上的幸子伯爵微微施礼,随后离去。幸子趴在窗边观察片刻,对赵桓问道:“他们把天皇押到哪儿去了?”
“押在城里的寺庙,应该会关在大雄宝殿。”赵桓回答。
“为什么要关在那里?”
“这你得去问他们了。”
赵桓自然是从史料中得知,只因皇宫被焚毁,他们需要一处关押重要战俘的场所,而城中的这处寺庙正是理想之地,空间充足,足以容纳这些人。
与此同时,藤原道则的宅邸也遭血洗,负责此次行动的是源义朝的两个儿子。
他们将藤原道则的家人集中起来,年轻女子被掳走,其余人等悉数斩首。一时间,整个庭院被血水染红。
此时,一名侍卫前来向赵桓禀报,已找到平清盛的妹妹花子,但无法将她带来。因为她对幸子和赵公子均不信任,已被吓得躲藏在自家一处老店铺的院子里,那店铺是她家商铺的租户经营,目前相对安全。
赵桓本就无意理会这个女人,既然她不愿前来,便罢了,于是摆手说道:“不用管她。”
此刻,在城中寺庙大雄宝殿前,源义朝意气风发地站在台阶上,聆听儿子源义平和源义展讲述战斗经过。随后他下令:“立即征召城中的年轻人组建军队,平清盛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必定会卷土重来。”
两个儿子应声答应,但随即提出:“可是我们手中并无足够的资金征召军队。”
“难道我们抢来的钱财还不足以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吗?”
两个儿子对视一眼,说道:“我们并未在城中大规模抢劫,若父亲认为可行,我们现在便去抢,定能筹得所需资金,组建军队。”
闻言,源义朝犹豫了。他志在统一天下,若将京城之人洗劫一空,必将后患无穷。京城中不乏中下级官员和富商,这些人乃大和国中上层核心,他需赢得他们的支持。若将这些人劫掠一空,无异于杀鸡取卵,日后如何是好?
于是,源义朝断然挥手拒绝儿子的提议,说道:“不行,绝不能在京城实施大规模抢劫。”
二儿子源义展问道:“那我们从藤原道则家中所得财物,不足以招募兵马吗?”
源义朝叹了口气,说道:“也只得如此,我们只能依据现有财力召集人马,打开家中库房,将所有钱财悉数拿出。同时号召其他将领,也出资招募勇士,组建军队。否则,平清盛杀回,我们恐难敌其强大军队,尽管其人数并不算多。”
两个儿子立刻应允。
然而,没等他的两个儿子筹措到足够的钱财,便有士兵疾驰来报,称平清盛的大军已返,距离平安京最多不过半日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