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骑士书屋 >  且隋 >   第289章 饿城

铁壁合围,如同一只无形巨手攥紧的大兴城,其内部的空气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压抑,而是凝固成了近乎实质的绝望。

秋日的阳光,徒劳地试图穿透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却只在断壁残垣间投下惨淡的光影。

风,扫过空旷的街道,卷起的不是落叶,而是呛人的灰尘和一种难以名状的、源自饥饿与恐惧的酸腐气息。

昔日繁华的朱雀大街,如今行人寥落。

偶有身影蹒跚而过,也是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同游荡的幽魂。

店铺,十室九空,门板歪斜。

唯有某些高门大院前,还有精锐的私兵持械守卫,与街角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空仓”的噩耗,如同最终判决,彻底击碎了反王联盟残存的秩序幻想。

那不仅仅意味着食物的断绝,更象征着希望之灯的熄灭。

原本就被围困的孤城,此刻更像一口正在缓缓加热的巨釜,而釜中的“困兽”们,正被最原始的生存欲望煎熬、炙烤。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漫过每个人的心头,随之而来的是为了生存而滋生的疯狂。

粮食,这个平日里或许不被最顶层的权贵们过分在意的东西,此刻成为了大兴城内唯一的主宰,比黄金更耀眼,比刀剑更锋利,也比任何承诺或威胁更能决定人的行为。

它衡量着生命的价值,考验着人性的底线。

最初的混乱和抢掠,如同野火般在城内各处爆发。

西市的一家粮店被饥民冲破,店主和伙计在混乱中被活活踩死,店内最后一点麸皮和豆渣被抢夺一空。

愤怒的士兵赶来弹压,刀剑之下,几十具尸体横陈街头,鲜血染红了青石板。

类似的场景在多个坊市上演,付出了数百条性命、烧毁了半条西市街的代价后,这场自发的、绝望的反抗才被各方势力勉强以血腥手段暂时压制了下去。

但表面的秩序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缺粮的危机,如同缓慢扩散的剧毒,侵蚀着每一个人的理智和底线。

配给制成了唯一的生存准则,但配给的数量却在逐日减少。

军中的怨气日益积累,士兵们握着日益轻飘的粮袋,看着将领餐桌上依旧(相对)丰盛的食物,眼中的不满和恨意在悄然滋长。

皇宫大内,延兴小朝廷的衮衮诸公,以太师卫玄、唐王李渊、魏王李密等人为首,虽然凭借着各自的秘密储备和特权,尚不至于立刻挨饿,但那日益空旷的仓廒和府库账簿上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们寝食难安。

太极殿的朝会,如今讨论的不再是军国大计、四方战报,而是如何分配那点可怜的存粮,如何应对日益汹涌的民怨和潜在的兵变。

为了维系那摇摇欲坠的“朝廷体面”和安抚(或者说麻痹)愈发躁动的军民,在卫玄“以示朝廷与民同甘共苦”的建议下,李渊等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令由朝廷出面,在皇城根下和几个主要坊市开设粥棚。

然而,这所谓的“施粥”,更像是一场拙劣而残酷的、自欺欺人的表演。

设置在承天门外和东西两市口的粥棚前,每日天不亮就排起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

男女老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空洞或闪烁着饿狼般的光芒,紧紧攥着破碗或瓦罐,在带着寒意的秋风中瑟瑟发抖,相互推挤,唯恐落在后面。

维持秩序的士兵手持皮鞭和棍棒,不耐烦地呵斥着,偶尔抽打那些试图插队或者躁动不安的人,引来一片哭嚎和咒骂。

而粥桶里晃荡的,是几乎能照见人影、稀得不能再稀的米汤,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些许烂菜叶和麸皮,底下沉淀着说不清来源的杂质和沙土。

即便如此,每日的粥也是限量供应。

往往是排在后头的人,眼睁睁看着粥桶见底,连一口浊汤都分不到,只能绝望地瘫倒在地,或者发出不甘的嘶吼。

“皇帝家也没余粮了啊……”

有气无力的哀叹声、绝望的哭泣声、以及恶毒的咒骂声,在人群中蔓延,带着刻骨的讽刺和绝望。

不知从谁开始,咒骂的对象从近在眼前的“朝廷诸公”、“黑心官吏”,逐渐集中到了那个远在洛阳、却仿佛无处不在的阴影。

“狗日的杨子灿!断子绝孙的杨子灿!连皇城里的含嘉仓、永丰仓都没放过!这是要活活饿死我们所有人啊!”

这种统一的仇恨指向,无形中缓解了内部的部分压力,却也将那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感渲染得更加浓重。

悔恨的情绪,如同瘟疫,在饥饿的催化下,悄然滋生。

但大多数人所悔的,并非当初揭竿而起反抗暴隋,而是后悔不该被“西京”、“共主”、“裂土封王”这些虚幻的荣耀所诱惑,如同扑火的飞蛾般,一股脑地涌进了这大兴城。

他们全然忘记了,自己那看似煊赫的权势,赖以存在的根基并非是这座古老的帝都本身,而是他们各自原本经营的地盘,以及地盘上所能产出的、维系军队和统治的物资——粮食、布匹、盐铁……

至于最根本的,创造这一切物资的“人口”,在濒临饿死的边缘,似乎还没有多少人能冷静地去思考其长远的价值。

他们,就像一群闯进了宝山却找不到出口的强盗,守着满城的砖石瓦砾,即将饿毙。

人性的考验,在日益严峻的饥饿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偷盗食物的事件层出不穷,手段从最初的悄悄摸走一块胡饼,发展到撬门别锁、潜入富户厨房,乃至公然抢夺老弱妇孺手中那半碗救命的稀粥。

为了一口吃的,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惨剧,在阴暗的巷弄和破败的民宅中,无声地上演着。

曾经维系社会的伦理道德,在生存本能面前,脆薄如纸。

粮食,成了硬通货中的硬通货。

曾经价值千金的珠宝古玩、绫罗绸缎,如今在暗地里(一种半公开的黑市悄然形成)可能换不来一斗发霉的粟米。

曾经耀武扬威的中低级军官,可能为了一袋麸糠就对手下的士兵拔刀相向。

貌美如花的姬妾,可能被主人用来换取几顿饱饭……

生命的价格,被标记得如此赤裸和低廉。

经济战的威力,在杨子灿精准而冷酷的布局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不像真刀真枪的厮杀那般血肉横飞,却如同钝刀子割肉,更缓慢,更持久,也更能从根子上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

它让这座城,从内部开始腐烂,从人心开始崩溃。

在这片日益绝望的氛围中,各方势力的反应和处境也各不相同,上演着一幕幕残酷的生存戏剧。

李渊与李密,这两位名义上势力最强的“老大”和“老二”,明里暗里的争斗非但没有因为外部压力而缓和,反而因为生存资源的极度萎缩而变得更加尖锐和赤裸,几乎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

在阴冷潮湿的太极殿偏殿,政事堂的会议几乎每日都在争吵中开始,在不欢而散中结束。

炭盆里的火苗有气无力地跳动着,映照着几张焦虑而憔悴的脸。

李渊凭借着“地主”优势和残存的皇室影响力(他控制着皇宫府库的最后一点底子,以及部分皇庄的产出),试图牢牢掌控城内所剩无几的粮食统一分配权,以此作为挟制各方、维持自身“盟主”地位的最终筹码。

他坚持要求各方将手中存粮上报,由朝廷(也就是他)统一调度,美其名曰“公平分配,共度时艰”。

李密,则对此嗤之以鼻。

他的瓦岗军体系相对独立,进入长安时也携带了不少缴获,加之其手段灵活,通过一些隐秘渠道和私下交易,似乎还掌握着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粮食来源。

他坚决反对李渊的“统一调度”,指责李渊无能、导致困守孤城,分配不公、厚此薄彼,试图以此争取其他反王和军中将领的支持,夺取主导权。

“唐王!”

李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如今城中缺粮,军民嗷嗷待哺,皆因当初决策失误,贸然齐聚这大兴城,自陷死地!”

“如今不想着如何合力突围,却只知紧握手中粮秣,行那守户之犬之举,岂是英雄所为?”

“尔所谓的统一调度,只怕是肥了唐王府,饿死我等将士!”

李渊气得脸色发白,胡须颤抖,猛地一拍案几:

“李密!你休要血口喷人!若非你等当初一力主张入主西京,贪图这虚名,何至于此?!”

“如今城中存粮,本王何时私吞?每日粥棚,难道不是朝廷所设?尔等麾下兵马,哪一日未曾领取粮饷?”

“倒是你魏王府,听闻近日还有酒肉香气传出,莫非你瓦岗军的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他这是暗指李密藏私,甚至可能通过某些不光彩的手段获取粮食。

两人在政事堂上的争吵日益激烈,从最初的含沙射影,发展到如今的拍案对骂,几乎要拔剑相向。

各自的幕僚和部将也在下面互相瞪视,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他们都在心底盘算着,如何利用这越来越糟的局势,削弱对方,甚至……在饿疯的军队发生暴动之前,吞并对方,夺取对方手中那点救命的粮食。

至于那个已经“死掉”的、曾经有能力制衡双方的老三李秀宁,此刻倒成了他们偶尔会提及的、用以证明对方无能的例证。

“若秀宁在,以其之能,内外周旋,何至于此!”

只是这感叹背后,有多少是真心的惋惜,又有多少是庆幸少了一个分蛋糕的人,或许连他们自己也分辨不清了。

而相较于李渊、李密这两头尚有几分力气撕咬的猛虎,其他势力较小的反王,如刘武周、王世充、罗艺等人,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惶惶不可终日”,如同惊弓之鸟。

刘武周,依赖突厥的他,原本还指望通过古思汉和阿史那辛明获得一些支援,但突厥人此刻的态度暧昧不明,之前承诺的粮草供应早已断绝。

他麾下的兵马多为代北边军和突厥附庸,习性彪悍,但在饥饿的驱使下,军纪几乎荡然无存,小规模的抢掠事件时有发生,几乎快要失控。

他本人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既不敢轻易得罪兵多将广的李渊李密,又无力独自应对危机。

只好,每日前往突厥使者驻地,陪着笑脸,希望能从古思汉那里得到哪怕一点点粮食的许诺,或者打探到一丝关于“三大罗失钵屈阿策”态度的消息。

王世充,这个狡猾如狐的洛阳枭雄,此刻被困在长安,感觉自己就像离了水的鱼,浑身本事无处施展。

他原本在洛阳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可到了这大兴城,他发现自己那套权术手段,在绝对的实力(兵马)和地缘(关陇本位)面前,大打折扣。

城内多是关陇门阀和本地豪强的势力范围,他一个“东都外来户”,想要获取粮食和信息,处处受制,举步维艰。

他试图用重金贿赂某些关陇世家的子弟,希望能打开缺口,但效果甚微。

那些世家大族,即便在这种时候,也依旧保持着高傲和排外,看他们这些“外来户”的眼神,充满了轻视。

他深切地感受到,在这皇城古都,自己这些“野生”的反王,终究比不过那些盘根错节的“地头蛇”。

他只能紧紧收缩兵力,守住自己占据的几处坊区,像守护最后巢穴的野兽,警惕着任何可能来自“盟友”的吞并企图,同时暗中祈祷洛阳老巢的部下能有所作为,或者局势能有转机。

罗艺的情况,也类似。

他的根基在幽燕,在这关中之地,同样是人生地不熟。

麾下的幽州铁骑再是精锐,饿着肚子也拉不开弓、提不动枪。

他性格相对孤傲,不愿像刘武周那样去苦苦哀求突厥人,也不屑于像王世充那样四处钻营。

他只能尽量收缩兵力,守住自己控制的一小片区域,下令严厉约束部下,同时像一头孤独的狼,警惕着四周的一切风吹草动。

他知道,自己这点人马和存粮,在李渊、李密那些大佬眼中,或许就是一块随时可以吞下的肥肉。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