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腾讯公司开展A轮融资时,马华腾找到当时担任htIc投资咨询(鹏城)公司总经理邓章文,求见孙健,愿意拿出腾讯公司总股本(1000万股)的30%(300万股),向淘宝控股公司融资200万美元。
200万美元相当于1650万元,对当时的腾讯公司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狮子大开口!
1997年6月,腾讯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金50万元,马华腾出资23.76万元,张志栋出资10万元,曾青出资6.25万元,许晨和陈丹各出资5万元,员工就是他们5人,租了华强北赛格科技园的一家房作为办公室,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
孙健当时不看好腾讯的主业,正在开发的oIcq“借鉴”了Icq的创意和设想,将面临侵权指控,虽然短期内不看好腾讯的发展前景,但看好马华腾,最后淘宝控股公司拿出100万美元,持有腾讯公司300万股,占股30%,第二大股东;马华腾等创始人团队持有700万股,占股70%,第一大股东。
不要小看这100万美元的融资,腾讯公司用来购买服务器、扩大技术团队,解决了燃眉之急,避免了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的命运。
2000年2月,腾讯又开展b轮融资,淘宝控股公司按照30%的股份,投资480万美元,购买了240万股;美国数据集团(IdG)资本投资400万美元,购买了200万股;盈科数码投资240万美元,购买了120万股。
b轮融资后,腾讯的总股本增加到1800万股,其中马华腾团队持有700万股,占股38.89%,第一大股;淘宝控股公司持有540万股,还是占股30%,第二大股东;IdG持有200万股,占股11.11%,第三大股东;盈科数码持有120万股,占股6.67%。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腾讯创始人团队、IdG和盈科数码急于出售腾讯股权。
淘宝控股公司出资850万美元,收购了216万股,总股本达到756万股,占股42%,成了第一大股东,拥有一个董事席位,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米拉德国际控股公司(mIh)出资2500万美元,收购了612万股,占股34%,成了第二大股东,拥有一个董事席位,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mIh是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的上市公司,母公司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
马华腾等创始人团队持有432万股,占股24%,成了第三大股东。
IdG和盈科数码套现离场,获利丰厚。
上市前,淘宝控股公司一共投资腾讯公司1430万美元,持有756万股,占总股本的42%。
上市前夕,腾讯公司1股拆70股,总股本从1800万股变成了12.6亿股,淘宝控股公司持有的股份变成了5.292亿股,还是占股42%。
腾讯公司公开发行4.2亿股,总股本变成了16.8亿股,淘宝控股公司没有参与Ipo,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31.5%,还是第一大股东;mIh也没有参与Ipo,还是持有4.284亿股,占总股本的25.5%,第二大股东;马华腾等创始人持有3.024亿股,占总股本的18%,第三大股东。
孙健本来对成为腾讯的第一大股东不感兴趣,但不想看到南非报业集团成为腾讯的第一大股东,指示淘宝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金伟民,又从IdG和创始人团队的手里买了216万股。
由于鲲鹏互联网公司(pIc)和鲲鹏网站(pN)横空出世,即时通讯工具pt(pENG tALK)如今成了国内3G手机的必备安装软件(免费),截止2004年底,最高在线用户数突破了2亿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
pt(pENG tALK)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全球首次单一应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
每年都升级的pt是一款跨平台的通讯工具,支持单人或多人参与,如今通过3G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
一步先步步先!
腾讯的qq虽然很难再现前世的辉煌,但不断升级的qq还是拥有不少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如今占据即时通讯工具市场份额的12%。
孙健投资腾讯,同投资赢海威、搜狐、新浪、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一样,既是投资标的,也是对前世商界大佬的关照和尊重。
孙健不投资,也会有精明的外资来投资,是金子总会发光!
既然重生后,机缘巧合的成了这些前世互联网巨头的大股东之一,虽然明白这些巨头已经不能取得前世的巨大成就,但孙健还是长期持有,用股权和融资多支持,不干涉,享受这些商界大佬创造的财富,今后将股权留给孩子们。
------
“恭喜西田厚生先生!”
“恭喜孙先生!”
……
10月5日,52.4亿股曙光东芝晶圆公司股票(股票代码0070*.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9.38港元,上涨2.58港元,涨幅38%。
曙光东芝晶圆公司(ttFAb)董事长孙健、副董事长中村太郎、曙光通讯集团总裁邓中强、东芝社长西田厚生、中方总裁邓中强、日方总裁渡边横山、王东明等出席敲锣仪式。
东芝株式会社社长西田厚生等一行人专程从日本赶来,参加ttFAb的上市仪式。
ttFAb是东芝株式会社在中国最大的合资公司,2004年享受的净利润占到东芝株式会社的15.5%,成功上市对东芝株式会社来说也是大喜事。
2004年年报显示,ttFAb销售收入514.95亿港元,净利润180.23亿港元,每股收益0.34港元,总资产612.75亿港元,净资产524.28亿港元,总股本524亿股,每股净资产1港元。
2004年年报由沪海德勤会计事务所审核通过。
按照20倍市盈率和总股本10%的Ipo比例,以每股6.8港元向全球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52.4亿股,募集资金345.63亿港元(扣除发行费用)。
募集资金将在张江高新ttFAb园区建设2条45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争取早日成为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公司。
Ipo前,第一大股东曙光通讯集团持有311.256亿股,占股59.4%;第二大股东东芝半导体公司持有207.504亿股,占股39.6%;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承诺,持有的股份3年内不减持;第三大股东员工持股会持有5.24亿股,占股1%,上市满1年后交易。
主承销商百富勤证券,副承销商高盛和野村证券。
这是今年以来,港交所募集资金最大一次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