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尔的回答,让夺心魔考官愣了一秒。
从它的反应来看,它似乎也没料到,安格尔会坚定的站到“集体意识”的立场,甚至连给自己模糊的空间都不留。
夺心魔看着气势昂扬的安格尔,眼神带着探究:“理由呢?”
安格尔没有任何迟疑,直言道:“因为在我看来,一个由纯粹、和谐、无情的逻辑构成的集体意识,它能消除文明最大的内耗——”
停顿了一下,安格尔缓缓说出答案:“比如个体间的相互倾轧,以及对决策的混乱与举棋不定。”
夺心魔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安格尔。
“想象一下,一个本该进取向上的王国,如果各地稍有权势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才是最能登顶的人,于是群阀割据,整个王国内部会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哪怕上位者能靠着权衡利益、强大力量对各地强行镇压,但这绝对只能镇压一时,而不是永久。”
“星火一旦在荒原点燃,就很难再泯灭。哪怕降下泼天大雨,但雨停后,总会有火星再次飘起,重新掀起滔天之焰。”
“个体意识的悲哀就在这里,膨胀的野心就是那无法熄灭的火星,总觉得能够取而代之,总觉得苍天之上该有自己的位置。”
“一个接一个,完全不顾这荒原在火焰下,越来越荒芜,直至成为绝地死土。”
安格尔说到最后,也忍不住露出悲天悯人的唏嘘与感慨。
仿佛自己就是那被火焰燎烧的芸芸众生。
叹息一声后,安格尔话锋一转:“但如果有一个纯粹、和谐、甚至在外人看来有些无情的集体意识,来管理这片荒原,就绝不会这么竭泽而渔,更不会掀起滔天焰火。一个绝对明智的国王,会带着整个族群飞升,而不是在内耗之中,毁灭自身的文明。”
安格尔的观点,并不新鲜。
但是他的重点落于:“王”会带着整个族群发展,而这恰好也是夺心魔一族的根本。
可以说,他的这番话其实完全说进了夺心魔考官的心。
只是,仅只这一点的契合,并不能完全让它认可。
夺心魔考官那无数眼球聚焦在安格尔身上,它没有对安格尔的讲述做任何评价与反驳,只是淡淡道:“艺术。”
“个体意识文明总会爆发出惊人的想法,能够创造出伟大的艺术,超人的技艺,这些皆是文明的瑰宝。”
“这些,在你‘高效的王国’中,又该如何存在呢?”
它的言下之意,是集体意识的文明可能扼杀文化的瑰宝。
如果是其他考验者,可能就会觉得夺心魔站在了“个体意识文明”的立场,而开始对自身立场产生摇摆。
但安格尔不一样,在已知了答案的情况下,他很清楚该怎么回答,才能迎合考官的内心。
“艺术?”安格尔轻声一叹:“你是指那些在个体孤独、或者狂喜之中,所迸发的那种不可复制的火花吗?”
“我承认,艺术很美。”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个体意识文明中的确存在着有趣的东西。而艺术,就是这些有趣的东西,值得我的夸赞。”
“但是,它们的美,就像是夜空中的流星,绚烂却短暂;又像是沙漠中偶然开出的花朵,虽然馨香却易折。”
安格尔语气带着凄然:“你是否想过,为了这瞬间的流星,为了这孤独的花朵,整个文明在漫长的黑夜里付出了多少无序的代价?”
“我曾听过一句话,混乱能滋生出绝美艺术,战争能涌现无畏英雄。就像我曾经的文明,在战乱的时期,群星闪烁。”
“但为了这些短暂的火花,整个文明付出了沉重且难以接受的代价。”
“生灵涂炭、同胞相残、大地沉沦、万物归寂……”
安格尔每说一个词,眼睛都会黯然一分,似乎自己就是那亲历者,看到了那充满罪恶无序的末日黄昏。
安格尔在讲述间,甚至还动用了魇幻之力。
让情绪更加有感染力。
夺心魔考官本身的立场就不站个体意识的文明,如今听着安格尔如此有感染力的讲述,更是感到戚戚然。
别说夺心魔考官,此时就连小恶魔主持,也跳到了近处的一个方块上,竖着耳朵听着安格尔那令人泫然欲泣的言语。
“而反观集体意识,它不追逐那一闪而逝的流星,但它却能建造高耸入云的灯塔!”
“它用所有个体的感知与智慧作为基石,点亮恒定、温暖、能指引整个文明航向的永恒之光。”
“这难道不比那‘一瞬的璀璨’更美吗?”
安格尔再次暗戳戳的点到了夺心魔一族的智慧本质:聚沙成塔。
这也让考官眼神有刹那的柔和,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仿佛刚才只是错觉。
顿了顿,安格尔继续道:“而且,集体意识的文明,也有自己的艺术啊!”
“它整合了族群中所有个体的审美与感知,创造出更宏大、更和谐、服务于整个文明的……秩序之美!”
安格尔眼里闪烁着向往:“比如,个体文明绝对做不到,只有集体意识文明才能办到的——需要千万人、乃至亿万人共同协调才能演奏出的宏大宇宙乐章!”
安格尔语气高昂,带着无比的歆羡。
说道最后,才缓缓婉转。
“所以,集体文明根本不缺艺术,它是更伟岸更宏大的艺术。”
“集体文明不去追求那一瞬的璀璨,因为集体文明本身就已经成为了绚丽夺目的光源!”
安格尔说完后,似乎余韵未尽,沉湎了许久才重新看向夺心魔考官。
而此时的夺心魔考官以及小恶魔主持,还都沉浸在安格尔刚才演绎与构造出的宇宙乐章中。
仿佛它们也聆听到了这气势磅礴的永恒文明之乐。
这样的气氛持续了好一会儿,夺心魔考官才艰难的开口,用意识传递道:“……创新。”
它依旧没有评价安格尔之前慷慨激昂的讲述,而是继续开启新的问题篇章。
“我在来到心之章前,曾生活的地方,看到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创新项目。”夺心魔考官平静讲述:“而这些创新项目背后的颠覆性思想,常常出自离经叛道的个体。”
它这次没有发起提问,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明确,就是在攻击群体意识存在的僵化问题,可能会让突破性创新没有诞生的土壤。
而且,这次夺心魔考官还暗示“曾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个体意识文明”,显然这是在诱导安格尔,它出自个体意识文明,立场或许该做出改变。
但安格尔很清楚,它说的应该是真话,它的确在个体意识文明的地界生活过,甚至有可能它本身就诞生在个体意识文明之中。
但它是以“寄生体”的方式生活在那里的。
句句是真话,但句句都有隐瞒。
安格尔肯定不可能动摇,完全无视了它的暗示,依旧坚持着集体意识的立场:“不,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误解。”
安格尔很郑重的纠正夺心魔考官的话语:“集体意识可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在思考。”
“集体意识在我看来,就是个体将自身的智慧集合在一起,这些无数的智慧并联成了一个——超级大脑!”
“在这个超级大脑中,每一个你提到的‘离经叛道’的想法,其实都会立刻被所有的思维共同审视,然后去验证。”
“如果它确实有益,我相信超级大脑一定会迅速采纳并推而广之。”
“如果它有害,则被及时摒弃。”
“所以,集体意识的文明怎么可能没有创新,在我看来,这样的创新反倒更加的优秀!”
“反观个体意识文明……”
安格尔在聊集体文明的时候语气激昂,可一回到个体文明,整个情绪都陷入了低沉的状态:“个体文明中难道没有天才想法吗?当然也有。”
“但正如你所说的,很多天才的想法都是‘离经叛道’的。它不受到主流思想的接受,甚至会因为党同伐异而将之驱杀。”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革新派的炼金术士,他讲述过一个故事。革新派思想最初诞生于一个穷困的炼金学徒,甫一诞生,就引起了阿希莉埃学院的批判浪潮,觉得太过荒谬。”
“而带头批判的,就是当时主流的传统派以及范德瓦力学派的炼金术士。”
“最后,那位穷困的炼金学徒不仅被赶出了学院,还被人杀死在雨夜的暗巷。”
说到这,安格尔眼神恍惚,闪过一丝哀意。
“……直到百年后,占据主流的炼金术士从高位离开,才有后来人从犄角旮旯里翻出革新派的论文,重新带起了革新派的思潮。”
安格尔轻轻叹气:“虽然革新派的思想最后还是得到所有炼金术士的认可,但这百年时间完全是耽误了。”
“而且,这位穷困的炼金学徒幸亏留下了论文,如果他没有把论文留下来,那岂不是这种思潮直接永恒的埋没?”
“成功例子都如此艰难,更遑论那些没有成功的例子,那就如过江之鲫,多的数不胜数了。”
因为主流就是不喜欢离经叛道。
因为学派上位者就是不想动摇稳定基础。
就连普通人,都不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
“所以,天才的想法只被埋没几十年,已经算是运气好;更多的是全被埋没,再无重见天日的机会。”
“但这些,在集体意识文明中是不会出现的。因为超级大脑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丝可能性的!”
“集体文明的创新,会更快、更安全、也不会因此而走弯路。”
安格尔说到最后,伸出双手仿佛在环抱空气:“我相信,这无数智慧凝聚的超级大脑,它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
安格尔的开怀畅想,甚至让夺心魔考官都产生了一丝向往。
它们的“王”,或许也能做到这般吧?
毕竟,聚沙成塔,而王就是那唯一的塔,也是无数智慧凝结的“超级大脑”!
夺心魔考官此时都有些遗憾,要是自己还留在族内,或许就能见证安格尔口中的伟大一幕了。
可惜,它离乡背井……
夺心魔考官暗地里摇摇头,这些都是考验,它最终一定还是会回到“王”的怀抱。
思绪重新回到当下,夺心魔考官的内心其实已经想要让安格尔过了。
但它觉得安格尔的讲述的太有感染力,很多内容,让它也很期待。
所以,它还想继续听听安格尔对“它的文明”有没有更新的看法?
想到这,它再次开口。
“牺牲。”
“个体为什么要为整体而牺牲?”
这次它提出的问题,让安格尔略微有些沉默。
因为这是所有与集体意识相关的理论里,都无法去回避的终极诘问。
“牺牲……”
安格尔的语调有些凝重,表情也带着肃穆,用近乎低吟的方式吐出这个词。
“任何一个个体意识文明,只要提到这个词,都会忍不住感到哀伤。”安格尔:“因为在他们的叙事里,牺牲代表着悲壮的告别,是需要歌颂的自我成全。”
“但是……”
安格尔语气一变,“我们若是换一个视角来看呢?”
“身体为了抵御病原体,无数细胞前仆后继的飞蛾扑火,无声无息的逝去,这是牺牲吗?”
“魔能蒲公英为了让子株能随风飞往远方,在新的大地上生长,母株会主动迎接暴风,继而消逝,这是牺牲吗?”
“邪火生命为了能让天降的陨火生生不灭,诞生更多的火源,一代代在最熊烈的时候切割自己,跃入陨火,以自身的死换取文明的生,这是牺牲吗?”
“从道理上来看,这些都是牺牲,但是它们又不全是牺牲。”
“在这些伟大的生命系统里,个体的消逝,并非终结,而是化作了族群延续的基石,融入了文明不息的洪流。”
“它们并非牺牲,而是一种……回归本源的壮丽。”
安格尔说到这,目光看向了夺心魔考官。
“而一个纯粹的逻辑集体意识,正是这样一种至高的生命系统!”
“个体之于整体,就如同细胞之于身体,水滴之于海洋,蒲公英之于原野,星火之于永炬。”
“一滴水,害怕融入大海吗?”安格尔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式的温柔,“不会的。因为它知道,那不是消亡,而是回家。”
“它失去了作为‘一滴’的脆弱形态,却获得了‘整个海洋’的永恒与力量。”
安格尔语气轻柔,带着不容置疑的信念:“所以,在集体意识里,没有所谓的牺牲,只有回归。”
“因为所有个体的意志与智慧都存储在一个超级大脑里,它在,一切便恒在。”
“而牺牲,从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