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河水声由远及近徐徐传来。

长安城漕渠旁的一处小桥边,两个人影坐在河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正端着一小盒点心,慢条斯理地吃着。

“听说你今天去城外,赈灾施粥去了。”

“嗯,对的。”

“我阿耶让我提醒你,因为今天的事,明天可能不只御史台的官员要向你发难,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还让我转告你,说真想管赈灾这件事,就大大方方的接下一些事物,立下些功劳,不要东插一脚西插一手,到时候,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划不来。”

两个人尽管隔着崇化和怀远两个坊市,以及城墙,隐隐还是可以听见城外难民们,喧哗的声音传来。

李恪也是从城外赈灾回来后,直接来到这里的。

两人此时便在忙里偷闲的吃着点心,稍稍休憩闲聊。

长孙娉婷平时不怎么吃零食,此时也是陪着李恪,一面托着一个木质的小食盒,一面琐琐碎碎地说些东西。

听到长孙娉婷的话,李恪也是稍显意外。

他没有想到,与这具身体几乎对立的长孙无忌,竟然会提醒他。

对他来说,简直是意料之外的意外。

只是简单的想想,李恪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看在长孙娉婷的面子。

不过,从结果上来讲,自己看样子多多少少也是改变影响了一些人。

“嗯,娉婷,你代我感谢一下长孙国公,就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恪微笑着说道。

这样想着,李恪便低头开始品尝起,这些据说是由长孙娉婷亲手做的糕点。

“嗯,好,我知道。”

见李恪郑重的答应了下来,长孙娉婷也是松了一口气。

她最怕李恪做什么事都是一时冲动,像今天下午往救济粮中,倒入草木灰的事。

虽然他的主要目的是赶走那些混入救济中,好占便宜的百姓。

但是,有人认为他行为偏激,羞辱了那些难民。

这才有了明日上午上朝奏对的事。

现在看来,还好是成功了。

不然,怕是麻烦会更大。

“娉婷,那你阿耶有没有告诉你,明天确定有那些朝臣会对我发难吗?”

长孙娉婷听了这话,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直接说道。

“我要是没记差,应当是吏部的侍郎张廷圭、郝处俊,刑部侍郎李道裕,长平郡公张亮,这几人。”

听到这几个人的名字,李恪认真的想了想,发现自己跟这几个人都没有打过交道。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会出现过节才对。

只不过在知道他们的名字之后,李恪脸上的笑意倒是多了起来。

毕竟知道了对手是谁,那么容易应付...

接下来,两人又这般闲聊地坐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

就在离着宵禁还有两个时辰左右,长孙娉婷就主动提议回家。

毕竟李恪明天还要早起上早朝,面对一大摊子的事,长孙娉婷想要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而这一次,李恪也没有过多的挽留,在得知明天除了御史台,还有其他人问责自己,他得回去与马周好好商量一番,看看如何应对。

不过,由于最近难民增多,长安城中确实有些不太安全。

所以,李恪还是亲自将长孙娉婷送回了家。

好在,两个人住的地方也不远,也没有太过耽误时间。

李恪知道马周此时肯定在东市的码头上,卸载从交耻等国,购买的粮食。

他与小二两人直奔那里而去。

只是等到李恪才刚刚和马周碰面,两人还没来得及好好商量一番,李恪便被突然而来的秦怀道给打断了。

“蜀王殿下,圣人相召,让你李恪入宫觐见,不得推迟。”

这番话一经出口,便让李恪与马周面面相觑起来。

就算李恪天赋异禀,有着无与比拟的宿慧,马周博学多才且见多识广,一时间也被这个消息给打乱了阵脚。

最后,还是李恪率先醒悟过来,他先是领下了李世民的\"敕旨\"。

然后直接让马周前往蓝田县封地,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几万人住宿的营地,他有大用。

马周现在一时间也不知道李恪想要做什么,只是现在来不及过多的询问,只能听从李恪的命令。

尽管到了晚上,长安城中一队一队的武侯,也开始清街。

并且,不时有巷子中,出现一队押送着一些还逗留在长安城中的难民,出城。

但是在秦怀道的带领下,还是无所畅通的行走在长安城中。

等到进了东宫大殿,李恪这才发现,大殿内,人头攒动,气氛异常凝重。

李恪一眼望去,发现除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门下三省、六部的高官们全都聚集在此,正激烈的讨论着赈灾的问题。

而李恪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原本激烈讨论的官员们纷纷向他投来目光。

看向了这个凭借一己之力,将混迹在救援队伍中的平民剔除的蜀王李恪。

看见正欲施礼的李恪,上首的李世民,示意他无需行礼,站到一旁即可。

理解了李世民的意思后,李恪微微欠了欠身,表示了对李世民的尊敬后,便乖巧的站在了一旁。

对于那些大臣的视线,全都视而不闻,静待看着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邢国公,你是户部尚书,不知如今长安之中的义仓,还有多少存粮,又能够维持多久?”

此时担任户部尚书的刘政会,听到李世民的问题,脸上也是一阵苦笑。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李世民回答道。

“启禀圣人,旱灾过去已经一月有余,因为灾民一直盘踞在长安,长安义仓中的粮食,已经不足二十万石,若是加上明后天陆续抵达长安的十万灾民,这些粮食,就算再怎么省吃俭用,差不多也只能支撑半月的样子。”

李恪听到这里,多多少少有些明白,李世民喊他来的意思了。

这是马上又有十万难民在前往长安城的路上。

估计是李世民看见自己下午解决了混入灾民中的平民一事,想要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到他。

只是他却忘了,自己刚刚解决问题,他就甩给他一个烂摊子,任凭那些大臣攻歼自己。

所以,李恪打定主意,今晚一句话也不说。

而另一边,刘政会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就像是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起来。

“不容乐观啊!”

“是啊,原本长安城中的义仓粮食,也是堪堪解决这盘踞在长安城的三十万灾民,这要是再来十万,倾覆在即啊。”

“谁说不是呢!”

“这么多张嘴,想要喂饱可不容易。”

当然了,除了有人提出了问题,也就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就有人提出了兴修水利,建立粮仓。

有人提出节衣缩食,为灾区省下下钱粮。

还有人提出精简官员,提高行政效率。

当然,还有大赦天下,凝聚民心的。

严惩哄抬物价,以工代赈等具体赈灾行动的。

对于这些建议,有利于赈灾的建议,李世民也都一一虚心采纳了。

但是,这些政策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效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接近四十万的灾民安置好。

要知道,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一天消耗的粮食都是海量的。

当然了,李世民也明白,光靠义仓中的粮食,肯定是度过不了这次的灾难。

就算是想要以工代赈,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所以,还是得必须从那些世家大户,以及做粮食生意的巨贾手中购买粮食。

在旱灾来临之际,李世民早已下了严禁哄抬粮价的命令。

但长安城中有些地方还在高价卖粮,未必就不是他们暗中操作。

这些世家和商贾,皆以利益为上,不惜用尽一切手段来追求财富和权力。

怕不是,这么轻易就配合朝廷的救灾,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着台下这些大臣,又突然叹了一口气。

叹息中充满了无奈。

李世民深知,对于这些世家与门阀,现在打压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这些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贸然采取强硬手段,很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和纷争。

而且,李世民也明白,世家大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他们在大唐的繁荣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

因此,对于他们的利益和地位,应当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采取更为稳妥和明智的处理方式。

李世民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必须要采取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要在不损害世家大族利益的前提下,削弱他们的权力和影响力。

只是这件事还得慢慢从长计议。

没有办法,李世民只好将目光看向了台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

这三位都是他的得力谋士,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他们三人也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纷纷抬头看向了他。

李世民微微点头,然后开口说道:“辅机、玄龄、克明,不知你们何以教朕。”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听到李世民的话,心中不禁一震。

他们知道,这次的旱灾与蝗灾,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道。

“圣人,对于这次的蝗灾,我们首先要组织起捕蝗队伍,进行大规模的捕杀。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农田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房玄龄点了点头,接道:“圣人,长孙国公说得不错。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于灾民的救助工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防止疫病的爆发和传播。”

杜如晦沉思片刻,补充道:“圣人,我们可以考虑向江南地区调运粮食。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应该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于灾区的物资调配,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的话后,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些笑容。

但是,远水解不近渴,目前最紧要的缺粮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所以,下一刻,李世民又开口说道。

“很好,你们三人的建议都很好。朕决定采纳你们的建议,并且立刻着手实施,只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停顿了一下,然后又开口道。

“只是如今城外难民众多,每日所需的粮草也是极多,长安义仓中的粮草不知什么时候便会告罄,江南的粮食,路途遥远,一时指望不上,不知道那位爱卿有办法教朕。”

台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明知道,长安城中不少世家大户、门阀世家以及勋贵手中,都有大量的粮食在手中。

但愣是没有一人出声。

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也不敢在朝堂内公然出声,声援李世民。

毕竟,他们这些新兴的门阀世家,实际上也属于关陇集团。

乖巧的站在一旁,安静聆听朝议的李恪,这时,看着孤立无援的李世民。

竟然也有些心生怜悯。

只是,下一刻,他就狠狠的鄙视了一下自己。

李恪啊,你忘记这个便宜父亲,是怎么对付你的了吗?

不要可怜他。

而就在李恪臆想飞飞的时候,却不曾想,有人已经将目光所向了他。

“圣人,说来惭愧,微臣虽然有心想要为圣人分忧,但奈何腹中苦无良策,只是,臣虽然没有办法,但有一个人,一定能够解决圣人的忧愁....”

“哦...何人?”

李世民听完这句话,尽管听到工部尚书张亮的话,心中有些鄙夷,但心中仍旧升起了一丝期待。

“无他,蜀王李恪是也。”

听到蜀王李恪这四个字,殿内又响起了一阵嘈杂之声。

毕竟,最近一年当中,无论是流觞诗会、亦或是智斗突厥使节,加上昨天的赈灾事件,都为他打下了偌大的名声。

开始被不少好事者称之为,长安第一神童。

听到提醒,李世民这才想起,他这个善有急智的儿子。

只是,此时的李恪,根本不顾朝堂上众臣的注视。

很小声的向旁边的太子李承乾问道:“太子大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好生讨厌的紧。”

一旁吃瓜的李承乾,听到李恪气急败坏的话,偷偷说道:“长平郡公,张亮。”

李恪一听,顿时恍然过来,就是长孙娉婷泄露的四人之一,那个以刑部尚书参预朝政后,被人举发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从而坐事被诛的张亮。

“你可真该死,本王又没惹你。”

“恪儿,不知道你可有办法解决灾民粮食短缺的问题?”

李恪此时心中充满了矛盾,既不想被人挡枪,也不想放过那个持枪的人。

... ...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