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印刷官文的初衷,是让消息迅速地传遍自己的控制区域,而且将解释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可如果印刷了这么多官文,但百姓认不出字,还是得让士人来帮他们解读,那么先前印刷的努力就白费了。

只是普及识字这种事情,花的力气恐怕并不少。

先前桓景在白云坞,所有识字者、甚至包括士人妇女,都被征用来教新军士兵识字。后来又让老兵带新兵。即便如此,在两年之内,识字者亦不过新军内部而已。而今日若要在一州全境普及基本的识字,不用速成的办法是不行的。

若是按原时空小学教材的做法,自然是先引入拼音,然后abcd一顿教完,再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可惜在这个时代,音韵和原时空有所区别,当时汉语远不止四个声调,故而现代拼音显然需要做一番改造才能被大众所认可。

更重要的是,拼音没有权威支撑,教书的士人更加不会认可这种鬼画符,所以光是在潜在的老师中普及这一套方法,就得费挺大工夫。

不过,在这个时代,也并非全无注音的办法,那就是所谓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一个字的声母去和另一个字的韵母组合。比如风字,是“房声切”,也就是房字的声母f和声字的韵母eng组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在东汉末年就已经被发明,但一直只是在士族范围内流传,并未广泛用于大众。原因很简单,若要用反切法,就必须至少有一定的识字量。

士族的子弟可以靠填鸭式的童蒙教育,将常见字灌进脑中,之后再用反切法识字。可是普通百姓从小大字不识一个,就根本没法使用反切法。比如如果要认风字,就必须先认识房字和声字,这就很难了。

同时,可以用作反切的上、下字太多,据后人统计,共有400多上字用作声母,1000多个下字用作韵母。若是这些常用字字都学会了,那么还需要反切干什么呢?

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韵书的编撰并不统一,不同世家大族之间,每家有每家的“家学”。在有些掉书袋的韵书中,一线简单的常用字,被炫技式地用复杂的字作切语,比如:“一”为於悉切;“八”为博拨切。这样无形中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门槛。

桓景一开始想到,既然各家韵书不同,那么就选一个最权威的。《说文解字》是东汉的许慎所做,许慎乃大儒,所谓“经无双许叔重”,为士族所知。照此推论,这本书多半也是被大多数士族认可,而且应该家家都有收藏。

抱着这种想法,他在白云坞的时候,就经由商旅,从江东士族手中购入了《说文解字》。可当捧起竹简的那一刻,反而哭笑不得:这个版本的《说文解字》并没有用反切法注音。他不知道最初版本的《说文解字》并没有注音,直到北宋时期,经过徐铉等人的校订,方才用反切法标上了音。

好在《说文解字》中对于汉字按部首进行了分类,所以稍稍降低了当初在白云坞教学的难度。所以靠着改良的反切法加分类教学,桓景好歹教会了新军最初的五百人。

至于后来战乱频仍,他忙着打仗,更是顾不上这些事情了,只能做甩手掌柜。

但现在,桓景手上有了秘诀。他在张华留下的典籍列表之中,居然找到了“音韵”一部。在翻阅完相关章节后,他这才发现,张华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居然整理了一套最简的反切方案。

在张华的方案中,每种声母只用一种字、而韵母一律选用原字,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反切所用的字符数,变得和拼音一样,只不过每个拼音对应一个汉字而已。

而且,张华在每个用作拼音的汉字旁,标明了其简化为几笔的简写。比如声母p,就被张华写作“ㄈ”,还在一旁标明,“原字如居心叵测之叵”。桓景仔细一想,这简直如日语的假名一般,只是无论是音韵的丰富程度,还是美观上都较之为佳。

看来张华早就想到士人会抵触这种以符号为主的拼音方案,所以设计符号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兼顾符号的字源。这样即使有士人要说这是鬼画符,桓景还可以搬出张华的典籍,指着符号,说出这对应的到底是什么字,让质疑者哑口无言。

最后,张华还非常贴心地将所有字的音调也标了出来,省得桓景一个一个字思考到底是什么音调。虽然古汉语音调众多,像南方一些方言一样,有所谓八音,但张华一一制定了符号,就使得分辨音调不是难事。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弄出基于中原口音的古代普通话。

于是在广发官文成为日常的十天之后。突然洛阳的每一户人家,都领到一本印刷在缣帛上的小册子,如信五斗米的世家大族所用经书厚度,并以韦编缝好。

这天,在洛阳方才重修不久的茶馆里,一个粮商捧着手中的小册子反复翻阅。作为最早领到这些小册子的百姓之一,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么好的帛子,不去拿作衣裳,却来印些这些无用之物。刺史未免奢侈过甚!”

一旁有个也是行商打扮的家伙,是茶馆的常客,看上去像个消息灵通之人,听到这样的感叹,悄悄凑上前来:

“虽然这帛书看似无用,但听说一个月之后,刺史要亲自试试考察百姓文字。若是答得好,认的字多,还会发粮呢!”

“真的,有这等事?”粮商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茶馆中吹牛者不少,不差眼前这个。

“官府文书中写得清清白白,赶紧去看。听说还有军爷会来挨家挨户教认字。”

那消息灵通之人拍拍胸脯,一副不可置辩的表情。何况他提到了官文,据说那官文可是从无虚报。粮商仔细想想,只得点头称是。

“嘿,这刺史真是个痴人!军爷不去打仗,却来做教书先生。”

“有粮拿就不错了,哪来这么多闲话!”

粮商高兴地又翻了翻手中的书,心情好了不少。看来这大概是刺史的辕门立木之计,提一些无用之事,立信于百姓。

他并不知道,茶馆中那人,正是新军的细作。

原来,相比官文用的桑皮纸,缣帛可要贵上许多。但因为易于保存,所以桓景横下一条心,掏出了府库中收藏多年的帛子,制成贵重的帛书。毕竟和官文不同,识字课本是要让百姓常常翻阅的。那么如果简单的桑皮纸书,不出两年就朽坏了,是显然不符合要求的。

但若是要让百姓自发识字,简单发一个识字课本肯定是不够的。不光需要新军派兵作为教师,还需要奖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好在现在并没有出征的计划,匈奴人正被刘琨牵制,也无力南顾。所以自己只是固守一地,军粮倒并不紧缺,用来鼓励百姓识字,倒也并非坏事。至于待百姓识得一些基本的文字后,就会知道识字的好处,光是看懂官文,就能不受士人的诓骗。

何况桓景的目的,不光是在让百姓识字上,还在于甄别自己治下,还有无贤能之士。所以在初试之后,对于多半是寒士的优胜者,自已还会再亲自过问一遍。

长期来看,自己征召官吏肯定不能局限于新军一处来源,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读书认字。那么这次识字测试,也算得上是一次小小的科举。百姓若是能认识到读书识字还能入仕,估计会更加踊跃得开始学习知识。毕竟做官对于古人可是天大的诱惑。

不久,不光洛阳,其余三郡亦收到了类似的帛书。只等着一个月的期限一到,五月冬小麦收获之时,桓景就能拿出刚刚割下的麦子,赠予饱学之士。

网已经投下去了,就看自己一个月后能不能捞到一两条大鱼。查看完最后一批帛书成功发送的消息,桓景高兴地将公文放在身旁,撑了个懒腰。

这时,门房突然冒冒失失地闯进了屋子:

“不好了,葛仙人他……他那作坊着火了!”

“什么?”桓景大吃一惊:“快,快带我去救火!”

他心情一下跌到了谷底。自己正交由葛洪于城外翻阅并复制张华典籍中的技术。若是此时着火,不光会伤及葛洪性命,自己损失一位人才;更重要的是,张华的那些典籍,还皆在葛洪处保管着!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三国之巅峰召唤无错字精校版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