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离了南京,一路向北,过长江,穿中原,地势逐渐开阔,风物也变得苍凉。朱标第一次亲身经历这等大规模行军,虽不参与具体军务,却也时刻留意着粮草转运、营寨布置、哨探安排等细节,不时向徐达请教。徐达见他虚心,且言谈间常能切中要害,并非全然不通军事的纨绔,心中也渐生几分赞许。
这日,大军已出边墙,驻扎在一处背风的山谷。朔风凛冽,吹得旌旗猎猎作响。傍晚,徐达处理完军务,特意来到朱标的营帐。
“殿下。”徐达屏退左右,神色严肃,“前方不远,便是可能接敌之地。臣有一言,望殿下谨记。”
“徐帅请讲。”朱标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边镇图志,正色道。
“殿下身份尊贵,系天下安危于一身。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流矢飞石,皆不长眼。”徐达语气沉重,“臣受陛下重托,统帅三军,更需护得殿下周全。因此,臣恳请殿下,一旦接战,无论战况如何,万勿亲临前线,更不可干预臣之指挥。殿下只需于中军或安全之处,远远观战即可。此非臣跋扈,实为江山社稷计,为陛下与皇后计!”
徐达这番话,说得极为直白,也极为诚恳。他知道这位太子殿下颇有主见,唯其年轻气盛,见战况激烈时按捺不住,故而提前郑重告诫。
朱标看着徐达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也明白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更是对他的保护。他虽有心更深入地体验战场,但也知轻重缓急。
“徐帅放心。”朱标郑重颔首,“标虽年少,亦知分寸。军国大事,岂敢儿戏?此行本为观摩学习,绝不行掣肘之事。标在此立誓,行军作战,一应听从徐帅将令,绝不逾越!”
见朱标如此明理,徐达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也露出一丝难得的缓和:“殿下能如此想,臣便安心了。夜色已深,殿下早些歇息,明日还要赶路。”
送走徐达,朱标松了口气,正准备卸甲休息,目光随意扫过帐内角落,准备吩咐亲卫打些热水来。这一扫,他的目光却猛地顿住了。
只见帐内阴影处,一个本不该出现在此处的、略显瘦小的身影,正蜷缩在一个存放舆图的木箱后面,身上胡乱裹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普通兵卒号衣,小脸上沾着尘土,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正带着七分紧张、三分得意地望着他。
不是他那本该在南京皇宫里的四弟,燕王朱棣,又是谁?!
“四弟?!!”朱标这一惊非同小可,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朱棣见被发现,也不躲了,手脚并用地爬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冒险成功的兴奋:“大哥!我……我偷偷跟着运粮的车队混进来的!厉害吧!”
“胡闹!”朱标又惊又怒,一步上前抓住他的胳膊,压低声音呵斥,“你可知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征大军!是随时可能接仗的战场!你私自离京,父皇母后该有多担心?!若是路上出了什么意外,或是被元军探马掳了去,你……”
朱标气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心中更是后怕不已。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独自混入数十万大军之中,一路从南京跟到了这塞外边关!
朱棣却浑不在意大哥的怒火,反而挺起小胸脯,倔强道:“我不怕!大哥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你说过要带我上战场的!我在宫里待着无聊,那些之乎者也哪有跟着大哥和徐叔叔打仗有意思!我要杀鞑子,立军功!”
看着朱棣那混合着稚气与桀骜的眼神,朱标是既好气又好笑,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这小子,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这份对沙场的向往,倒真是与生俱来。
但此刻绝非感慨的时候。朱棣私自跟来,是惊天的大事!必须立刻处理。
“你立刻给我回南京去!”朱标沉下脸,“我这就安排亲卫,连夜送你……”
“我不回去!”朱棣梗着脖子,“大哥你要是赶我回去,我就……我就自己跑去找徐叔叔,说我要从军!”
“你……”朱标被他噎得说不出话。若是朱棣真跑去徐达那里胡闹,事情只会更糟。
就在兄弟二人僵持不下之际,帐外传来徐达沉稳的声音:“殿下,可曾安歇?” 显然,是听到了帐内的动静。
朱标心中叫苦,这下想瞒也瞒不住了。他狠狠瞪了朱棣一眼,整理了一下表情,扬声道:“徐帅请进。”
徐达掀帘而入,目光如电,瞬间就落在了穿着不合身号衣、像个小泥猴似的朱棣身上。即便是以徐达的沉稳,此刻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愕。
“燕王殿下?!您……您怎会在此处?!”
朱棣见到徐达,倒是收敛了些许顽劣,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徐叔叔。”
朱标无奈,只得将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徐达听完,眉头紧锁,看着朱棣,又看看朱标,半晌,才叹了口气:“燕王殿下,您此举……太过冒险了。”
他沉吟片刻,对朱标道:“殿下,如今大军已深入塞外,遣人送燕王殿下回去,路途遥远,反而不安全。若是消息走漏,被元军探知,更是大患。”
“那徐帅的意思是?”朱标问道。
“事已至此,只能暂且将燕王殿下留在军中。”徐达做出了决断,“但必须严加看管,绝不可让其离开中军大营半步,更不可接近前线。待战事稍歇,再寻稳妥时机,送其回京。”
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朱标看向朱棣,严厉道:“听到没有?留在军中可以,但一切必须听从徐帅和我的安排!若敢擅自行动,我立刻绑了你送回南京!”
朱棣一听可以留下,顿时喜笑颜开,哪里还管什么约束,连连点头:“谢谢徐叔叔!谢谢大哥!我一定听话!绝对不乱跑!”
徐达看着兴奋的朱棣,又看看一脸无奈的朱标,心中也是五味杂陈。这位燕王殿下,年纪虽小,胆识却非同一般。而太子殿下,不仅要应对复杂的战局,如今还要分心看管这个胆大包天的幼弟。
这趟北征,看来注定不会平静了。塞外的风,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令人啼笑皆非的意味。朱标的随军观摩之旅,因为朱棣的意外到来,平添了许多变数,也注定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