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洒下温暖的光斑。小桐晚正趴在地毯上,翻看张教授之前送她的儿童天文科普书,突然听到门铃响,跑过去开门一看,竟然是张教授提着一个大大的黑色手提箱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张爷爷!”小桐晚惊喜地喊出声,连忙拉着张教授的手往屋里走,“您怎么来啦?是不是要给我讲星空故事呀?”
张教授笑着点头,把手提箱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听说我们的小桐晚最近一直在研究星空,爷爷特意带了‘星空宝贝’过来,给你开一场小小的星空知识讲座,好不好?”
陆屿和苏晚听到声音,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刚洗好的水果:“张教授快坐,我们正说这周末带小桐晚去看您呢,没想到您先过来了。”
张教授坐下后,打开黑色手提箱,里面的东西让小桐晚眼睛一亮:有太阳系行星模型、星座图拼图、迷你天文望远镜,还有几个装着不同颜色玻璃纸的小盒子。“这些都是爷爷特意准备的,我们今天就用它们来认识星空的秘密。”
小桐晚迫不及待地凑到桌子旁,拿起一个蓝色的地球模型,好奇地问:“张爷爷,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呀?它和星星一样,都是在天上吗?”
张教授接过地球模型,耐心地解释:“地球之所以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海洋会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从太空看就是蓝色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绕着太阳转,而星星是和太阳一样的恒星,它们离我们很远很远,所以看起来很小。”他又拿出太阳系模型,把行星按照顺序摆好,“你看,这是太阳,周围的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绕着太阳转。”
小桐晚认真地看着模型,时不时地用小手指着行星,嘴里念叨着它们的名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好大呀!它是不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
“没错,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张教授笑着说,“它的体积是地球的一千三百多倍,而且它还有很多卫星,就像地球有月亮一样。下次我们去天文台,用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到木星的样子了。”
接下来,张教授给小桐晚讲起了星座的知识。他拿出星座图拼图,先教小桐晚认识北斗七星:“你看,这七颗星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所以叫北斗七星。它是大熊座的一部分,通过北斗七星我们还能找到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不变,以前的人就是靠它来辨别方向的。”
小桐晚跟着张教授的指引,在拼图上找到了北斗七星,还试着用手指把它们连起来:“真的像一把勺子!张爷爷,那猎户座在哪里呀?我爸爸之前教我认过,说它有三个并排的星星,像腰带一样。”
张教授在星座图上找到了猎户座,指着那三颗并排的星星说:“你看,这就是猎户座的‘腰带’,旁边还有两颗亮星星,是它的肩膀,下面还有两颗星星,是它的膝盖。猎户座在冬天的夜晚最容易看到,下次冬天晚上,我们可以到梧桐林里,一起找猎户座。”
为了让小桐晚更直观地感受星座,张教授还拿出了迷你天文望远镜和彩色玻璃纸。他把红色玻璃纸贴在望远镜的镜片上,让小桐晚透过望远镜看窗外的树叶:“你看,树叶是不是变成红色的了?天文望远镜也是这样,通过不同的镜片,我们能看到星星不同的样子,比如有些星星是红色的,有些是蓝色的,这和它们的温度有关,温度高的星星看起来是蓝色的,温度低的则是红色的。”
小桐晚透过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又换了蓝色玻璃纸,兴奋地说:“真的变颜色了!张爷爷,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是不是能看到它们的细节呀?比如星星上有没有山,有没有水?”
张教授笑着摇头:“大部分星星都是恒星,它们的表面温度很高,没有山和水。只有像地球、火星这样的行星,才有可能有山和水。不过火星上的水大部分是冰,现在科学家还在研究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呢。”他又补充道,“下次我们去天文台,用那里的大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到火星的样子,甚至能看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小桐晚听得入迷,又问了很多问题:“张爷爷,星星会变老吗?它们会不会像树叶一样,掉下来呀?”“沙漠里的星星和城市里的星星为什么不一样?是不是沙漠里的星星更亮?”
张教授都一一耐心解答,他告诉小桐晚,星星也会变老,它们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要几千万甚至几十亿年;星星不会掉下来,因为它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沙漠里的星星看起来更亮,是因为沙漠里没有城市的灯光,空气也更干净,没有灰尘遮挡。
讲座接近尾声时,张教授从手提箱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天文观测笔记,递给小桐晚:“这是爷爷年轻时观测星空的笔记,里面记录了爷爷看到的星座、流星雨、日食等天文现象,还有爷爷画的星空图。你可以把它带回家,以后观测星空的时候,也可以像爷爷一样,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做成自己的星空观测笔记。”
小桐晚接过笔记,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满是工整的字迹和详细的星空图,她兴奋地说:“谢谢张爷爷!我一定会好好保存,以后我也要做自己的星空观测笔记,把看到的星星都画下来!”
陆屿和苏晚看着小桐晚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苏晚笑着说:“张教授,真是太谢谢您了,给小桐晚讲了这么多有用的星空知识,还送了这么珍贵的礼物。”
张教授摆摆手:“不用谢,小桐晚对星空这么感兴趣,我也很开心。下次我带你们去天文台,让小桐晚亲身体验一下用大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的乐趣,说不定还能看到流星雨呢。”
夕阳西下时,张教授准备离开,小桐晚依依不舍地送他到门口,还约定好下次一起去天文台。回家后,小桐晚立刻拿出自己的画本,开始画今天学到的星座,还在旁边写下张教授讲的知识,准备做成自己的第一本星空观测笔记。
而他们不知道,张教授已经和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联系好了,特意为小桐晚安排了一次专属的天文观测活动,还准备教她用专业设备拍摄星空照片;陆屿则偷偷网购了一套儿童星空观测工具,包括星座手电筒、星图罗盘等,想让小桐晚在家也能学习观测星空;苏晚也计划在《小桐晚的星空日记》第三部里,加入张教授的“星空知识小讲座”篇章,把这些有趣的星空知识分享给更多小朋友。
张教授的“星空知识小讲座”结束了,但小桐晚对星空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下次去天文台,她会用天文望远镜看到怎样的星空?又会有哪些新的星空知识等着她去发现?属于小桐晚的星空探索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