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如注般倾泻而下,陶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那一瞬间,她用尽全身的力气侧身一闪,酒水擦着她的衣角飞溅出去,洒落在地上。周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目光紧紧地盯着陶若和那名侍从。陶若稳住身形,心中既愤怒又庆幸,她知道,这绝不是一场意外,一场更大的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
陶若佯装惊慌失措,双手捂住胸口,娇躯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她这副模样,成功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原本分散的宾客们纷纷围拢过来,投来好奇与探究的目光。
陶若眼角的余光瞥见那名侍从的双手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游移不定,不敢与她对视。她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指着侍从大声道:“你这是为何?为何如此莽撞,险些伤到我!”
侍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姑娘,小人……小人实在不是故意的,只是脚下一滑,才酿成了这等祸事,还望姑娘恕罪啊!”然而,他那慌张的神情和闪烁的言辞,却让陶若更加笃定这背后有人指使。
陶若环顾四周,见众人脸上皆是疑惑与猜测之色,她心中一动,故意提高音量说道:“今日在这宫廷宴会之上,如此重要之地,你竟如此不小心。这酒水若是泼到哪位贵人身上,那可是大不敬之罪。你说你不是故意的,可我瞧你神色慌张,举止怪异,莫不是有人指使你,故意来让我出丑的?”
众人听了陶若的话,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名侍从,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侍从被众人的目光盯得愈发紧张,嘴唇颤抖着,却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官员皱了皱眉头,开口道:“这事儿透着古怪,你这侍从定要从实招来,究竟是何缘由。若真有人指使,那便是蓄意破坏宫廷宴会的安宁,罪不可赦!”
在众人的逼视与追问下,侍从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他咬了咬牙,低声说道:“确实……确实是有人指使小人这么做的,可小人不能说出那人是谁,否则……否则小人全家性命难保啊!”
陶若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计策奏效了,她趁热打铁道:“你若不说出幕后主使,今日在场众人都不会放过你,你以为你不说,就能保住性命吗?说不定那幕后之人,为了不让事情败露,还会杀人灭口呢!”
侍从的脸色变得煞白,额头上的汗珠如豆粒般滚落,他的身体也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他左右为难,一方面害怕幕后主使的报复,另一方面又担心在场众人不放过他。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哼,不过是个胆小怕事的奴才,连说出幕后主使的勇气都没有,还在这里装模作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锦袍的公子,正一脸不屑地看着那名侍从。
陶若心中一动,知道不能再给侍从犹豫的机会,她再次逼问道:“你若再不坦白,今日我定要禀明皇上,让皇上为我做主。到那时,你便是想招,也晚了!”
侍从听闻此言,吓得瘫倒在地,眼中满是恐惧。犹豫再三,他终于哭着说道:“是……是有人给了小人一大笔银子,让小人故意找机会将酒水泼到姑娘身上,让姑娘出丑。可小人真的不知道那人是谁啊,小人只是在约定地点拿了银子,按照吩咐行事。”
众人听了,皆是一阵哗然。陶若心中明白,这侍从虽然没有说出幕后主使,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此事与李夫人和太子竞争对手的谋士脱不了干系。只是没有确凿证据,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虽然暂时化解了眼前的危机,但陶若知道,幕后黑手未明,李夫人和谋士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还会想出什么更恶毒的阴谋?自己又该如何防范?陶若的心中,隐隐涌起一丝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