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回到将军府,虽疲惫但眼神坚定。她深知,合作协议只是开始,朝堂上的风暴即将来临。她走进自己房间,坐在桌前,看着窗外漆黑的夜,默默思索着明日朝堂上的应对之策。此时,窗外一阵微风吹过,吹得窗棂轻轻作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争斗而预警。
第二日清晨,陶若早早起身,精心梳妆打扮。她身着一袭素色长裙,外披一件淡蓝色的披风,显得端庄而大气。她深知,今日朝堂之行,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用过早餐后,陶若带着从商会获取的资料,匆匆赶往朝堂。一路上,她不断在脑海中梳理着应对策略,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顺利。
到达朝堂后,陶若并未直接进入大殿,而是绕到了朝堂后的偏殿。这里,几位正义大臣已经在等候她。偏殿内,烛火摇曳,墙壁上挂着几幅古朴的字画,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摆在中央,周围摆放着几张椅子。大臣们神色凝重,低声交谈着。
“陶姑娘,你可算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大臣看到陶若,赶忙起身相迎。
“让各位大人久等了。”陶若微微福身,礼貌地回应道。
众人纷纷落座后,陶若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大人,如今我已与商会达成合作,他们愿意为我们提供支持。当务之急,是商议如何利用这份资源来应对李夫人兄长的攻击。”
一位年轻的大臣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李夫人兄长在朝堂上党羽众多,且善于颠倒黑白,我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否则难以扳倒他。”
陶若轻轻点头,从怀中拿出一叠纸,说道:“这是商会提供的一些经济数据,这些数据能够证明将军府在政务处理上的成效。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反驳李夫人兄长的弹劾。”
大臣们纷纷凑过来,仔细查看那些数据。看着看着,他们的眼中逐渐露出惊喜之色。
“这些数据详实可靠,若能在朝堂上呈出,定能让众人看到将军府的功绩。”一位胖胖的大臣兴奋地说道。
然而,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担忧:“李夫人兄长必定会百般抵赖,我们还需想好应对他反驳的策略。”
众人陷入了沉思。片刻后,陶若缓缓开口道:“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证。除了经济数据,我们还可以列举将军府在维护地方治安、促进民生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证人,让他们在朝堂上为将军府作证。”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详细制定反击策略。他们讨论着每一个细节,从发言的顺序到应对各种情况的话术,都一一斟酌。
“届时,我先陈述将军府在政务处理上的成效,然后由王大人列举将军府在维护治安方面的功绩,接着张大人请出证人,证明将军府对民生的贡献。”陶若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大臣们纷纷应下,各自牢记自己的任务。
商议完毕后,陶若深吸一口气,说道:“各位大人,此次行动关乎将军府的兴衰,也关乎朝堂的公正。我们务必全力以赴。”
“陶姑娘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大臣们齐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随着早朝钟声的响起,陶若和大臣们整理好衣袍,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朝堂。朝堂上,气氛庄严肃穆,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大臣们分列两旁,陶若站在正义大臣们中间,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
李夫人兄长站在另一侧,看到陶若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心想,这个小丫头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早朝开始,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
“今日早朝,各位爱卿有何事要奏?”皇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李夫人兄长立刻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有本奏。近日,臣听闻护国将军府在政务处理上存在诸多弊端,致使地方经济混乱,百姓怨声载道。恳请陛下彻查。”
皇帝微微皱眉,问道:“爱卿所言,可有证据?”
李夫人兄长心中一喜,他早就准备好了一些伪造的证据,正要呈上。
就在这时,陶若不慌不忙地出列,说道:“陛下,请容臣女一言。李大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臣女手中有商会提供的经济数据,足以证明将军府在政务处理上成效显着。”
说罢,陶若将手中的资料递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脸色逐渐缓和。
李夫人兄长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说道:“陛下,这些数据恐有造假之嫌,定是陶姑娘为了袒护将军府而伪造的。”
陶若冷笑一声,说道:“李大人,说话可要讲证据。商会乃信誉卓着之组织,怎会伪造数据?况且,除了经济数据,我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证据。”
接着,王大人出列,详细陈述了将军府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随后,张大人也站出来,带来了几位当地百姓作为证人。百姓们纷纷诉说着将军府为他们所做的好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了,纷纷交头接耳,对将军府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心中也开始倾向于支持将军府。
李夫人兄长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他仍强装镇定,说道:“陛下,这些证人恐是被陶姑娘收买,不足为信。”
陶若看着李夫人兄长,目光坚定地说:“李大人,您口口声声说我们伪造证据、收买证人,却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您如此污蔑将军府,究竟是何居心?”
李夫人兄长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皇帝看着这一幕,心中已有了判断。他沉声道:“此事朕会派人详查。若将军府真有失职之处,朕绝不姑息;若有人恶意污蔑,朕也定不轻饶。退朝!”
说罢,皇帝起身,在太监的簇拥下离开了朝堂。
陶若看着李夫人兄长那狼狈的样子,心中冷哼一声。她知道,虽然今日暂时压制了李夫人兄长,但他必定不会轻易认输,接下来的朝堂局势,恐怕会更加复杂。
陶若等人准备充分,但李夫人兄长必定不会轻易认输,他会如何应对陶若的反击?朝堂局势又将如何变化?